茅台鎮有大家說得那麼玄乎嗎,離開茅台鎮就生產不出茅台醬香酒嗎?

小酒館裡的店小二


經常喝茅臺酒的人都知道,茅臺酒是非常稀缺的,並且不可複製。但是少有人知,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文東今天和大家講講我們的茅臺。茅臺酒有什麼特別?

白酒釀造的原料頗多,主要是穀類、薯類,如高粱、玉米、甘薯等,一般優質原料為高粱為主,適當搭配玉米、小麥、糯米、大米等糧食。而高粱是釀酒的最好原料,因為高粱釀酒是最香的,只有高粱皮裡面含有單寧。玉米做的酒是最次的,因為玉米做的酒特別烈。玉米酒精主要用於製作乙醇汽油。

醬香型白酒都是以高粱為原料的,茅臺酒只用茅臺鎮當地產的一種糯性高粱,紅纓子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澱粉含量高,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於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

紅櫻子高粱皮厚,並富含2%-2.5%的單寧,單寧在紅葡萄酒中比較多對心臟血管好。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茅臺酒獨特的風味和這些微量物質有關,紅纓子高粱在當地大力扶植種植也規定不得使用農藥等,做到真正的綠色健康有別於其他酒。

釀造茅臺酒是採用赤水河的水。赤水河享有“美酒河”之稱,其兩岸是形成於7000萬年前的紫色砂頁岩,土壤中砂石和礫石含量高,十分有利於水源的滲透過濾和溶解紅層中對人體的有益成分。

這裡的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有益微生物,這裡的水是經過國家鑑定過的,為一級飲用水。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現代化建設和西部大開發的條件下,全國江河泊大受汙染的形勢下,赤水河竟成為長江上唯一沒有受到汙染的一級支流,也是當今世界少有的未被汙染的河流之一。

茅臺酒是目前中國白酒行業為數不多的幾個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之一,除了一半是大自然的恩賜之外,與茅臺獨特的釀造工藝也是分不開的。釀造醬香型白酒的基本工藝即端午制曲、重陽下沙、1年生產週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三高三長。

茅臺酒醬香濃烈,入口醇厚,次日神清氣爽淨不頭疼。釀造工藝及環境要求非常高。不是赤水河的水辦不到,不是茅臺鎮的溼度,溫度辦不到。

茅臺酒的用料之講究,工藝之特別,但你知道嗎?茅臺鎮的居民不會買茅臺而是會選擇購買與飛天口味接近的散茅。

本人一直從事白酒行業,致力於發掘更多性比價高的白酒,歡迎廣大酒友關注私聊!


文東醬酒人


一說到茅臺鎮很自然會想到茅臺鎮酒,但比較具有爭議性的是,有很多打著茅臺鎮旗號作假的酒,導致人們對茅臺鎮的酒褒貶不一。如果光憑這個來否定茅臺鎮的酒是非常不理智的,鎮上酒廠和酒作坊已經到達上千家了,有實力的大酒廠也不在少數。

其實全國釀造醬香酒的地方也不少,為什麼只有茅臺鎮的最為出名呢?這也和茅臺鎮獨特的地理環境有關。

獨特的氣候條件 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全年310天無霜期,年降水量800-900毫米。炎熱、少風、高溫的氣候對醬香酒中香氣變化的微生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相對封閉的獨特地理地貌,茅臺鎮處於赤水河河谷地帶,在這裡一年四季感覺不到風,給醬香型白酒釀造微生物的生長繁衍、生長、滯留創造了條件。況且土壤中的酸鹼度適中,滲水性好,地下水通過後,溶解了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悠久的釀酒歷史 茅臺鎮的釀酒史已達數千年,逐漸形成有利於釀酒的特有微生物環境,以及非常成熟的傳統生產工藝。

曲蚊在制曲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茅臺鎮有一種一無二的曲蚊。其實端午制曲並非偶然,這時候氣溫開始升高,野花競相開放,此時曲蚊可以將花粉帶入到曲藥中,產卵繁殖。不但添加了許多花的香味,還用生命為釀酒編制了我們解不開的密碼。

它的卵含有大量蛋白質,這對醬酒的風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許這也是茅臺鎮酒在風味上與其它酒差異較大的原因之一吧!

茅臺鎮對醬酒的影響有多大,異地茅臺——珍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帶走了茅臺鎮的設備和釀酒師傅,甚至把窖泥也帶走了,卻還是以宣告失敗告終。所以說茅臺鎮產的醬香酒擁有它獨一無二的專屬味道。

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嚴謹的傳統生產工藝,只要是用心做酒的肯定能做出好酒。至於能不能遇到就看渠道了,一些有實力的大酒廠更是做出口感接近飛天的散酒,而價格只有它的幾分之一,還是很值得嘗試的。

從事醬香酒事業以來,致力於把正宗優質的醬香好酒推薦給廣大酒友,感興趣的酒友歡迎關注和私聊我瞭解更多!

為酒友尋覓甘露,為美酒尋找知音,期待與您更多的交流。


Z杯酒言歡


大家都知道茅臺酒的產地是在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的一個叫茅臺鎮的地方,這個地方除了茅臺還釀造了許多醬香酒,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更有傳言說離開了茅臺鎮就釀造不出茅臺酒,那麼這究竟是真是假?


1975年周總理提出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的設想。(當時飛天牌貴州茅臺酒產量才700噸)。

經中央和貴州省有關部門研究決定:在茅臺地區儘可能擴大生產的同時進行易地試驗,在確實有把握的前提下,進行外地建廠以彌補茅臺生產不足。

中國科學院科技辦公室將此項目定名為“貴州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中試)”,並列為國家重點科技項目。

經中科院、貴州省科委、茅臺酒廠科研專家及全國部分釀酒專家,經對釀造醬香型白酒所必備的條件進行綜合考察和科學論證後,從眾多“風水寶地”中挑選了貴州省遵義市十字鋪。這裡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地形與茅臺酒廠所在地十分相似,年平均氣溫、溼度等也比較相近。

為保證試驗順利進行,先後從茅臺酒廠調來了以原茅臺酒廠廠長、黨委副書記鄭光先,原副總工程師楊仁勉,實驗室副主任林寶財,以及茅臺酒師鄭英才的關門弟子張支云為代表的28名優秀人才。

在這28人中不僅有優秀的管理人員,一流的釀酒大師和科研、銷售骨幹,還包括了車間技術工人、評酒技師等重要崗位的員工。也正是這28人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正宗的茅臺酒釀造工藝,甚至很多原料、輔料、生產設備等也都是從貴州茅臺酒廠搬運而來。

在試驗基地沿用了茅臺本地的土壤與石窖等做基地,泥巴要茅臺的,糟子要茅臺母糟,曲藥要茅臺母曲,都是從茅臺那邊拉過來的。當時需要茅臺酒廠裡的泥巴,就拉了四十車窖泥。

在整個釀造過程中更是完全按照茅臺酒釀造工藝,遵循自然變化、因地制宜、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規律,將釀酒工藝與節氣變化完美融合,採用端午採曲,重陽投料,一年一個生產週期的工藝流程,堪稱天、地、人的和諧統一。

異地實驗進行了十一年,就茅臺酒釀製的週期來說,本身就很漫長。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茅臺酒易地研究工作異常艱辛。茅臺酒完成一次成品酒的釀造,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在異地實驗,歷經9個週期、63輪次、3000多次分析試驗。

1985年對試製酒進行鑑定,作為當時中國白酒界最高規格的鑑定會,鑑定會成員包括了: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化學學部委員(院士)嚴東生(函評),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方心芳(函評)。

全國白酒科學巨匠、全國評酒委員考評組負責人周恆剛,全國評酒委員考評組成員曹述舜,白酒釀酒大師熊子書,著名釀酒專家沈怡方,時為貴州茅臺酒廠工程師季克良等28位專家。

最終,鑑定委員會給予了試製酒“色清,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幽雅,酒體較醇厚,細膩,入口醬香明顯,後味較長,略帶苦澀,空杯留香幽雅較持久,基本具有茅臺酒風格”的評語;做出了“鑑定酒質量接近市售茅臺酒水平。

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同志在親自品嚐了產品後,說“不錯!是好酒!”,並親自揮毫書寫了“祝賀貴州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鑑定成功——酒中珍品”的題詞。

所以,易地複製茅臺酒,就算能把設備、工程師,還有高粱、赤水河水全都搬過去,任憑你再神通廣大,也沒法茅臺鎮的微生物也搬過去啊,釀不出一模一樣的茅臺酒也就不足為奇。了。

茅臺易地試驗結果是“基本具有茅臺風格”、“接近市場銷售茅臺酒質量水平”。根據這兩句鑑定意見,結論是和茅臺還是不一樣的。

白酒專家學者認為:茅臺酒易地試驗做出來的不是茅臺酒,是醬香酒,醬香酒和茅臺酒是有區別的。“茅臺酒”是醬香酒的代表,“珍酒”能否達到茅臺酒質量水平這是個疑問。

茅臺酒的香氣成份決定了酒的風格,為什麼有醬香型、米香型等等。由於香氣香味不同,形成了幾種香型。白酒的香氣香味一方面是由原料帶來的,一方面是由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形成的。茅臺酒和其他白酒一樣,要敞開進行發酵,再加上茅臺酒還有一個工藝,就是要在空氣當中保存,短的三四天,長的八九天,要和空氣接觸,和環境裡的微生物接觸,不像其他的發酵產品,像啤酒就是密封的,只能加一種微生物進去。作為白酒,環境的微生物都可以進去。

既然環境裡的微生物都要進去,影響微生物的一些環境因素就很重要了。由於環境影響到微生物的數量和品種,比如土壤、水質、溫度、溼度,甚至是風力風向都有關係。比如說像江蘇,來一個西北風,可能把江蘇土壤裡的微生物刮到南方去了,如果來一個東南風,很可能把江蘇的土壤微生物刮到山東、安徽去了。茅臺這個地方有湖泊,四面都是山,很少受到外面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微生物變化。在其他地方要找到和茅臺一樣的環境很難。所以離開了茅臺生產不了茅臺酒。

長江以南的都是好的醬香型酒,比如茅臺酒,還有郎酒,還有湖南的武陵酒,是三個醬香型的國家名酒,清香型一般都是在黃河以北,比如汾酒、二鍋頭。這說明酒的香型和環境有密切關係。北方要釀五糧液,釀茅臺都釀不好,不是技術不行,而是環境和微生物不同。所以離開了茅臺生產不了茅臺酒。


離開茅臺鎮能做出醬香酒。

離開茅臺鎮做不出茅臺醬香酒。

2011年12月制定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標準編號:GB/T 26760-2011 ,規定了醬香型白酒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

凡是按照這個標準生產的白酒都叫醬香型白酒。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都知道,上個世紀從六、七十年代曾掀起過學習模仿釀造“醬香茅臺”的熱潮,尤其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由於毛主席周總理親自向尼克松介紹茅臺酒,所以學茅臺酒的企業很多,全國至少有40家以上的酒廠生產過醬香型白酒。

現在全國醬香型白酒主要有四個產區:

茅臺鎮產區;

赤水河產區;

四川產區;

其他產區:湘、桂、魯、黑、京、遼、冀等地。

一、茅臺鎮產區(我認為這是目前白酒唯一可以稱之為產區的地區)

茅臺鎮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於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雲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溼的雨霧之中。

赤水河上游,水質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無汙染。

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於酒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對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近千年釀造環境,使空氣中充滿了豐富而獨特的微生物群落。

二、赤水河谷產區

赤水河橫跨貴州、四川兩個省份,在黔北和川南的交界位置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獨特的釀酒環境,成為醬酒的發源地和最大產區。

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臺鎮,下至二郎鎮,在百餘公里的流域裡形成了醬酒的黃金河谷。

赤水河谷是醬酒最大的酒窖,是醬酒的黃金產區,集中了醬酒90%以上的醬酒產能和品牌。

三、四川產區

四川本是濃香型白酒的原產地,但由於濃香白酒需要醬酒作為調味酒,所以一般較大的濃香型白酒企業其實都在少量生產醬酒。

近年來,由於消費者對醬酒的追捧導致醬酒氛圍逐步濃烈,四川白酒金三角產區一些白酒企業開始推出醬酒產品,例如五糧液的“永福醬酒”,沱牌的“吞之乎”;部分原酒大廠也“濃改醬”,加大了醬酒的生產,例如高洲等企業。

四川產區由於部分大企業的介入,在醬酒的陣容裡分化出了一個川派醬酒產區。

四、醬酒的其他產區:湘、桂、魯、黑、京、遼、冀等地




中國酒劍客


影響白酒質量風格與特徵的要點,例如醬香、濃香、清香等顯著特點都是與其各自釀酒的環境、氣侯、水質、土壤等因素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這和葡萄酒的“風士”概念相同,這裡編者就茅臺鎮“微環境”特徵展開分析,聊聊為什麼離開茅臺鎮就生產不出茅臺醬香酒?

首先醬香三要素:獨特地域環境、紅纓子高粱、釀造工藝特點。下面我們詳細道來!

1.地理位置:茅臺鎮位於中國貴州省仁懷市城西約13公里赤水河東岸的河谷地帶,這附近的大婁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在茅臺河谷一帶,卻只有400多米。茅臺鎮依山傍水,坐落在寒婆嶺下,馬鞍山斜坡上,地勢低凹。經緯度是東經106°22″,北緯27°51″。

2.土壤情況:茅臺鎮的地層由沉積岩組成,各類灰巖、白雲岩較多,其次是各類砂岩、鑠巖、粘土巖類,紫紅色礫岩、細砂岩夾紅色含礫土巖。茅臺鎮地質地貌構造形成時間已超過7000萬年,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風化後成土母質的影響,茅臺地區紫色土廣泛發育。這種土壤一般厚度50釐米左右,酸鹼適度。

3. 水質特徵:赤水河茅臺段沿茅臺向斜軸部發育從南至北縱貫境內。東有馬鞍山,西有寶豐山,河水自西南而入,沿茅臺酒廠東流至鎮下場的豬旺沱,受黃孔埡山嶺沿下東山阻攔,轉向北流,直下長江,這裡的水流奇特之處在於:每年盛夏雨季來臨,無論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過兩岸的紅層流入赤水河中,河水由清澈變得渾濁,雨季過後,這些河水又經過土壤中那些鬆軟、孔隙度大等滲透特點強的砂質和礫石土體,層層過濾出清澈宜人、香甜可口的優質泉水。

4.氣候特徵:冬暖夏熱雨水少,屬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年均17.4℃,夏季最高溫度達40℃,炎熱季節達半年之久。冬季無霜期長,溫差小,年均無霜期多達359天。而年降雨量僅800—900毫米。日照時間屬貴州省內高值區,年可達1400小時。炎熱、少風、高溫、地勢低矮、群山懷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等條件,形成特殊小氣候,適宜釀酒微生物形成和繁衍。

5.歷史形成:據歷史考證,貴州省博物館內珍藏的一件畫紋陶製酒壺和一件朱繪雷紋漆耳杯等,說明至少在西漢時期貴州地域就有釀酒飲酒活動。茅臺鎮特殊的氣候和地質結構,加上長期大規模的釀酒業,使茅臺酒廠周圍的空氣中飄遊無數微生物菌種群。其中已知約有100多種微生物直接影響著茅臺酒的品質,在長期的茅臺酒釀造過程中,這些微生物通過優選、進化、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從而形成獨特的微生物生態圈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

6. 釀造工藝:集本上是依照醬香型工藝來制酒,我們以代表性的茅臺為例:

(1)醬香型,酒精濃度高低不同;

(2)原料以紅纓子高粱為主,糧曲比是1:1;

(3)發酵池結構多是條石窖,涼堂堆積開放式發酵後才入窖池;

(4)採取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的工藝,八次堆積發酵,多輪次回沙。

7.品酒特徵:觀色純淨、晶亮、透明,微有黃色;聞味醬香濃郁,香氣撲鼻;品嚐酒體豐滿醇厚、細膩雅緻、醇馥幽鬱、回味悠長;集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一體。

綜上所述,茅臺醬香酒也真的是離開茅臺鎮就生產不出的哦。


恆者通芳


謝謝邀請!俗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能造就一方的



特產,茅臺酒要能其它地方能生產,它就不叫茅臺了。



茅臺酒之所以人們稱為國酒,其品質不可複製,雖然原料和生產工藝可複製,但是茅臺鎮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水質、土壤以及微生物群不可複製。



茅臺鎮的土壤是為紫砂土,具有良好的滲透性,酸鹼適度,含豐富的碳氮化合物及微量元素,適宜於微生物的長期繁殖。茅臺鎮緊鄰赤水河,夏天霧大天熱有利於酒料發酵,更有利於酒料的微生物的產生。茅臺鎮釀酒用的赤水的水,水質好,更適宜釀酒,四川瀘州也用赤水河的水,其酒質也非常不錯。茅臺酒的所用糧食是當地紫砂土培植的紅纓子高粱也是一個原因,總之茅臺酒生產的工藝技術、各種天然條件及歷史沉澱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舞動人生124


作為傳統釀酒,除釀酒原料重要外,水源是最重要的,像醬香型白酒的水源赤水河,清香型白酒的汾河等等,這是一種歷史的溯源,是中華釀酒六千年文化的瑰寶。是老祖宗給後代留下的財富。但這並不代表著別的地方釀不出相同的酒,比如醬香型白酒,拿親身經歷和體驗來說,東北的北大荒醬香型白酒,山東陽穀的醬香型白酒,瀘州的四面將醬香型白酒等等,酒質口感都是不錯的;再比如清香型白酒,北京的二鍋頭清香型白酒,衡水的老白乾清香型白酒等等,酒質口感也都很不錯,所以,不是隻有茅臺鎮才能釀出醬香型白酒,也不是隻有汾陽才有清香型白酒,只是追根溯源,他們做成了規模,逐漸形成了酒文化,進而流傳至今,因此,把老祖宗留下的關於酒的故事,他們應該不辱使命,發揚光大,繼續講好,更上一層樓,絕不可光為了掙錢獲取鉅額暴利,把故事講歪,恣意忽悠廣大愛酒者,這其中茅臺就帶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導致2012年的悲劇2017年又重演。綜上所述,即是老祖宗留下的財富,應該讓更多的愛酒者能喝的上,喝的起,喝的放心,喝的舒暢,而不是現在的“買者不喝,喝者不買”,更不是連現在茅臺鎮的愛酒者都喝不起,或者說也就不喝(喝性價比高的)的怪相,希望別的香型的酒絕不要布此後塵,不然,老祖宗真的會不高興的。


生命之舞4


感謝邀請!茅臺鎮玄乎不玄乎?有二個和茅臺酒有很大關聯的白酒品牌可以證明,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離開赤水河產不出醬香型。1珍酒。1975年,根據周恩來總理關於茅臺酒要發展到萬噸的批示,由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方毅組織國家科委、輕工部、茅臺酒廠技術專家組成“茅臺酒易地試製”攻關小組,同時成立“貴州茅臺酒易地試驗廠”,直到1985年10月才通過鑑定,香味及微量元素成分與茅臺酒相同,具有茅臺酒基本風格,並改名為‘貴州珍酒廠‘’’。這是國家六五計劃!茅臺酒廠長都調過去了,微量元素成分相同,結果也沒搞出茅臺酒!研製過程很不容易,很珍貴,所以方毅副總理題字《珍酒》。2.習酒。離茅臺酒廠50公里,曾經一度以生產濃香型習水大麴為主。1998年成為茅臺集團全資子公司。同樣的工藝,同一條赤水河,相距這麼近,習酒雖然也屬於高端醬香型白酒,最終還是沒能產出茅臺酒。


漂飄12


現在我就在茅臺鎮,我再說一遍,流經茅臺鎮的赤水河有特殊的菌種和微生物加上茅臺酒廠珍稀的窖頭和原漿,才釀成了獨一無二的茅臺酒,全國沒有第二個地方生產得出茅臺。


汗血寶馬170


看了前面諸君洋洋灑灑長篇大論,說得很好,但就離開茅臺就生產不出茅臺酒這個問題,我想做一個補充。在上世紀,茅臺酒就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產能不足的問題,所以當時周總理提出,要擴大茅臺酒產能,提高產量,各級部門為了落實指示,選擇了距離茅臺鎮百公里左右的遵義市郊(地理環境氣候各方面均接近茅臺鎮)作為茅臺酒異地試驗項目,當初茅臺酒廠的能搬的可能會影響品質的一切均原封不動搬到異地試驗基地,經過數年試驗,酒的品質也相當不錯,但任然無法達到茅臺酒的品質,最終上報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品嚐方異地試驗酒後,方副總理提詞”“酒中珍品”取名珍酒,當年該酒也是紅極一時,但茅臺酒異地試驗宣告失敗,經過該異地試驗實踐,明證了離開茅臺鎮就無法生產出茅臺酒。個人翻開這一段歷史,我想這是品牌建設史上最具逼格的一段傳奇,舉國家之力,歷經數年,證明了離開茅臺鎮就無法釀製出真正的茅臺酒。這是別的品牌建設過程中絕無僅有的,這樣的稀缺性,也是茅臺酒為何能經歷市場起伏,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別的酒永遠無法抗衡的。高品質獨一無二而且還不能無限產能,而且酒還越放越值錢,造就了天然的增值屬性和泛金融屬性。作為遵義人,能有茅臺這樣傳奇的品牌,感到非常的榮耀,也願意為宣傳家長做出自己的貢獻。


熱淚盈眶11


感謝邀請,因地制宜,如果你能控制氣候,溫度,還有原地水,或許你能生產出,只是或許。這就是地區的差異,橘生南方則為橘,這個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