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开罗举行

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开罗举行

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主任安瓦尔·穆吉斯致辞

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开罗举行

埃及《广播与电视》杂志主编哈立德·哈奈菲致辞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米春泽):当地时间11月28日晚,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埃及首都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共有四位埃及参赛者分获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

本届翻译大赛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承办,于今年6月18日正式启动。大赛评委会由埃及知名汉学家穆赫辛·法尔加尼、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李哈布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薛庆国共同组成。

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主任安瓦尔·穆吉斯在致辞中表示,本届比赛“是一个开始”,为埃及青年汉学家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现状、消弭埃中两国文学在互通交流中的障碍搭建了平台。他说,埃中两国“不仅是文明古国,更需要以当今社会为轴点,加强人文交流”。

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开罗举行

活动现场播放了作家石一枫为获奖选手录制的祝福视频

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开罗举行

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颁奖典礼现场

本届翻译大赛所选书目系获2018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世间已无陈金芳》。该书描写了一个乡下女孩在城市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活动现场播放了作者石一枫为获奖选手录制的祝福视频。

石一枫在视频中表示,书中的陈金芳从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角度来讲,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说,这样的故事会发生在近些年的中国,也会发生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通过类似的故事和文学作品能够让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就是文学的作用与魅力所在。

获得本届翻译大赛一等奖的米拉·艾哈迈德毕业于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她在获奖感言中谈及中文小说翻译在当今中文国际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她说,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开启了她文学进修的大门”,对中文的翻译“不仅仅是为了达到翻译在这一过程中的目的,更是一种从中文到阿拉伯语的文化交流的尝试”。

埃及《广播与电视》杂志主编哈立德·哈奈菲在颁奖典礼上宣布第二届“我的中国故事”阿拉伯语征文大赛正式启动,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埃及《广播与电视》杂志社共同主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