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被打了”,面对欺凌如何化解?妈妈要懂得传递“规矩”

现如今校园暴力层出不穷,一些孩子性格懦弱,总是受到其他学生的欺负,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如何做呢?李玫瑾教授表示:

如果孩子遇到了校园霸凌,那么就打回去。

面对校园欺凌该如何做?可以回击,不主动招惹人但也绝不怕事

朋友告诉我,在他小学的时候属于性格懦弱的人,由于上学早导致周围人的年龄都比他大,于是总是受到周围人的欺负,一次在小区被隔壁家的孩子拿砖头砸破了头,朋友捂着头哭着回家了。

然而朋友的妈妈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哄他,而是言辞犀利地询问朋友为什么不打回去?他的妈妈表示我们不主动招惹别人,但也绝对不能怕事。这句话跟随他至今,使他丝毫没有忘却。

“妈妈,我被打了”,面对欺凌如何化解?妈妈要懂得传递“规矩”

的确,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就应该保持冷静态度,我们并不主张让孩子暴力解决问题,但是也绝对不能让孩子养成懦弱怕事的性格,孩子的世界成年人不好插手,随意的插手管教只会引起轩然大波,倒不如让孩子自己面对,成为更加强大的自己。

在学校生活中,如果孩子遇到了霸凌情况,首先需要与老师保持联系,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自己的情况,并且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让孩子懂得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第一时间要寻求大人的保护。

其次,如果孩子时常遇到校园霸凌,那么则要予以反击,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便还击,面对恶性事件,家长需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处理。

李玫瑾:遇到校园欺凌就要打回去,目的就是形成威慑力,抑制对方的欺凌行为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档节目上表示,如果孩子受到了欺凌,那么是否应该支持孩子打回去呢?李玫瑾教授认为应该打回去,但这个打回去并不是潜在意义的暴力回击,是一种技巧性的回击

教授还拿自己幼儿的经历当作例子,他回忆在他幼儿时期,父亲教了他许多防身术,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一旦遇到外界的危险便予以反击。

这便是技巧性的回击方式,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不至于对对方造成过大伤害,但却能给对方带来威慑力,从而抑制对方的欺凌行为。

“妈妈,我被打了”,面对欺凌如何化解?妈妈要懂得传递“规矩”

众所周知,没有一个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走完一生,孩子的人生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家长不可能帮助孩子铲除一辈子的恶人与挫折,这需要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最终结果。

在这个阶段中,父母需要做的便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与能力,给予自身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赢得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父母也要给予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必要的防身措施也是好的教育。

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他人的欺负,李玫瑾教授还提出了以下几种

1)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

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当孩子拥有强健体魄之后,便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达成体力上的平衡,在受到外人欺凌是也能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反击。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事实上倒不如给孩子报一些体育项目,让孩子通过这些体育项目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使孩子愈发强大,不再担心外界的伤害。

2)反击要适度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明白几个道理,不要成为校园暴力的主导者,面对他人的欺凌,适时反击即可,在与他人进行近身搏斗时也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要防卫过激,从而伤害到其他人的身体安全。

“妈妈,我被打了”,面对欺凌如何化解?妈妈要懂得传递“规矩”

另外在教育孩子防身术时,也要告诉孩子人体的一些关键部位,不要让孩子触及这些敏感位置,以防导致严重后果。

为了孩子日后的独立行走,父母除了精神支持外,也需在孩子年幼时给予一些适时教育

1、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多交朋友

俗话说得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走,人缘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如果人缘好,全那么班都是朋友。而一些人人缘差到一个朋友都没有,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朋友圈。

如果孩子周围没有一个朋友,家长也要考虑是否是孩子的个人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也要对其进行纠正,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

平日里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构建朋友社交活动

,让孩子尽量多地参加社交活动,并且认识更多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把握人与人相处的度,不要逾越

2、给予孩子勇气

根据研究表现,那些时常遭受霸凌的孩子家庭往往不是那么幸福,心态也趋向于消极,很多时候孩子受到欺负会选择忍气吞声,然而正是这种忍气吞声的态度,更让其他孩子觉得他好欺负,从而变本加厉的欺凌。

“妈妈,我被打了”,面对欺凌如何化解?妈妈要懂得传递“规矩”

心理学家表示这是一种恃强凌弱的心态,一些人宣泄暴力时,总会选择那些看起来不反抗的人。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鼓励的同时让孩子更有勇气,相信孩子所说的话,并且站在他们身后给予安全感。

一位网友表示,幼年时期受到校园欺凌,告诉父亲以后并没有受到重视,父亲反而视而不见,他父亲这一态度导致他性格越发懦弱,根本不敢对校园欺凌有任何反抗,唯恐遭到家庭和校园的双重打击。

现如今虽然走向社会,但内心深处仍有当年的黑色阴影。由此可见,父母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态给予孩子勇气,让孩子受欺负时敢于反击,这才是重中之重。

校园欺凌是学校生活十分常见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父母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态度,无论是受虐者还是施暴者,父母都应该对其进行了解沟通,然后对症下药,并且

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多数教育学专家表示,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折射了家庭教育的严重,当孩子出现暴力倾向或者受虐倾向时,往往都是家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起着关键性作用,其能力不可忽视。

“妈妈,我被打了”,面对欺凌如何化解?妈妈要懂得传递“规矩”

TIP:

家长一定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孩子,都应该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对他人进行伤害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适时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在家庭生活中也要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家庭温暖

今日话题互动,面对校园欺凌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吗?欢迎在留言下方评论告诉我们您的回复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我们热烈欢迎您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