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2019年9月21日,萬眾矚目的常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

據常州地鐵官方統計數據:開通首日,常州地鐵1號線全線進站客流182966人次。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每天眾多市民乘坐地鐵,然而對一門之隔駕駛室內的地鐵司機卻瞭解甚少。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常州第一批地鐵司機,深入瞭解他們的“地下生活”。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陳亮亮,今年24歲,名副其實的“95後”,畢業於武漢鐵路司機學校,目前是常州地鐵車務部電客車1班組的一名地鐵司機。

15:30 pm

酒精測試、題目測試

出勤前再三確認司機狀態

地鐵司機上班作息採用輪班制,有四個班組進行輪換。

最早一班,凌晨4點左右就需得起床,而夜班晚上最遲下班時已經是深夜。

陳亮亮今天值夜班,從下午三點半出勤,直到第二天早上八點半左右才能回家。

每次出勤前,班組都會開一個班前會議,做相關業務培訓,講解今日注意事項。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電客車1班組有接近50名司機,平均年齡24週歲,不少來自外地。

地鐵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節來臨,在保障班次正常運行的基礎上,班長只能批准部分司機放假回家。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下午3點半左右,陳亮亮準備出勤。司機要在考勤機上進行題目測試、指紋掃描、酒精測試等步驟。

題目測試環節要做5道題,至少答對3題才能出勤。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填寫司機日誌,是地鐵司機出勤前的必要功課。每一次出勤前,都必須要抄寫今天的行車指示。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辦公區門口,有一面儀容儀表鏡,陳亮亮出門前再一次確認衣著與精神面貌。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每一位地鐵司機進入地鐵時,都要進行安檢。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雖然地鐵內不少地方都能看時間,但絕大部分司機都自己帶了手錶。

駕駛的車次抵達文化宮前,司機必須到達駕駛室旁的位置立崗。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交接班過程主要是交接備品,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也要進行說明。

17:00 pm

工作流程嚴苛

每天2000次以上手指口呼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相比地鐵客廂,駕駛室內就顯得尤為窄小。可活動面積大約5、6個平米,裡面卻包含了120個左右的按鈕開關。

大部分時間,常州地鐵都開啟自動駕駛模式,但是並不意味著司機可以閒下來,恰恰相反,司機需要時刻保持警惕。

司機在行車過程中,需要一直專注於瞭望前方,精神保持高度集中。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很多人在乘坐地鐵時,都能看到地鐵司機在安全門內做著一系列動作,地鐵司機稱之為“手指口呼”。

手指口呼是地鐵司機作業標準化的一部分,必須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就是四重確認。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對標停車、開左門、車門站臺門打開、關門、車門站臺門關閉…”

每抵達一個站臺,陳亮亮都要做10次“手指口呼”,每個單趟下來就得做300次,每次值班累計就得做2000次以上。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地鐵司機每個口令、動作都有標準,就連坐姿,手擺放的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

右手必須要防置在手柄以及緊急制動按鈕中間,方便緊急情況下能及時制動。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大多數時間,駕駛室內只有一名司機。

相較於其他司機,地鐵司機面對的是昏暗的隧道,沒有四季,沒有白晝,沒有景色變化。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準點是常州地鐵一大特點。常州地鐵1號線準點率高達99%。

與準點率最直接掛鉤的,是司機對於每一站停靠時間的把握。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車輛抵達南夏墅或森林公園後,司機都要確認車上是否有未下車的乘客。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地鐵從南夏墅站開到森林公園,一趟下來需要一個小時。

每趟開完後,司機都有接近20分鐘的休息時間。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司機持續進行“手指口呼”,口乾舌燥在所難免。

陳亮亮趁著休息時間,喝上了幾口水,潤一潤乾燥的嗓子。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6點半左右,陳亮亮將車開到南夏墅,領了一份盒飯吃了起來。

吃飯時間也算在休息時間內,要在20分鐘以內吃完。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地鐵司機除了自己駕駛外,還要培訓學員,進行“師帶徒”。

吃過晚飯後,陳亮亮帶上一名學員進入駕駛室,站在學員右側進行指導。
“地鐵司機作業都有標準化流程,更多的時候是教學員處理緊急情況。出現緊急情況時,處理時間只有8分鐘,司機要完成對故障的判斷以及處理,這很考驗司機單兵作戰的能力。”

21:45 pm

車輛陸續回庫

睡覺也是一項“工作”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九點四十五開始車輛陸續回庫,一半車回百丈車輛段,一半回南夏墅停車場,陳亮亮將車開回庫進行洗車。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陳亮亮關閉車輛,今天的駕駛任務算是完成了。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21:59分,陳亮亮歸還備品退勤。退勤後仍需進行一個連掛實驗,用於故障救援,一輛車無法運作時,便有另一輛車連掛,拖著車輛前行。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夜越來越深了,車輛逐漸回庫,司機們的工作也接近尾聲。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陳亮亮拖著疲憊的身體前往車輛段旁的司機公寓內休息。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為了保證地鐵司機的充分睡眠司機公寓除了必須的床、櫃、以及盥洗室,沒有多餘的設施。

睡覺對他們來說,也算是工作的一部分。晚上11點左右,陳亮亮進入夢鄉。

22:40 pm

車輛段通宵達旦

車輛部徹夜檢查車輛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車輛回庫後,車輛部會對車輛進行更徹底的檢查。車輛段內也是24小時運營,車輛部晚班要從晚上6點半乾到第二天早上8點半結束。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小吳是常州地鐵車輛部的一名工作人員,98年出生,目前工作半年左右。一輛車一般配備兩個人進行檢查,半個小時大概能查一遍,一個晚上兩人需要查大概5輛車。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除了對車輛進行檢查外,還需要對道岔進行檢查。

車輛部的工作通宵達旦,必須要在早上發車前將車輛等全部檢修好。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4:00 am

室外溫度僅2℃

司機陸續起床出勤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凌晨4點,城市還未甦醒,當大多數人還在夢想中沉睡,司機公寓的值班阿姨已經開始叫醒服務。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常州近期有寒潮預警,早上起床室外溫度僅有2℃,一陣冷風將陳亮亮的睏意吹得全無。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簡短的洗漱後,陳亮亮來到食堂吃早飯。一個包子、一個雞蛋、一碗粥是他每日早餐標配。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由於地鐵線路白天運行繁忙,列車及其他設備檢修保養作業大多在夜間進行。為確保地鐵運營安全,每日首班車前,線路兩端都會各開行軋道車,沿線不停靠緩慢通過各車站,

目的就是排除前夜施工檢修所留下的隱患,從而保證後續載客列車平穩安全運行。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陳亮亮今早負責開軋道車,出車前需要對車輛進行各項檢查。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5:00左右,軋道車出發,每列軋道車上配備兩名司機,車輛速度保持在35km/h左右,一趟開下來要一個半小時。

6:25 am

首班車出發

方便了學生以及白領

常州地鐵早班車6:25將有六次列車同時發車。上行方向(由南往北)為茶山站、延政大道站、南夏墅站,下行方向(由北往南)為森林公園站、常州北站、河海站。6:00左右,我們來到茶山站。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乘客陸陸續續進入站臺,搭乘首班車的乘客中有不少學生、白領以及趕火車的。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早上8:30左右,陳亮亮將車開到文化宮站,與白班司機進行交接班,正式結束夜班工作。

寫在最後

地鐵是城市交通的大動脈。常州地鐵1號線自開通以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間,為市民出行方式提供新的選擇,節省了大量路上時間。

8月至今,陳亮亮安全駕駛里程為16000多公里。走近常州地鐵,150多名地鐵司機保障大家行車安全,80多人每天對“紅小夢”進行“體檢”,500多名站務中心員工為市民提供服務…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數字的背後,靠著是每一個為了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

他們都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愛好、各自的夢想,齊聚在這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95後地鐵故事|我在常州開地鐵,終日與昏暗隧道為伴

手柄輕四兩,責任重千斤!嚴苛的工作流程週而復始,枯燥而乏味,然而對地鐵司機來說,來不得半點懈怠。每一列車上載著成百上千的乘客,常州地鐵95後司機陳亮亮非常清楚自己肩負的安全責任,時刻保持警惕,為地鐵與城市的良好運轉不斷做著自己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