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人士遵守的“5小時法則”

時間管理,是現代人無法繞過的一個課題。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說的是“價值”的定義: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生產這一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

用人話大致概括,就是:價值取決於人們花了多少時間來生產這件事物。某種程度上講,時間成為了價值的度量衡,這是因為通常我們認為,時間對於所有事物都是公平的。

但有趣的是,我不止一次聽到過朋友抱怨:我覺得我自己跟那些成功人士根本就沒活在一個次元,他們怎麼就能一天裡學那麼多東西,處理那麼多事情?成功人士們一天是有48個小時麼?!

這自然是一種玩笑話,事實是,時間對待我們的確是公平的,但我們對待時間的方式卻存在著天壤之別。這就是為何時間管理成為現代管理學中一個重要分支的原因。

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的則是一個被廣泛應用過,且學習門檻較低的時間管理方式:“富蘭克林5小時法則”。

全球頂尖人士遵守的“5小時法則”

100美元上的本傑明·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開國三傑之一,著名政治家、物理學家、發明家、文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從履歷上來看,富蘭克林毫無疑問是一個全才,僅僅用文字來描述他的成就,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政治上,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是唯一一個同時簽署了《獨立宣言》,《1783年巴黎條約》,以及1787年的《美國憲法》三項美國最重要法案文件的建國先賢,曾經在戰爭時期擔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還組織了一系列反對奴役黑人的運動。

在科學方面,他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和發明家,創造了包括“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在內的大量世界通用的專有名詞,並最早提出了“電荷守恆定律”的一部分概念。將知識用於實踐,發明出了包括避雷針、雙焦距眼鏡、蛙鞋等一系列產品。

全球頂尖人士遵守的“5小時法則”

版畫《富蘭克林與電》(19世紀) 圖片來源:Hyaena Gallery

他是北美郵政系統改革的先驅,美國首位郵政總局局長。在賓夕法尼亞州成立過一家醫院,這家醫院日後成為全美首家醫院。作為著名出版商,出版過費城第一份報紙《賓夕法尼亞報》,旗下出版業務曾經出版了美國第一本醫學專著和第一部小說。

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評價富蘭克林:“他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可以說,他是許多傑出人物的生命總和。那麼一個人究竟是怎麼在一生之中做完這麼多事的?

在關於富蘭克林的傳記和相關著作中,有人挖掘出了富蘭克林成年後的一個著名時間管理原則:富蘭克林始終堅持在每個工作日(週一到週五),在工作之外空出1個小時進行閱讀和學習,一週就有5小時,被後來者稱為“富蘭克林的5小時原則”。

這個原則看上去極其簡單,但實際上堅持下來的難度非常高。其核心在於“給日程留白”,而不在於“每天1小時”這個量化標準。但對於現代人來說,經常會有很多主觀客觀原因無法實現這一原則。

首先是工作日程。很多人衡量自己工作的標準,是一天裡做了多少事,這會導致他們不斷給自己的日程加碼,不斷加快工作節奏,隨之而來的結果則將是極大地減慢自己進步的速度。

日程安排最忌諱的就是“排滿”,無法留出機動時間的日程安排是沒有彈性的,而一張弓長時間處於拉滿的狀態,迎來的結果必然是斷掉。

全球頂尖人士遵守的“5小時法則”

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如何有效提高在處理事務時的效率。切記,日程安排的核心,是“張弛有度”,而不是“儘快完成工作”。合理地將事務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和排期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技能。

第二點是“誘惑”。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後,人們本能需求放鬆:煲劇,刷微博,追綜藝,打遊戲……這種需求甚至成為了如今年輕人常年習慣性熬夜的重要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正在逐漸走向火爆的“睡眠經濟”。

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強制性規定,和碎片化處理。

強制性規定在於:當你還沒有養成習慣的時候,強制自己進行比如“睡前30分鐘必須讀書”的日程,不讀不可以睡覺。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認為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而在實踐案例中,亦有一部分人反饋表示,在強制進行一個月以後,沒有“讀書”這個儀式,躺下就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第二點是碎片化處理,核心是如何利用相對短暫的時間進行閱讀和學習。比如午休前15分鐘,下班後的地鐵15分鐘等等。

不過,雖然是碎片化,但想要堅持下來,核心和上面所述的一樣:必須形成強制性的,固定的習慣。閱讀或者學習的內容可變,但“午休前15分鐘”的規定時間不能變。否則,人類往往很難對抗自己的“惰性”。

富蘭克林的5小時原則,其實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終身學習的習慣的養成。如果你真的去研究比爾蓋茨、巴菲特、貝索斯、扎克伯格、李開復、拉里佩奇這些全球頂尖人士的日程安排,他們基本上都能滿足這個“5小時法則”,通過這一“留白”時間,來學習某些知識或者是說刻意練習某些技巧。即便如馬斯克這樣工作強度相當驚人的“超人”都不例外。

曾有人總結大佬們的工作方式:關鍵不在於如何工作,而在於如何休息。無論有意無意,更多的企業家和業界精英們在驗證著這個“5小時法則”,希望它能在繁忙的日常中,幫你學到能夠改變你人生的知識與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