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外卖被动过?河南推行“食安封签”,外卖骑手:对我们也是保护

河南商报记者 张逸菲/文 左冬辰/图

中国网民8亿多,4亿网上点过外卖,数据说明着外卖市场的庞大。但庞大的外卖,怎么保障食品安全,是正在被思考的问题。

给你的外卖贴上“封条”,保证餐品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2月,“食安封签”的概念在北京落地。一年后的2019年3月,郑州也有外卖平台正式启动了“食安封签”,随后食安封签扩散到河南多地市。如今,时间过去大半年,食安封签在郑州等地“过得”怎样?

怀疑外卖被动过?河南推行“食安封签”,外卖骑手:对我们也是保护

2019年12月3日,河南省郑州市,一家餐饮店的外卖取餐处,店员在打包外卖商品。

【快来看看,你的外卖上有这种小签签吗?】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到2019年底,我国外卖行业交易金额将突破6000亿元,达到6035亿元。而在2015年,外卖行业的交易金额为1348亿元,短短四年间,就增长了3.47倍。

随着外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线上食品安全越来越多被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发声,称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应被提上日程。

外卖好像被动过……对外卖送达时,餐品状态的网络热议,从来都是引爆线上食品安全的“导火索”。于是,“食安封签”应运而生,成为了保护餐品送达至消费者手中的“安全封条”。

“食安封签是今年3月份开始由饿了么外卖平台在郑州市进行推行。”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科员张伟对河南商报记者说,“启动仪式上,平台向一些优质商户发放了一百万个食安封签,目的是给餐盒‘上保险’,杜绝配送过程食品被污染。”


据了解,封签是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如遇到外力撕毁,将留下永久性痕迹,消费者可凭此确认自己的餐品在配送过程中是否原封不动。

“食安封签不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的确在向商户发放一种免费的封签。”饿了么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河南商报记者说,“3月份我们是向平台优质客户免费提供封签,如果其他商户有需要,可以向饿了么公司申请,目前,我们在郑州针对订单量较大的大中型餐厅已经投放两百万张封签。”

不仅如此,美团也在加入了对食安封签的推广工作:“美团外卖已在平顶山、洛阳、焦作、商丘等城市进行了食安封签投放试点,累计投放食安封签超100万份。2018年美团外卖曾在郑州投放过两批封签,接下来我们也将和监管部门进一步沟通,制定有效的封签推广策略。”

那么,这么好的一个举动,进展究竟如何呢?


怀疑外卖被动过?河南推行“食安封签”,外卖骑手:对我们也是保护

2019年12月3日,河南省郑州市,街头的外卖骑手。

【消费者:一整只鸡少了个鸡腿?咖啡被加水?论外卖“少了”的那点事】

虽然平台们都在积极推动此事,但河南商报记者针对消费者做出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仅有两成多的消费者听说过“食安封签”的概念,并且,问卷结果中显示,32.79%的消费者,有点怀疑自己的餐品在配送过程中被打开过。

“我是在第二次点餐时,才知道第一次点的餐在配送过程中可能被打开过。”郑州市民郭先生说,“两次点的同一家餐厅的外卖,都是买了一整只炸鸡,第二次餐到了后,我发现盒子密封的很严实,并且边缘用订书机钉了起来,里面有两只鸡腿。”郭先生接着解释:“我才突然想起来,第一次点餐时,包装盒没有被封好,并且里面只有一只鸡腿。”

因为郭先生的“后知后觉”,他也不好对第一次的点餐情况进行申诉和维权,事情只能不了了之。

拥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孙女士:“有一次我点了肯德基的咖啡,送来喝着和水差不多。我想估计就是半途洒了,又加了点水,要不就是被喝了又加了点水?不敢想!”不过,事后孙女士也没有将此事进行投诉。

除此之外,不少消费者曾表示,自己的外卖餐品在送达之后,总疑神疑鬼的觉得不对劲,怀疑配送过程中被打开过:“但毕竟只是怀疑,比如觉得外卖盒盖的不太严实、餐品摆放的时候不齐整,有的地方像少了一块……不过因为没有证据,就没过多计较。”经常点外卖的王女士说:“可能是多心,但心里会因此不舒服,下次点餐就不太想点这家店了。”

怀疑外卖被动过?河南推行“食安封签”,外卖骑手:对我们也是保护

2019年12月3日,河南省郑州市,一家餐饮店在打包外卖商品。

【商家:已有部分商家自行设计“封签”】

2016年在西安成立的麦禾轻食,算是较早地将“食安封签”自行推广的商家:“我们进驻外卖平台的时候是2017年,那时候平台并没有向我们推广这个概念。”

麦禾轻食的负责人郭先生对河南商报记者说:“我们贴封签的目的,除了防止餐品在送餐环节出现的洒漏、拆开的问题,还希望通过在封签上印制店面二维码,起到一个广告效应。”

河南商报记者看到,麦禾轻食的封签算是“腰封”的一种,即在外卖盒中间,将一个胶纸三百六十度缠上一圈,既美观,也能起到防洒漏、中途被打开的特殊情况。

“有了封签,的确可以帮助商家、骑手去界定责任。”郭先生说。据了解,因为从一开始就贴上了封签,除了出现正常损耗范围内的洒餐(餐品因配送过程中因路程颠簸等原因外洒),麦禾轻食极少会出现消费者投诉餐品疑似被打开的现象。


“如今外卖平台商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食品安全也是可以去竞争的点。”在郑州经营外卖餐饮的商户朱先生对河南商报记者说:“我们有好几个品类的外卖店,卖不同的食品,美团和饿了么都加入了,但是目前,只有相熟的美团经理,在2018年年底向我推荐过‘食安封签’。”

朱先生表示,“食安封签”实行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平台和商户的口碑,二是让消费者对点餐的食品安全放心。他认为,食安封签不应完全统一形式,因为商家品类太多:“让平台统一进行封签、甚至通过对包装盒的发放来统一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我认为很难做到。”


怀疑外卖被动过?河南推行“食安封签”,外卖骑手:对我们也是保护

2019年12月3日,河南省郑州市,用纸质贴纸粘贴盒盖的外卖盒。

【外卖骑手:如果有食安封签,肯定对我们骑手是个保护】

12月3日,河南商报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餐饮店,正值午餐高峰,外卖骑手们基本小跑着进店,对照取餐号取好餐,拎着食品袋就往外跑。

记者追上前,问其中一位骑手是否知道“食安封签”。“啥?”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不知道不知道。”随即提着餐快步走向电动车,河南商报记者想再询问几个问题,他摆摆手:“我很忙,我很忙。”

下午三四点,过了中午的送餐高峰,骑手们也能抽个空在店里坐下等着餐品制作,自己也能吃吃饭。

“暂时还没听说过食安封签,但如果有,对我们骑手肯定是个保护。”骑手小刘说:“不过,骑手基本不可能拆开客户餐品。”

小刘刚走,骑手小王就进店取餐了,他快速地啃着手里的饼,已经是下午近四点了,坐下喘口气后,他对河南商报记者说:“都想把餐尽快送到客户手里,有的时候路上骑的快,颠得狠了,汤会洒出来点,有的客户嘴上说着没事,收到后立马给个差评,五十块钱就没了。”


“有的商家会把外卖餐品上再覆盖一层保鲜膜,再盖上盖子,这样多少能起到一点作用。”小刘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