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史話:遼河在營口入海

營口史話:遼河在營口入海

遼河是我們營口的母親河,在古代稱句驪河即拘柳河,漢代稱大遼河,五代以後稱遼河,清代稱巨流河。遼河古名大遼水,上游的西遼河即古之潢水,又名湟水,蒙古語稱為“錫喇穆楞”(錫喇,黃的意思;其意相當於漢語的“黃河”)。

遼河源頭在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光頭山的老哈河上,老哈河與發源於內蒙古的西拉木倫河匯合後,稱西遼河;匯入發源于吉林省東遼縣的東遼河後始稱遼河。遼河干流繼續南流,分別納入招蘇臺河、清河、柴河、泛河、秀水河、養息牧河、柳河等支流後,曾在六間房水文站附近分成兩股,一股西行稱雙臺子河,在盤山納繞陽河後入渤海,另一股南行,稱外遼河,在三岔河水文站與渾河、太子河匯合後稱大遼河,於營口入渤海。自1958年外遼河於六間房截斷後,渾河與太子河匯成大遼河成為獨立水系,在營口入海。

遼河水系在六間房截斷以前流經營口入海,所形成的遼河河運覆蓋面很廣,東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廣大地域都在其輻射範圍之內,這樣的水運系統構成了龐大的河運網絡,給了流經地域以巨大的經濟效益,對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昔日遼河與上游通航,從營口駕帆船能上達遼源,通到鐵嶺,至三江口,經過水陸轉運,能遠達黑龍江省,把東北內陸的農特產品通過河運源源不斷地運達營口。作為遼河河運物資的唯一出海港口,營口成為貨物集散地。

“後河沿”是營口人對遼河河岸的通稱,在遼河水運發達的年代,營口的後河沿是名副其實的“十里河岸、十里碼頭”,在營口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交通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早在三國時期就曾利用遼河水運進行軍事活動,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徵公孫淵,運兵船從當時稱遼口的營口入遼河再入太子河,直達襄平(今遼陽)城下。東晉鹹康二年(336年)隆冬,前燕的開國君王慕容皝率軍討伐割據平郭(今熊嶽)的慕容仁,從大淩河入海踏冰而行,在遼河口登陸。金代遼河已有漕運機構,用船運送糧食等物資入河出海已很平常。

遼河是進行貿易運輸的上佳通道,為東三省的貨物運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龐大的水運造就了營口等一系列的河岸碼頭,其中較有名氣的有:田莊臺、牛莊、海城、遼陽、奉天(今瀋陽)、法庫門、鐵嶺、三江口、通江口、新民屯、開原。航線通達的這些碼頭構成了河運網絡。

作為近代東北良港,營口港內連河運,外達海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水運高潮,成為東北的航運中心。河道里船帆點點,海灣裡汽笛聲聲,營口的後河沿曾有過十分繁忙的運輸景象。

大豆為東北特產,與豆油、豆餅統稱為“豆貨三品”,是近代營口輸入、輸出的最主要貨物之一。近代營口有為數眾多的機器油坊,將大豆從產豆區直接運來,榨成豆油銷往世界各地,同時生產豆餅等副產品。榨油業成為近代營口工業的“先驅”。

當年,遼河水運是大豆運進營口的首選方式,稱為“河載豆”,後河沿碼頭上有著堆積如山的大豆貨場;遼河封凍後,大豆由馬車從陸路運來,稱為“馬車豆”,東清、京奉鐵路通車營口後,火車運來的大豆稱“火車豆”。

大豆源源不斷地運進營口埠內,開辦油坊就有了得天獨厚的原料優勢。最早搶佔先機開辦油坊的是中國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營口開始有外地商人用大豆制豆油,揭開了營口開辦油坊的歷史,此後油坊逐年增加,其後三十年間,油坊一直在使用舊楔式壓榨機,以牲畜為動力。

後來得到發展的榨油方法變得先進了許多,清同治五年(1866年)義泰德、同興宏兩家油坊在東北地區首創立柱楔式制油工藝,加快了榨油業發展。又過了30年,外國人也被吸引,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英商太古洋行創辦新式油坊,用螺旋式蒸汽機榨油;1907年日本人小寺壯吉首次採用水壓式榨油,成了營口的富商。60年光景,營口榨油業的變化正是近代史上一個由作坊生產向工廠機器生產推進轉化的具體實業例證。

作者王 輝營口市歷史學會副秘書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