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日本是一個民用核工業技術發達的國家,作為全球最大的核電站之一,福島核電站擁有高達10臺機組。2011年3月,受里氏9.0級大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故障並小規模爆炸,核洩漏隨即出現。時至今日,福島核電站依舊在向海洋排放著放射性物質,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影響。然而,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島核電站事故還不算最可怕的事情,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是不知何時會降臨的核災難,即遺失核彈爆炸事故,其中的罪魁禍首正是美國……

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老式空投核彈

54年前,即1965年12月5日,在距離日本喜界島約80海里處,一架攜掛有B-43型核彈的美國海軍A-E“天鷹”攻擊機從“提康德羅加”號航母甲板滑落海中,該機殘骸迅速沉入海底,核彈也跟著不知所蹤。12月6日,美軍正式確定該枚核彈“遺失”。

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A-4“天鷹”艦載攻擊機

當時這件事並未被公開,美國國防部直到1981年才在一份報告中提及此事。由於該片海域深度高達4900米,超出了當時的打撈技術能力範圍,故美軍放棄了打撈,而今這架掛載著B-43核彈的“天鷹”早已無法確認準確的水下位置。

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提康德羅加”號航空母艦

“提康德羅加”號是“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六號艦,1944年服役後曾參加太平洋戰爭,於1973年退役,“提康德羅加”這個名字也被新一代宙斯盾巡洋艦繼承。美軍之所以在54年前隱瞞了該艦丟失核彈的事故,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提康德羅加”號當時正在奔赴越南戰場,而美國不想讓外界得知該艦載有核武器,因為這可能引發蘇聯方面的強烈反應,甚至使莫斯科向所支持的北越軍隊提供核武。

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化為一片廢墟的長崎

秘密算是守住了,但名為災難的定時炸彈也就此遺留了下來。作為一款當量可調節的輕便型核武器,B-43的爆炸威力可調,範圍在2萬噸至100萬噸之間。以威力最小的2萬噸當量來看,這是個什麼概念呢?2萬噸當量正好與美軍當年扔向日本長崎的“胖子”原子彈相同,“胖子”爆炸當日,長期有約4萬人直接死於爆炸,2.5萬人受傷。接下來的幾天內,又有數萬人死亡,而隨後的多年內,更有數萬人死於核塵埃放射引發的癌症。

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水下核爆炸

如此看來,最低的2萬噸爆炸當量就已經有如此恐怖的效果了,如果當時設定的威力是50萬噸或是最高的100萬噸呢?那無疑是一個令人不願且不敢去想象的場景。雖然核彈在不使用時都安裝有完備的保險機制,但保險機制的有效期通常在30至40年左右。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且又是在高壓高鹽的海底“沉睡”,保險機制究竟是否還有效,這不得不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美軍54年前遺失核彈至今未打撈,就在我們附近,保險裝置隨時失效

福島核電站事故

從A-4E戰機掉落的海域來看,喜界島離琉球群島不到100公里,離沖繩島也只有不到200公里,若是以100萬噸當量來計算,爆炸後產生的海嘯和衝擊波足以覆蓋整個沖繩島。雖然在日本列島的“抵擋”下,水下核爆炸的威力和海嘯不至於擴散到日本海,但在洋流的作用下,大量放射物質仍有極大可能到達亞歐大陸沿岸國家,給海洋生態造成毀滅性破壞。

美國不負責任的做法與性質惡劣的事後隱瞞,等於給東北亞地區埋下了一顆不知何時會發芽的災難種子。54年已經過去,提心吊膽的日子依然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