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李文娟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站在邳州博物馆的纳玛象牙化石面前,我不由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去旧博物馆看象牙的那个下午。

那一年,只看了传说中的象牙后就匆匆而去,弃其他文物于不顾,竟与那些多年以后让我心心念念的东西轻易擦肩而过,再深的懊悔也找不回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还好,它们都在,就像它们已气定神闲地存在了几千年的岁月一样,光阴流转,新博物馆的珍藏只多不少。

今天,我要在这儿认真地待上一个下午,一个安静的久别重逢的下午。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博物馆的一楼大厅有镇馆之宝纳玛象牙化石,有古朴雅致的青铜凤纹,还有“千秋邳邑”这四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大字。在大厅内旋转着我的视线,我突然觉得这些展示并不是向我们解释什么,而是在提醒我们去追问:二十万年前邳州大地上怎么会有生活在亚热带的大象?我们的先民为什么要以凤鸟为图腾?邳州城邑为什么可以延续千秋?我们又是谁?我们又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二楼的展厅会告诉我们这些答案。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二楼的大厅中央是古乐演奏厅,这里可以听到从九女墩(1995年,邳州戴庄)出土的编钟和编磬奏响的古典名曲,有《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还记得1997年,在香港回归中国的仪式上,英国的告别曲目是忧伤的《最后的岗位》,中国则是用曾侯乙墓(1978年,湖北随州曾国墓)中的编钟演奏的《天地人》,一曲终了,金石裂空,余音汤汤。中华之声,亘古流传,每一寸土地,都将回归,那一份大气磅礴震撼了世人。《天地人》的曲作者谭盾后来又接受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配乐的任务,这一次,他仍然借用了这些编钟,创作了颁奖曲《金振玉声》,钟磬之音有如天籁,再次响彻所有的奥运场馆,传遍世界。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编钟与编磬在演奏时需要用力敲击,击打次数多了会破坏外层的氧化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所以这个演奏厅里的钟与磬都是仿制的,原件在第二展厅呢。

在去第一展厅时,碰到几个穿校服的中学生,他们刚从一楼上来,就要跑进第四厅,我拦住他们说:最好从第一厅开始看吧,按顺序看印象更深刻。几个学生被我这陌生人吓一跳,愣了半晌还是钻进了第四展厅,我不禁莞尔,他们多像二十多年前的我呀。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第一展厅有个好听的名字“东夷肇始”。这儿可以为你解释一楼的青铜凤纹起源,因为从大墩子遗址(四户镇竹园村)和刘林遗址(戴庄镇刘庄村)中出土的石刀、石镰就可以知道,六千多年前我们的东夷部落以农业生产为主,农耕最依赖天时,而知天时的鸟类便成为了先民们的福音。如布谷鸟总谷雨而鸣,夏至止;燕子就是春分来,秋分去,这些时令规律就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赠礼,就像尼罗河的潮汐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一样,聪慧的先民经过观察通晓了天时节气,懂得了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在东夷大地上,这些鸟儿如神灵庇佑着先民,因此凤鸟的形象就成了最吉祥的纹饰,成为他们虔诚敬畏着的图腾。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在来博物馆之前,我特意去了三大遗址(大墩子、刘林、梁王城)所在地,都说大墩子那儿最空旷,没什么可看,然而当我经过刘林、梁王城再抵达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时,竟一下子被那片广袤的旷野摄去了心神。麦田一望无际,野风从耳边呼呼吹过,眼前巨大的土墩以柔和圆润的曲线向远方伸展着,逐渐低凹下去。站在土墩的最高处,竟可俯视周围的一切,村庄、树林、河流尽收眼底。站立良久,我不由“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先民们就曾在这儿摘果、捕猎、烧陶,一代一代生老病死,繁衍不息。就在我脚下的土地,出土了六千余件器物,有色彩绚丽、构图绝妙的彩陶,薄如片纸的蛋壳陶,惟妙惟肖的狗型陶、陶房、陶鸡等。先民向我们展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与创造力,让六千年后的邳州骄傲地成为“彩陶之乡”。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而三大遗址中最该骄傲的却是梁王城。想知道邳州的风水宝地是哪里吗?博物馆中那面凝聚了六千年历史的文化层造型墙会告诉你,那只能是梁王城遗址。这面墙的文化层堆积从下至上依次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北朝、隋朝、宋、元……也就是说,六千年来,人们不约而同地爱上了这块依山傍水、沃野纵横的土地,无论朝代更迭、兴亡交替,这里永远是居住的首选之地。记得某地产大亨信奉的购房真理是:地段!地段!地段!我想说,历史证明梁王城遗址的地段是无价的。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延续了1600多年的诸侯国,从夏至商到周,它就在那里,它的存续时间之长连伟大的罗马帝国(存1400多年)也甘拜下风。站在第二展厅“古徐王都”的徐国王城的复原模型面前,看着宏伟的宫殿,我不由神思翩飞:如果可以在历史长河中选一个方国穿越,我一定会选西周的徐国。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因为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徐国,我会遇到一个暖男国君——徐偃王,他治下的徐国如日中天,而在他率九夷伐周失败后,实在不忍再有生灵涂炭,便中止战争弃国而走,来到了邳州戴庄的武原,随他迁移的国民数以万计。这样一个富有仁爱之心的国君,谁不愿意跟随呢。在徐国,还可以欣赏到制作精良的编钟与编磬演奏的王室雅乐,可以亲睹楚庄王曾向王孙满别有用心地“问”过的国之九鼎,并在翩翩歌舞中品尝用铜吊炉烹制的烤肉、煎蛋和肉汤,甚至还可以涮火锅。因为那只“铜吊炉”的造型和我新购的电烤锅实在太相似了,功能也不相上下,徐国人民真可称为吃货之鼻祖了。


这只硕大的铜吊炉出土于离徐国王城城址不远处的九女墩(戴庄镇李圩村),这是徐国的王室墓葬,关于九女墩遗址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很多年前,我在《中国连环画报》上读到一篇《梁王的女儿》,传说梁王有一个可爱机灵的小公主,深受梁王疼爱,可在一次梁王出宫的时候,公主不小心将梁王驯养的“战蜂”放飞了,事关国家安危,梁王只好忍痛斩了小公主,但又怕盗墓贼破坏心爱女儿的陵墓,梁王就建了大小不一的九座坟墓以迷惑盗贼,于是后世就有了九女墩的说法。这个忧伤的故事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但九女墩出土的器物告诉我们,这只是徐国的王陵而已。考古会还原许多历史真相,但也会让童话破碎,虽则如此,我依然对那些穿越千年仍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念念不忘。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曾用精选馆藏的一百件文物写了一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在说到中国的汉朝时,他挑了一只漆杯来代言,或许他认为这只漆杯足以说明汉朝的制度、工艺、礼仪等文化元素。我想他应该是没有关注到我们的“汉画像石”吧,作为江苏三大宝(另两个为:南京六朝石刻、苏州园林)之一的汉画像石更像是一部凝固的汉史。一方方青石上,从器物制度到衣食住行到神话传说,汉人以美妙绝伦的艺术水准向后人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缩影,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弥足珍贵。第三展厅“长河流韵”左手第一个展品就是汉画像石“狩猎图”,若定睛多看它一会,会发现它仿佛要流动起来似的,有如一幕幕电影默片,让你渐渐融入到一千多年前的狩猎场景中去,它太精美、太生动了。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在第三厅流连时,会看到多件展品出土于我的家乡八路镇,大都为两汉的铜镜和陶俑,不由要多看两眼,只要是家乡的东西,无论古今,看着总有一份骄傲又亲切的归属感。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走到“下邳三帝”(孙权、刘裕、司马睿)的群雕前,想起上课时和我的学生们讨论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说这首词涉及的三位帝王“孙仲谋、寄奴、佛狸”都和我们邳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孙仲谋(孙权·东吴)出生于下邳,寄奴(刘裕·南朝宋)从小寄养在下邳外祖父家,佛狸(拓跋焘·北魏)曾追击妄想“封狼居胥”的刘义隆,率兵攻陷下邳、徐州,一直打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这三位帝王再加上曾屯兵下邳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邳州成了帝王们的必争之地,在波诡云谲的历史风烟中,我们的邳州从未缺席。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第三厅最后展出的是“运河记忆”。帝王争霸会改变邳州的历史,而有一个人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城镇的名称,他就是明朝总河侍郎李化龙,在他之前,我们的城镇并不叫运河镇。1606年,他的“开泇济运”水利工程将大运河引入泇河,经邳州沟通宿迁,从此京杭大运河才从邳州经过。四百多年后,我们就有了运河镇、运河中学、运河小学这样独一无二的冠名,运河的记忆已镌刻于我们的每一座港口、每一条街道甚至是每一个邳州人的血脉之中了。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就在不久前,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决战中途岛》,在这场决定着太平洋战争走向的海战中,一艘潜艇改变了战局。这艘潜艇从海底一冒个头就又惊又喜,因为它竟然钻到了美军苦苦寻觅的日本航母编队在中间。而一艘日军驱逐舰为了击沉这艘潜艇掉队了,在追赶编队的时候被空中的美军轰炸机发现并一路跟踪找到了日舰主力,随后,赤城、加贺等四艘航母灰飞烟灭,中途岛海战美军完胜,这艘意外立了大功的美军潜艇叫“鹦鹉螺号”。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看到这个名字出现时,我不由会心一笑,因为在2016年,邳州新河镇煎药庙出土的西晋下邳国王室墓葬中,一只极其珍贵的鹦鹉螺杯重现天日,它的出现,也指引着人们去追溯两千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这只来自印度洋的鹦鹉螺杯,还有来自波斯的玻璃碗,它们走的是哪一条海上航线?而享用如此精美器皿的墓主人到底拥有怎样尊贵的身份呢?它们就是一个线索和信号,引导我们一步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不过,在第四展厅“西晋遗珍”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一枚金五铢,这样的金五铢在全国出土过的也仅有两枚(西汉金五铢)而已,它与普通百姓使用的铜制五铢钱不同,它是纯金打造,也并不流通,只在皇家王室收藏,毫无疑问是国家一级文物,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1700年了,它依然金光灿灿。如果我们留心一下,会发现在邳州博物馆的展品中有较为完整的货币发展史:贝币,铜币,白银,黄金,工作人员甚至在一个展柜中用各种钱币堆起了金山银山,真是土豪。在前面的第一、二展厅中的刘林和九女墩贝币就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形式,1976年在河南安阳的妇好墓中曾发现了约7000多枚贝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能征善战、倍受宠爱的她应该是商王朝的女首富了。据说这位女首富还曾在新疆击败了入侵中国的雅利安人,从而使中国没有像古印度文明一样戛然而止。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金五铢再珍稀也是有价的,而最后一个展厅“玉出昆冈”中的玉却是无价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说过,世界上有三个以玉器工艺闻名于世的国家:中国,墨西哥,新西兰,而只有中国称得上源远流长。这并不是自夸,早在八千年前,我们先民就开始使用玉器,在我们邳州出土的精美玉器也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我想,在青铜时代之前,我们中国在史前史上或许还可以划出一个玉器时代。


运河文苑|李文娟:邳州博物馆的一个下午

玉,代表美德、王权、神灵,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贾宝玉出生时要衔着玉,与宝钗的婚姻叫金玉良缘,一块和氏璧让秦赵两国争个不休,2008年的奥运金牌是用昆仑玉制作的金镶玉。今天,我们邳州也因为精巧的玉雕工艺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作为土生土长的邳州人,我更愿吾乡之谦谦君子,也温润如玉呀。

走出博物馆,秋风瑟瑟,路边的梧桐叶簌簌而下,站在夕阳潋滟中恍如隔世,这样一个短暂的下午,我竟走完了六千年的时光吗?多年以前那个只看了象牙的我,在此刻,已拨散心中的迷雾,看到了愈发清朗的一道脉络,那是一册绵延不息、沧桑厚重、光辉灿烂的邳州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