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静:广武,广阔的用武之地

朔州文化圈 | 侯静:广武,广阔的用武之地

广武,广阔的用武之地

广武景区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张家庄乡,占地32 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广武长城、广武汉墓群、旧广武城。岁月变迁中, 广武见证了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冲突又融合的历史进程,遗留下大量古代军事文物和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广武传说为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 年,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朔州市文物局对广武地区做了价值评估。经过充分考察论证, 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广武地区文物建筑为我们展示了一座完整的明代边关防御体系,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景观之雄浑,在国内绝无仅有。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边关军事文化体系构筑群。”

01

广武的形成

广武的形成源于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防御。史载我国古代北方早期的少数民族是林胡、楼烦、东胡。“胡”在北语中是人的意思,林胡即森林里的人。春秋时期,朔州属楼烦,是“北狄”的一支。战国时期,楼烦兵将强悍、精于骑射,对相邻的赵国造成很大威胁。于是,赵武灵王向楼烦等游牧民族学习,推行“胡服骑射”。“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资治通鉴》卷三)终究,赵武灵王大破林胡、楼烦,朔州自此成为赵国之地。楼烦于汉武帝时期被卫青彻底击溃消亡。《史记》中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广武作为军事防御工事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秦大规模修建长城,设广武县,即为今忻州市代县始建县的名称。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于广武西南筑城,养马备战,史称马邑。公元621年,唐政权改马邑为朔州。朔州因战事而生,边塞军事文化是我们的主要历史文化特色。

“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长城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的分界线,是中原政权安宁的护佑。中国长城构筑始于春秋时期,广武长城始于战国时期。秦之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朝多代付出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修建长城。明朝在自己的北部边境修筑了外长城、内长城两道防线。广武明长城于明洪武七年(1374)、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大规模重修包砖,属内长城,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广武是由长城及其附属军事设施构筑的军事防御据点。

02

广武与雁门关的关系

广武与雁门关唇齿相依,紧密相连。它们分据一座山的两面。这座山叫雁门山,古称勾注山。山南为雁门关景区,山北为广武景区, 长城则一脉相连。那么,广武和雁门关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现在,一提到雁门关,人们往往想到代县雁门关景区那座关隘。历史上,雁门关不是一座单一的关隘,它是我国古代北方最为重要的一个军事防御体系,由“双关四口十八隘”和长城共同构筑,结构严密而庞大,其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和原平。历史上,逾越雁门天险有两条通道:东陉道和西陉道。两道上分别设有东陉关和西陉关,双关并存,相互倚防,如今的代县雁门关为历史上的东陉关,西陉关为现存铁裹门遗址。宋代以前以西陉关主防,东陉关倚防;宋代以后,以东陉关主防,西陉关倚防。四口指连接西陉道的白草口、太和岭口,连接东陉道的广武口、南口。

广武是雁门关防御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雁门关最北部的军事据点,由长城及其附属军事设施新、旧广武城、烽火台构筑。新广武城拱卫着广武口和东陉关,旧广武城护卫着白草口和西陉关,而广武口和白草口为雁门关的两个北口。历史上,“欲图雁门,首取广武”,攻破了广武,才有可能逾越雁门天险,进而挺进中原。古人说:“广武失,雁门危,雁门危,中原急。”如果说雁门关是中原的北大门, 广武则是这座门上的一把锁,因而有“北门锁钥”之称。

03

广武相关历史人物与事件

从赵武灵王、李牧、蒙恬到卫青、霍去病、李广、王昭君,到忠烈的杨家将父子,再到毛泽东、陈毅、董必武……广武承载了太多英雄的过往,太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这里只讲述一个事件、一位故人。

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匈奴,于山西沁县大捷后,乘胜追击,直至广武一带。据《史记》记载,当时广武天降大雪,中原将士不耐严寒,很多人被冻掉了手指,哀嚎遍野。先头部队探到冒顿单于所率一万人马于代谷中不见踪影,只剩部分老弱兵马,疑心有诈,娄敬遂力劝刘邦退兵,被刘邦视为扰乱军心,大骂:“齐国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竟敢胡言乱语阻挠我军”,于是,刘邦囚禁娄敬于广武,打算凯旋后处置。刘邦大军在白登山(今大同市东北马铺山)附近被围七天七夜,后陈平设计,史传通过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以珠宝动之,以中原绝色骇之,以接应部队胁之,得以逃脱。白登之围后,刘邦回到广武,赦免娄敬,封其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之后,刘邦采纳娄敬的和亲建议, 与匈奴订立盟约,以长城为界,各自相安,两国关系得以暂时缓和。

李广:“汉之飞将军”李广是西汉北方四郡郡守, 阴馆城最高长官。(西汉于广武西建阴馆城,屯兵备战,后设阴馆县。《太平寰宇记》称:“阴馆城今名下官城”,故治即今朔城区汴子疃乡下官城一带。清《大同府志》记载:“山阴县,府西南一百四十里。汉, 雁门郡,阴馆县。”)雁门、广武、马邑一带是李广北征的重要据点。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及数万步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远征漠北,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之后,他因迷失道路,未能在规定时间到达规定地点, 导致卫青合围单于的计划失败。按当时的律法,他将被送往军事法庭。彼时,酷吏之风已然盛行,李广对传唤他的长史说:“吾六十有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吏”,之后引颈自杀。司马迁记载李广为将清廉、爱兵如子,他去世后,“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广武传说为当地人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故事,其中有“李广屈死葬雁门”一则。甘肃天水市建有李广墓,为衣冠冢。

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里,民间文学公布了七项:1、董永传说;2、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3、广武传说;4、赵氏孤儿传说;5万荣笑话;6、司马光传说;7、牛郎织女传说。广武传说有晋景公巧捉狐狸、刘邦广武囚娄敬、程不识率军筑北陲、 卫青广武败匈奴、李广屈死葬雁门、杨业四出雁门关、六郎点三军、马厩变城池章宗帝巧建三门城、毛主席路过新广武、董必武夜宿广武城、陈老总广武村里度元宵……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多如浪花,汇集成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流淌在广武的土地上。广武是一部交响曲,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羌笛幽怨、胡笳声声;广武是一部画卷,山峦叠障、敌楼高耸,花开脉脉、水流清清;广武是一个江湖,英雄出没、小人横行,波诡云谲、迷雾重重。

广武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文化财富和精神宝藏,等待我们继续研究整理、保护传承。

监制:张日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