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来源 | 沈阳攻略

中街,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全国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最长的商业步行街。

它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至1631年(明祟帧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当时,中街路称四平街,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各一座。街长579.3米,宽11.7 米,由著名书法家李兴臣题词书写“中街” 二字,如今的中街已成为沈阳市的一条步行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买卖兴隆,一派欣欣向荣之意!


为什么要兴建中街,中街和清代贵族有什么关系?钟鼓二楼为什么会有“人从碑下走,水自桥上流”的说法?中街曾有个城隍庙,但为什么都叫它“都城隍庙”?


中街的形成与故宫密切相关。皇太极修故宫的时候修建了四平街,主要目的在于“前朝后市”。故宫及周边是皇帝及其大臣等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八旗贵族也聚居于此。


但是一切生活日用品需要一个市场来支撑,于是就按照传统祖制,在故宫的后边兴建了中街,作为贵族购买物品的场所。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中街有370多年的历史

清初在城内改建的井字大街,井字的八个尖端,直通砖城四面的八个城门。“井”字的第一横画的中心是故宫所在地;第二横画的中心辟为商业区,命名四平街,取四季平安之意,又名中街。至今,这条东西街道,作为沈阳城内的商业中心,也已有370多年的历史。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清初,中街的长度,东起钟楼,西至鼓楼,为一百七十三丈八尺,南北宽三丈五尺。在大街南北两面,东西排列着两行商店门市平房,檐牙相接上有雨塔(就是探出街面两三尺的房檐),下有台阶,台阶以下是一尺来宽的流水明沟,没有人行道。


中街的道路,先是用三合土砸制而成,并不坚固,每逢隆冬,有的地面冻出裂缝,地窍生风,寒气逼人。人们行走在上面很不方便。光绪三十二年,经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奏准修筑中街马路。此项工程由日商饭冢工程队承包,共花现小洋38万元。中街的十字马路筑成后,各家商店陆续进行门市修整。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到了1917年,中街的建筑基本有了规模。在路南从西到东的四十多家商店中,最西有同聚源帽店,东邻洪顺盛和洪顺茂两家丝房,再东是两层青砖老式楼的天益堂药房,接着是老天合丝房。东面,最东是庆丰润帽店,稍西是东北银行、裕源公金店、大德生西药房等。


在路北的40多家店铺中,最西有制毛笔的权威商李湛章,稍东有谦祥恒、裕泰盛、瑞林祥,再东有内金生、内宾生两家鞋店和萃华金店西号等,接下来就是都城隍庙,都城隍庙东邻萃华金店总号。


1931年,拆除了钟鼓二楼,街道拓宽了,商业也越发繁荣。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钟鼓二楼:“人从碑下走,水自桥上流”



清崇德二年,在中街路与正阳街、中央路与朝阳街两个交叉口上,修建了钟楼、鼓楼。两楼都是方形的造型,东南西北四面各设一个孔门。上面为二层楼檐,顶上周围有女儿墙和垛口,顶层悬挂钟或者鼓,二层设置了碑志,来往行人都从下层的十字孔门中穿过。


当时的中街有个说法是“人从碑下走,水自桥上流。”所谓“人从碑下走”指的就是钟鼓二楼行人通过的景象。按说碑本来是安置在地上,人是不可能从下面走的,除非挖个洞。


而沈阳的钟鼓二楼因为碑在二层,所以行人当然得从楼下穿过了。所谓“水自桥上流”,指的是四平街附近干石桥胡同里的情形,那里有水通过,水上建个石板桥,平时没水的时候,人们都从桥上经过,而一旦下雨,水就会淹没了石桥。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1912年沈阳城内中街的古玩店和旧书局


钟、鼓是清代夜间用来报时的。一夜五更,每更约为两个小时,从晚上七时起更。这时候要关闭城门,人们渐渐回家休息。每当夜晚到了更点,钟鼓齐奏,随后八门八关依次鸣锣。当时城比较小,因而钟鼓之声传遍城内每一个地方,搏动着古老沈阳的脉搏。当五更一过,城门大开,商贾行人就会络绎而来,店铺卸下厚厚的门板开始营业了。


传说钟鼓楼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吹城”。每当清晨敲响了晨钟,八旗子弟就知道该去领粮饷了。大约到光绪末年,因为机械时钟的流行,钟鼓二楼的作用渐渐废弃了。


1929年开始,就有人提出要拆除钟鼓楼,理由是阻碍交通。但是拆与不拆,还需要细细思量。直到1931年拆除钟鼓楼的工程于6月开工,到7月竣工。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中街也曾有个城隍庙



城隍,起源于古代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


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1912年钟楼东大街的丝房和店铺


最早的城隍庙是三国时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


沈阳的中街也曾有个城隍庙,但是不同于别的城隍庙,它叫做“都城隍庙”。为啥呢?因为沈阳曾是皇太极的都城,后来也作为陪都存在,因此这座城隍庙也就被冠以“都”的称呼。


因为地处繁华的商业街,都城隍庙也是相当热闹。那时候人们常常去中街买东西,有庙会的情况下还会逛庙会,在购物之余顺便到庙里祈福拜平安。这里也因此成了当时盛京人游玩的地方。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店铺林立招牌为先


当年中街的繁华面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幌子与招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大家最熟悉的要数酒幌子了,诗中有云“水村山郭酒旗风”,要找一个饭庄,只要远远望到它的酒旗子便成了。


中街的招幌特别有名。幌子分为立幌、挂幌两类。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形状代表了不同的店铺类型。例如卖鞋的就撕个鞋样子做幌子,剃头的就挂个白布剃头帘子。幌子的数量代表了这家店的实力雄厚与否,比如一家小店就顶多挂两个幌子,而一家大商铺则要挂四个或者更多,幌子越多,买卖越多。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中街卖日用杂货的店铺很多,于是幌子也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由于招幌的出现,中街更加繁华了。


现在在中街已经不能看到幌子了,人们要看幌子只能去关东影视城了,可惜已经大大简化了。四平街上的商家喜欢用名家书写的牌匾以抬高身价。俗话说金字招牌,作用当然很大。


在招牌上各商家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当时萃华金店的两方金匾就颇有来历:一出于全国书法高手杨佐才;一出于清末书法名手邹健鹏。萃华西号的金匾则是著名书法家李海峰之作。


沈阳中街辉煌了370多年……


经历了沧桑变幻,沈阳中街依然屹立在风雨之中。从一座古典与现代结合的红色牌楼进入步行街,左边是一排小商品淘货摊儿,摊主吆喝声此起彼伏。中间是各种“大伞”,伞下或是婚纱影楼宣传的展板,或是一个个小小的小吃亭,还有几步一个的长椅,为购物者提供了休憩与欣赏的地方。右面则是各种著名店铺,百货大楼、大药房、购物中心、影院拔地而起,诉说着如今沈阳中街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