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说起武汉大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校园内那千余株美丽的樱花。每年樱花盛开季,武汉大学热度堪比国内5A级热门景区,来赏樱者络绎不绝,但这也给武大这座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还有过激者把武大视作“没有硬核实力的网红985大学”。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武汉大学是否有在高校圈顶尖的学科专业,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其实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该校共计获得了19个A类学科,数量排名第7位,仅次于清华、北大和“华东五校”。尤其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4个一级学科,均获评为A+档(前2名或前2%)。接下来,给大家重点介绍的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就来自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一起来了解下吧!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本文所指的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其实指的是在武大测绘学院上《测绘学概论》课的6位院士,他们分别是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其中,团队的元老级人物宁津生院士今年已是87岁高龄,身体状况欠佳的他才刚刚把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

宁津生等6位院士之所以被称作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主要是因为他们22年如一日,从开设这门本科生基础课起,就坚持亲自上讲台授课。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育人匠心,武大测绘学科专业在高校圈不会有领先地位,中国的测绘事业也不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他们的22年来潜心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近日被《人民日报》盛赞;他们所上的这门课,也被誉为“武大最奢侈的基础课”。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武汉大学这6位院士坚持22年上本科生讲台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启发,也为时下高校教师在育人上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我以为,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名气多大、职称有多高,坚持上讲台是对教育初心的最好坚守。以宁津生为代表的这6位武大《测绘学概论》课任课教师,虽然年龄在不断增大,且已经当选为院士,但仍然坚持走进本科生教学一线。这样看似简单的举动,做到22年如初十分不易。也正是在这群老者的执着和初心,让武大测绘学院共培育出了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占据了中国测绘领域人才的“半壁江山”。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反观我们时下的少数教师,在有了一定名气和成果后,就习惯游走于各种会议、论坛,担任各种评审专家,兼职各种社会职务,恰恰把上讲台育人这件最该做的事情给疏忽了。庆幸的是,今年教育部针对此问题出台了新的规定,明确提出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清理出教师系列。期待在榜样的感染下和政策的引导下,能让更多大学名师把知识、阅历和经验留给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本科生群体。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的育人故事虽然很让人动容,但不少网友却为此担忧,他们认为等这些敬业、专业、乐教的大龄院士们退休后,是否有后来者能接过接力棒,并且像他们一样视教学为第一天职。如果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即便测绘是武大的王牌专业,持续贡献优秀人才的力度恐也会下降。当然,我们相信名师出高徒,6位德技并重院士培养的后来者,可以担重任,同样做好育人这件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事。

武汉大学“最强男子天团”,《人民日报》盛赞,网友却表示担忧

对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6位院士,坚持22年给本科生上基础课的事迹,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