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违约,很难!

信托违约,很难!

雪松刚兑的消息一出,很多投资人都过来问我,自己某某信托的项目延期了,管理人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延期方案,就项目本身看,融资方实力一般,风控措施有跟没有一样,觉得心里特没底,特别害怕会血本无归,现在利息都不在乎了,只要能拿回本金就知足了。

这还是信托投资人,很多P2P投资人现在都压根不敢奢望能拿回全部本金,觉得能尽快拿回部分利息就谢天谢地了。

网上有人给这些理财失败的投资人起了一个名字叫“金融难民”,很悲惨的一个称呼,比起这些本金都没有希望收回的金融难民,中江信托的投资人真的是太幸运了,幸运到某些投资人甚至对“白衣骑士”都开始挑毛病了。

比如,为什么我的项目不能安排在第一批兑付?

比如,增值税为什么让投资人承担,雪松怎么不帮人帮到底,替投资人交了?

再比如,雪松给我安排的理财师消息太滞后了,都没有我的消息灵通.......

这最后一条是最让人无语的,雪松理财师是传递的准确的官方消息,当然没有造谣来的及时了,如果所有的信息全凭想象力凭空捏造,那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消息制造人,要多及时多及时,不光及时还很丰富呢。

吐槽太多,懒得一一罗列了。

明白人都清楚,中江信托的违约危机很快就可以全面化解掉了,现在悬念最大的是AX信托、SX信托、JI信托还有GM信托的投资人,这几家信托目前还有违约项目等待处理,尤其是AX信托,现在网上传言非常吓人,有说风险项目规模一百来亿的,还有说两百亿的,今天竟然有一个自媒体宣称AX整体现在所有的风险项目规模有一千亿,乖乖,这么大的雷谁接的动啊。

很多投资人都钟情于大公司,觉得谁管理规模大,谁就强,就有实力,看看AX,管理规模大,坏账盘子也大,这家公司曾被市场称赞为“主动管理典型”的大白马,现在这匹白马别说跑,恐怕已经被坏账压得站都站不稳了,而且因为本身“体型”太过硕大,普通实力的白衣骑士根本救不动,为这家信托的投资人祈祷!

在此给投资人提个醒,现在很多信托公司都有主动管理型项目在募集,这类型项目在项目资料里不会写明明确的投资标的,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只能把注压在管理人身上,很扯,真的!我之前整理过信托公司的财务数据,大部分信托公司净资产也就几十亿,大一点的公司,像中信和重庆也就两三百亿,这个体量相比起他们大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金池盘子,简直就是个屁,真出问题,那点净资产真的是杯水车薪。

安不安全,还要看底层资产怎样,主动管理型项目底层不透明,看不到,没关系,你可以看看这家公司其他标的明确的项目,不管信托公司怎么吹,记住一点,一家公司的主动管理型项目底层资产不会比他们标的明确的项目更好,这跟水果店肯定会把哪些有瑕疵的水果拿去榨汁是一个道理的。

但是很多投资人不懂这个道理,总觉得没写保质期的面包,就一直不过期,信托公司也深谙此理,于是有问题就藏着,不让投资人知道,要不咱们神经脆弱的投资人立刻就跟其他“狗子”跑了,中江就是血淋淋的教训,79亿的坏账,都兑付了快一半了,一些投资人还不买账,觉得虽然行业坏账3000亿,但是人家其他信托公司都没爆出来,人家就是好,你爆出来了,说明你不行,你不光现在不行,三五年都翻不了身。

呵呵哒!

这些投资人可能不知道,大部分信托公司的坏账,不是信托公司用自有资金解决掉的,是用投资人自己的资金解决的,无非是让什么“资金池”什么“主动管理型”打个掩护,不是这些信托公司不实在,实在是接不动,信托公司看着净利润率挺高的,但是作为轻资产的金融公司,最大的特别就是没资产,手上的钱看着挺多,都是客户的,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只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了一系列金融魔术手法,设计出一款款“精美绝伦”的项目来掩盖坏账,世界上最好的魔术师就是金融家们,把你兜里的钱合法的骗到自己口袋里,你还浑然不觉,给人家拍手叫好。

我昨天还跟我的一个客户讲,雪松信托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特别好,“所见即所得”,最真实的坏账已经充分暴露在市场面前了,投资人不用担心这家信托再爆出什么惊世大雷,这比某些明明里面都烂透了,还在粉饰太平的公司可就好多了。

话虽如此,还是希望信托刚兑的信仰不要破,信托公司可是我国四大金融业支柱之一,现在管理规模依然有21万亿,仅次于银行理财,这也是我国中产阶层主要的投资渠道,信托信仰一旦打破,那中国的金融业就仿佛又被经济下滑攻破一城,P2P倒了,契约型基金倒了,信托行业倒下,那接下来就该轮到银行了,

而每个金融行业的倒下,都意味着一大批投资人要成为牺牲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2017年明明说要打破信托刚兑,可是现在对于信托公司给投资人刚兑,国家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实在不忍心了。

信托作为一个收益不到10%的理财品种,这个收益真的相当没有诱惑力,很多投资人做信托目的都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图个跑赢通胀,跑赢央行的印钞机,如果连基本的本金安全都保障不了,那这21万亿的资金我想一定会去寻找其他理财品种。

在中国,可以吸纳大量资金的资本市场,只有股市和房地产,房子很多人的仓位已经不低了,而且就目前来看不光中央觉得房子不能再涨了,连从房子上赚到大钱的中产都觉得房子涨得过分了,无论是从政策角度分析还是从市场角度分析,以后肯定是涨不动了,当投资人在地产投资方面达成这个共识以后,那就不可能再有大量往房子上跑了。

再说股市,我个人是看好股市的,可是咱们A股过去实在是劣迹斑斑,给人民群众的印象太差了,很多人都被A股教训过,并且发誓再也不参与A股了,这种情况下,即便主流媒体再鼓励,投资人是很难客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拿出自己大部分资金入场的。

这种情况下,资金是不是只能选择银行了?如果一个人手上只有三五百万的可能真的就认命了,乖乖回银行算了,利息少点就少点吧,反正就是做信托,一年也就多收一二十万利息,现在回到银行,不操那份心,还可以把精力花在本职工作上,没准也能把损失的利息赚回来。

但是资金量上千万的大户可不会这么轻易妥协,他们如果在国内看不到投资机会,一定会把目光移到国外去,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中国的炒房团,这还是在外汇管制超级严格,并且中国经济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如果连信托都不能放心投,那20多万亿的资金可不是闹着玩的,外汇管制是管小老百姓的,资产上千万上亿的人,谁都管不住,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是哪些能力卓越能积累下千万资产的成功人士。

现在的外汇管制有多严格呢?很多人只停留在每人每年只有5万美元的限额的映像中,其实,实际情况要比这个严格的多得多,尤其是今年,我今年在定投一只基金“华宝油气”,这只基金由于外汇管制的原因,定投额度连续下调了三次,最开始是不限制的,随便投,后来要求每次只能定投1万人民币,再后来降低到1000块人民币,再后来索性就不让投了。

外汇是个很严肃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专业文章里有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我就不在这儿赘述了,反正记住一点,央行的外汇是咱们国家应对国际金融秃鹫的“武器”,非常重要,不能有任何闪失,国人如果把手上的人民币换成美元跑到国外去,一不小心就变成人家拿在手上收割咱们的金融武器了,这就好比,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有一天跑到外头做了土匪,回头还跟着土匪头子转头来抢劫自己的老父亲,这事儿光想想都让人又气又怕,咱们国家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还有一点很重要,别看现在中国经济走下坡路,但是资金基本是“只进不出”

的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观,同样的企业,A股的估值就比港股高,为什么?过多的资金推起来的,债市也一样,中国企业、国民、政府明明白白的债务率很高,但是就是违约率很低,为什么?资金在哪儿抗着呢。

跟咱们衣食住行花的钱不一样,资本市场里的钱,是很难被消耗掉的,咱们国家又有外汇管制,这些钱只能在国内的资本市场里滚着,水涨船高,水越多,船越高,股价越高,债券收益越高,看着很畸形,但是只要这个水池的阀门不打开,水流不出去,水位不下降,几乎是可以长期这么玩下去的

,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想的,所以会盲目的恐慌。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点,信托打破刚兑的结果比维持现状更糟糕,“两害取其轻”,短期之内,信托行业的信仰还是不会轻易倒掉的。

同时,我也真心希望其他有违约项目的信托公司能尽快解决问题,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可以重塑行业信心。

对于雪松,市场要给这家公司公正的评价,作为企业,投入这么多的资金是要经济回报的,但是这个过程是实实在在帮助到投资人拿回投资款,同时重拾行业信心的。如果雪松能有一个好的回报,我相信,也会有更多的第三方公司会挺身而出去接AX信托、SX信托、JL信托的盘,这些公司里埋的投资人可比中江多得多,哪些虚惊一场的投资人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恩吧!别整天骂骂咧咧的,真的让人觉得挺无语,一个蹭破点皮的人比人家断了腿的都“哭”的都大声,是不是戏太多了?

最后想说,很多媒体为了流量最喜欢夸大事实、制造恐慌,两个初中生打架都能报道成黑帮斗殴,吃瓜群众不明争相去凑个热闹就算了,行业的从业者和投资人就别瞎起哄了,行业好,投资人和从业者才能好,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回事,大家都是一条大船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