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績優科技股,只剩這3只

科技行情再掀高潮,聞泰科技、北京君正、韋爾股份等芯片概念股剛剛歇腳,漫步者、雷柏科技等無線耳機卷頭重來。科技分了3條線,5G產業鏈(PCB、天線、光模塊、濾波器等)、國產替代(華為海思、芯片、半導體、操作軟件)和消費電子(5G手機、無線耳機、智能穿戴、VR/AR等)。

5G產業鏈是最早啟動的,國產替代人氣最旺,消費電子則是後來居上,有望趕超前者。其實三條線上個股交叉非常嚴重,現在把科技股翻個底朝天,也很難翻出位置低、業績又走強的公司。

低位績優科技股,只剩這3只

很多人開始吹智能穿戴和VR/AR,但核心標的仍然是漲起來的品種,比如歌爾股份、立訊精密、水晶光電等。消費電子作為一個整體,很難按不同的終端設備分割開。而消費電子、國產替代又都屬於5G產業鏈的延伸,所以不同的科技細分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換不同的故事來講而已。如何把握接下來的科技行情呢?

第一,確定下的高估值。高位的品種不是不能看,只是更難選。對於高估值,大家要做區別對待。一種是週期性業績轉強,導致市場過熱,推高估值。其實多數科技股都屬於這種情況,不論是5G產業鏈還是消費電子,他們的週期性都是不能忽視的。而對於長期確定性較高的品種,高估值更容易被業績對沖。比如軟件龍頭中國軟件,雲計算服務器浪潮信息等。

第二,潛伏5G後場景。現在市場所追捧的是,是5G鏈條上最先兌現業績的。包括基站建設、5G手機換機潮等。而5G普及後的場景下,仍會有很多領域崛起,比如網絡安全。5G場景下,對網絡安全的需求將是現在的幾何級倍數。國內領先的公司包括三六零、衛士通、啟明星辰等。

低位績優科技股,只剩這3只

第三,撿漏低位績優科技股。有些公司也在這波科技週期中受益,但因為自身的商譽問題、股權結構問題等,未能享受到市場溢價。但他們的業績會逐步被時間證明,衝抵風險預期,未來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比如德賽電池(消費電池龍頭)、長信科技(觸顯龍頭)、奮達科技等。

科技股貴不貴怎麼看?很多人喜歡打開K線圖,一看一波凌厲的上升趨勢,就蓋棺定論說這隻票高了。這樣的方式還是有些偏頗,跟過去比,絕大多數科技股(尤其是優秀公司)都漲在了高位,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跟未來比呢?誰也不知道未來的錨在哪裡。有人說這裡就是終點,也有人說很多公司剛到半山腰,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