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胡状镇张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胡状镇张寨村

(厚重濮阳由著名书画家马跃华先生 题写)


咱老家在哪里?村名咋来的?有多少姓氏?出过多少名人?有啥传说故事?一切尽在《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胡状镇张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胡状镇张寨村

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胡状镇张寨村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胡状镇张寨村

【地理位置】

张寨村,位于濮阳县城东南22公里,距胡状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东南邻尚寨村,西南邻贯寨村,西北邻薛店村,西距106国道2公里,濮白路自村北东西向穿过。

【村名来历】

康熙年间,张氏兄弟由前胡状迁居此地建村,繁衍生息,族人渐众,故取村名为张寨村。

【民族人口】

张寨村自张氏始迁至今,先后有张、董、王、李、刘共五姓定居,全部为汉族,其中张姓为望族,占全村总人口75%。全村6个村民小组,241户,1065人,耕地1260亩。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张寨村归六区管辖,当时因与五星西北一村同名,为免混淆,遂以东张寨、西张寨相区分,因该村居东,故称东张寨。1950年-1957年归胡状乡管辖;1958年归胡状人民公社管辖改为张寨大队;1965年-1969年,改为张寨村革命委员会;1982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张寨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称胡状乡张寨村民委员会;2013年胡状撤乡建镇,改称胡状镇张寨村民委员会至今。

【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水利条件不好,粮食产量较低,群众生活较差。70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群众经济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17年新增加机井5眼,现在全村已有机井14眼,变压器4台,全村1260亩地都能得到灌溉,农业得到稳步发展。2013年被濮阳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教育文化卫生】

解放初期张寨村建张寨小学,2009年生源锐减,学校被撤销,学生转入胡状镇中心小学就读。全村有大学生15名。2014年投资20多万元建标准化卫生室,一般疾病不用出村即能诊治。修建垃圾池7个,街巷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农合参保人数达1011人,参合率95%。建立了阅览室,购置了健身器材等。

【古今名人】

张 天(1766-1817),清朝嘉庆年间曾任从九品主管县府内政务。

张修理(1919-1999),1947年参军,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部文书,荣立三等功两次,三等残废军人。

张同武(1923-2006),曾任解放军二野侦察连连长。

张允丰,1925年生,曾参加解放战争。

张仰身(1925-1949),曾任解放军二野某营教导员。

张 钦(1927-1990),曾任新乡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田秀英,1934年生,张寨村党龄最长(6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任妇代会主任多年。

【村中故事】

以貌取人

清光绪年间,张寨村有个财主,名叫张书年,家有一百多亩良田,骡马成群,也算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财主。此人爱慕虚荣,好面子,尤其喜欢打扮。有一年秋后,农闲时节,想去古都开封游玩。他就头戴礼帽,身着马褂,乘坐撵车,套上三匹骡子,风风光光地奔往开封。那时候黄河上没桥,只能乘船过河。张书年来到黄河边,船夫一看他这身打扮,忙打躬问道:“大老爷哪步前程啊?”可财主张书年却是个金玉其外的空心皮囊,胸无点墨,哪懂得啥叫前程,他就一伸大拇指,朝船夫瞎胡划拉了一下。船夫一看手势,又依穿着打扮,断其大有来头,遂双手抱拳道:“好咧…请大老爷上船吧!”就免费将他连人带车马一块渡过黄河。

再出来还是王金相

民国年间,张寨村有一个二夹弦小剧团。一次出外演出,戏箱先到,及至开戏,只有丑角演员王金相及时赶到。救场如救火,为了不误演出,王金相就一个人顶仨角色。第一场,他以老生出场;第二场,他把胡子摘掉,以小生出场;第三场,演大户小姐,这一次由于时间紧,没等化妆师化好装,王金相就慌里慌张地走出了后台,到前台还没有站稳,就露出了马脚,被观众看了出来。

此后,方圆百姓就留下一句谚语:“出来一个王金相,再出来还是王金相”。后来人们遇到人少活儿多时,就常用这句地方谚语打比方。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胡状镇张寨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