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机械如何转设计岗位?句句说到心坎上来,总结得很到位


学机械如何转设计岗位?句句说到心坎上来,总结得很到位

其实这是一个绝大部分职场新人的共同诉求点——职场中是否可以顺利的转设计岗位?

从大概率来说,基本上不可能,除非你自己特别牛逼,外部环境根本限制不了你,否则你的转岗诉求也就是一个梦而已。

如何才能从普通的技术岗位转岗到设计岗位,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分享了,今天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我以前的文章。

而且我的那些转岗技巧绝对是有效的,因为我就是从机械工艺工程师转的研发工程师职位,而且是三年后才转的,整个过程可以说“不择手段”,当然一定是合法合规的。

今天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新人入职一个岗位后,要再转岗就那么难。

希望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去为行业的新人们打开一扇小窗,点亮一盏烛光。

01 老师你太无耻了

一个大学生,当他踏入大四的那一刻开始,就业压力就随之而来,尤其是当校招和秋季招聘来临的时候,就业的压力更是空前的增大,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找了心仪的职位和企业,自己手上连半个OFFER都没有的时候,这个尴尬的心情比嫁不出去的剩女还着急,有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就业条件降到无限低,即使是这样,依然有很多人入职无门。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越到后面的,无论是企业还是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被选剩了的,企业是没有人愿意去的企业,大学生是没有企业愿意要的大学生,更关键是这些企业和大学生还在相互嫌弃,彼此看不上,所以最后自然是相视无缘,一拍两散了。

企业虽然没有太多的选择,但是作为职场的优势方,他们到最后总归还是有选择的,因为总有一些人会放弃自己的坚持,降低自己的底线,屈服于现实,委屈了自己,微笑了父母。

所以最后处于劣势地位的大学生们,自然就成了这个职场不公平的“接盘侠”,这也是大学就业办的指导老师们的最后防线,在他们的指导思路中只有一个准则——先就业再择业

而且他们为了你的“先就业”可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为你找职场归属,无论这个归属是不是你的理想标的,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没有关系的,只要能够达成就业,他们的业绩就算“功德圆满”了。

学校第二年招生的“忽悠数据”——就业率,这个指标的漂亮数据也就有着落了,至于你就业后是不是真的具备可持续的职业发展环境,是不是真的能够在相应的岗位得到提升、回报和发展,那都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和他们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所以在入职之初,你们一定要小心一句话——先就业再择业,这句话其实也并不算错,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句话而无限的降低我们的就业需求,更不能因为这句话打乱了我们的职业规划步骤,因为未来的人生还得你“亲自”去走,你是那个唯一需要对自己的前途负责的人,也是唯一能够负责的人,其他人都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你才是你自己的主角。

先就业再择业对于不同的人的定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老师而言,这是他们完成学生就业指标的最佳“洗脑”标语,你的妥协就是他们的业绩(无耻至极)。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先就业”必须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可以在新就业的岗位上学到技术,拓展认知,建立职场思维,获得职场人脉等等,只有基于这样的先决条件,你的 “先就业”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你凭什么去完成你后续的“再择业”。

就机械这个专业而言,你也一样面临这样的职场尴尬,所以你需要评估一个现实,那就是你现在入职的这个岗位,对于后续想“择业”的机械设计岗位存在什么样的助力和基础准备,如果没有这样的相关性,你是无法完成后续的职业转岗的。

你应该是基于机械设计岗位去从事这个“临时”的职位,然后在这个职位上建立自己的职场能力和资源准备,随时为转岗等待时机。

学机械如何转设计岗位?句句说到心坎上来,总结得很到位

02 老板你太无情了

当你真正入职职场的某个特定岗位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公司的利益和需要,这个时候和你所谓的专业、能力、意愿、职业规划等等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

因为企业付给你钱就是购买你的工作时间,你是否能够在工作中锻炼出自己的专业技能,建立自己的职场人脉,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都是你个人的事情,这不是企业的关注点,企业只关注一点,那就是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带来多少利润。

至于在工作中的个人成长,也不过是企业为了更大限度的剥削你而不得不帮助你的前提,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他们根本就没有成熟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因为他们知道,就算培养好了,这人也不一定能够长期的为自己所用,所以干脆就直接高“拿来主义”,有好用的人就直接用,不好用就开掉,反正自己不会花成本去培养人才。

所以很多一毕业就进中小企业的人,大概率是很难成长的,就算在某些方面有所成长,也是不成体系的,很野蛮的一种成长,很难成为一个行业里真正的专家型人才,更多是杂而不精,博而不深,看样子好像什么都会,实际上什么都做不好,都是半桶水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你在企业一旦入职之后,企业很难给你转岗的机会,他们通常会把你培养成一颗螺丝钉,让你在特定岗位的技能无限提升,但是这样的技能并没有太大的求职市场,你只能在特定的企业和特定的岗位去从事特定的工作,一旦脱离这个岗位,你基本上就是废人了。

而且为了将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很少会让岗位上的人员随意转岗的,因为这牵涉到学习成本,再培养成本等等,所以企业不在意员工的有价值技能是否得到提升,只在意你是否在最大化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机械行业更是如此,因为很多岗位都带有一点门槛性的技术,培养一个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所以企业不会让一个已经熟悉了当前岗位的人随意转岗,你在一个岗位做得越好,转岗的几率越小,因为你在这个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是这个岗位最大的性价比,你想换一个岗位简直是不可能的。

我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曾经是一个机械加工部门的技术主管,我们一个技术组的工作有90%是我处理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谋求转研发岗位的时候就碰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主管的领导不放,甚至和总经理拍桌子互顶,因为他觉得这个岗位非我不可,这就是一种“过犹不及”的悲哀,后来我是耍了个巧才真正离开的,但是岗位需求对我的限制让我现在都有点心有余悸。

所以,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企业通常是不支持员工轻易转岗的,因为这不符合企业的利益,当然这对员工来说肯定是好的,但是企业不是你爹啊,它不会惯着你啊。

03 社会你太现实了

如果不能轻易的实现企业内部转岗,那你要想进入机械研发岗位,你唯一的出路就是跳槽,别无他法。

但是这个时候另一个尴尬就随之而来了,当你开始寻求职场接盘侠的时候,你会发现别的企业也不傻,甚至更精。

作为一个非应届毕业生,一个真正是社会人,一个职场人士,下家企业对你的入职是有期待的,特别是在专业技能上,企业更多是希望你能够带来成熟而牛逼的专业技能,而不是招一个“傻子”来进行再培训。

而且你已经不再是大学毕业时的“职场白纸”状态了,你已经有了职场的“世故”与“圆滑”,这个时候的人是不好培养的,可塑性会明显下降,讲究太多,而付出太少。

所以企业通常不喜欢接受半吊子的技术人员,他们更希望你是一个“科班”出身的老鸟,你和企业的关系就是合作,来了就拿钱做事,走的时候就好聚好散,彼此无恩义,相互有成全。

例如我所在的公司,老板就很明确的提出一个观点——不招应届大学毕业生,老板的理由很简单,任何职场新人对职场都是有期待的,不管一个企业有多好,他总是认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所以当他具备一定的能力后,一定会尝试跳槽一次来证明自己的“愚蠢”,这个时候你对他所有的培养和付出就泡汤了。

所以我们只招那些来了就能打,打了还能赢的人,大家就是一个利益交换而已,这个认知是非常分明。

所以你想通过跳槽来实现自己的转岗也是小概率事件,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但是其中的艰辛和付出真的不是外人能够轻易看到和理解的,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与残酷。

学机械如何转设计岗位?句句说到心坎上来,总结得很到位

04 自己我太无能了

其实,我们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什么职业赚钱,什么岗位有价值,什么样的能力可以让自己风光无限,但是在看看我们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能力有限啊。

为什么那么多憋屈的岗位依然有人去从事,那么多艰苦的职业依然有人去付出,是他们心甘情愿的码?当然不是,谁不想过好日子,谁不想西装革履,每天谈的都是几个亿的大项目。

但是能力就在那里,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是很骨感的。

更可悲的是,我们不仅意识不到我们在能力上的缺陷,反而怪这个社会的不公和行业的没落,反复我们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我们只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其实,这个社会真正可怜的人是少数,因为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们大部分人不能在职业上有很好的规划和发展,究其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与其说是自己的无能,还不如说是自己的懒惰更贴切。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真的肯为自己的梦想去全力以赴的,都是想的太多,而做得太少

最后,为了不被人DISS我是答非所问,我还是要分享一下如何转设计岗位这个问题。

01 把专业软件的技能准备好(二维和三维)

02 为自己所在的岗位找一个接盘侠,因为你想转岗,就得从公司的利益来考虑,这样你才有可能性。

03 降低自己的求职平台和薪酬的需求,先入职一个研发岗位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出身,然后再往上跳。

04 尽量通过自己的亲朋好友、师长同窗来推荐入职,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05 参加相应的培训班,因为你面试的时候总得给别人一个更专业的研发人员形象。(可私信机械君教你如何选择)

06 在职业经历上适当的打擦边球,不要太实诚了,先入职,后学习。

07 不要基于过去的自己去评价未来的自己,你只要努力,你可以搞定任何岗位的专业技能,树立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