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城钩沉

广武城钩沉

山东省无棣县北部大口河右岸有一座西汉古城遗址名叫广武城,相传为汉初韩信降燕下齐期间,广武君李左车所筑。

《无棣县志·古迹》(民国十四年版)载:“广武城,在县北百一十里鬲津河岸,相传汉广武君李左车所筑,故名(俗名‘车辋城’)。今半为河流浸没。旧志,后周及唐尝驻兵于此,有囤粮及冶铁遗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记载:“广武城,《通志》云:在县北八十里。相传汉初李左车所筑,因名。”

据《史记》记载,楚汉之际,韩信“背水一战”破赵,采用广武君李左车“先声后实”之策,使燕国“从风而靡”不战而降。而后下“三齐”、杀龙且,被立为齐王。韩信循赵、胁燕、定齐,前后历时近四年。在齐、燕之间留下许多屯军城垒,无棣县的“广武城”,就是其中之一。

与广武城相邻的还有两座卫星城,一在其西北五里许一座称为“丰台”(烽台),修大济路时北平毁;另一在其东南约五里,叫做“秤砣台”(城坨台),位于去旺子岛的路东。这两座小城主要作用可能是堠烽预警。

广武城现存遗迹,为高3-5米,长200余米的残存城墙,1977年实地勘查,古城残基的夯痕仍历历可见,在蓬蒿海沙间散弃着汉陶残片,曾出土青铜铜剑、三棱青铜箭簇等文物。1992年9月,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志记载,“后周及唐尝驻兵于此”,说明唐末五代时期这里仍是军事重地、海防要塞。五代及北宋时期,无棣是与辽、金对峙的前线,后周显德年间,在无棣设保顺军节度使,北宋承其制,属高阳关都部署管辖(杨六郎曾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就是在无棣一带打响的,宋太祖犬牙交错的“拉锯战”常常在这一带发生。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夏四月,辽入侵棣州,刺史河南何继筠追破其众於固安,获马四百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这是宋朝建立的第一年,第一次辽宋战役。咸平三年(1000)正月,辽兵自德州、棣州过河,在淄州、齐州掳掠。

古城墙里出土的箭镞,可以想尖“当年鏖战急,弩射广武壁”的峥嵘岁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五月“诏发滨、棣二州丁夫城霸州”(《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六》)

大口河一带,从春秋战国以来,就是北方的重要口岸,广武城成为北通辽海,东达登州,南至江浙的水陆码头。旧志载,明代在此指巡检司,“巡检一员,从九品,驻大沽河”并配备马、步兵防守,明代吏部尚书杨巍的父亲曾任大沽河巡检之职。清代“置巡检一员,从九品,驻大沽河”“把总一员,马兵四名,守兵二十九名,分派大沽河汛”。此外这里还设有“镇海察院”、邮传递铺、灯塔。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廷增派重兵在此驻守一年之久,马关条约签订后才撤兵。

广武城,除了军事存在意义之外,还有不少“文化、商贾设施”。据《杨巍传记》载,明代吏部尚书杨巍,于1599年,83岁高龄,曾“临广武城望海”,说明城垣尚存,人文景观不错。清代康熙年间,全县共有乡区社学十三处,其中就有“广武城社学”,说明这里的文化教育比较发达。《无棣县志》(民国十四年版)载,“天妃庙在大沽河,同治十三年建”、“有龙王庙,高四丈许,建有灯台,清光绪二十九年,宁波人参玉峰、邑人吴汝珍捐资重修”,说到“重修”,那“原建”的年代一定更久远,具体时间尚待考证。“天妃庙”是供奉“妈祖”的庙宇,“妈祖”是东南沿海及台湾民众笃信的神灵,“天妃庙”(妈祖庙)很普遍,但在华北地区比较少见。“天妃庙”的出现、“宁波人参玉峰”捐资重新灯台和近年在广武城南面不远处的埕口镇发现了清光绪年间“浙宁众商公立,慈水严信厚敬书”的“寰海安澜”巨幅木匾。说明广武城与东南海有着密切的海上商业往来。民国初年,在大沽河口“设海关分局,稽查商货出入,征商税抽厘捐,居海关税十分之三。出口货以红枣、海物为大宗,入口货以木料、铁器、药材、南纸为大宗,粮食时出时入”。从这些零星资料中,也可以想象出“广武城”当年的一片欣欣的景象。

斗转星移,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天灾人祸、海啸兵燹,使广武城一带变成一片斥卤的不毛之地。据《无棣水利志》载:"民国十六年,九月十五日,东北风大作,陆地海潮深三尺,三日始退,地亩成盐卤。”;“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海溢,侵入荒地二十里至三十里”;“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无棣潮水上陆四十里,三日后始平缓,无棣郭平乡三村、高田乡五村、六个海铺被淹”。这些毁灭性的海浸灾害,使土地完全盐碱化,再加上连年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广武城也随之萧条,变成一块沉睡的盐碱洼和潮涧带,渐渐连名字也从地图上消失了。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武城一带又焕发了生机。1989年开发建设百万吨级的鲁北盐场,之后相继建成了养殖场、盐化工厂、千吨级海运码头,创建了山东鲁北航运公司;修建了大济路(大口河至济南);设置大口河派出所和边防站;县宾馆还建成了海滨度假别墅;砌筑了易被海潮侵蚀的毛石岸边,修筑了数十公里的防潮坝。现在广武城周围已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洋渔业、水产加工业也有长足发展。对岸的“神华工程”也随之上马,两岸发展并驾齐驱,扬帆四海,走向世界。历史有唤醒了这片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广武城也成为镶嵌在这片包地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