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想让孩子自觉做点事情需要父母前催万请,但是就算这样,孩子做事还是不积极。

明明看电视打游戏比谁都积极,但是如果是让孩子读书学习就不肯了,就要家长推一推、催一催。

如果孩子拖拖拉拉,总是需要家长“轻推”一把才行动,那么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

一个内驱力足够强的孩子,不仅会主动做自己的事情,还会坚持主动学习、做作业以及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调整自己的节奏,从来不需要家长"推"着自己走。反之,一个内驱力不足的孩子总是被动地去做某事,做事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还特别喜欢拖延。

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一、孩子做事总需家长轻推,这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

什么是“内驱力”?内驱力又是怎样影响孩子的行为。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教学过程中内驱力一般分三类: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孩子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家长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兴趣,让孩子产生某种渴望,以调用孩子潜在的动机力量。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社会地位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附属内驱力:是指孩子为了保持家长或老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真学习、积极表现的动机。

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这3种内驱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使孩子积极做事。

想想,为什么有些事情不需要家长特别促,孩子就做了,比如看电视打游戏。为什么有些事情家长怎么催,孩子还是不乐意,比如看书学习。

这是因为孩子对于不同事情的认知不同,导致因此而产生的渴望也不同。

举个例子:做手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从认知内驱力出发:孩子不知道做手工本身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更没有努力做好的动机,自然就会敷衍了事。

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出发:孩子虽然知道做手工很好,但本身没有特别体会过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或者优待),也会敷衍了事,慢慢就放弃了。家长的斥责也许会在短时间形成强迫孩子“做好”的外部压力,但无法形成内驱力,时间一长,孩子适应了这种压力,也就没了效果。

从附属内驱力出发:做手工对家长而言并不是孩子所必须的技能,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很多表扬都很敷衍,孩子不能体会到家长的真心,久而久之也放弃了。

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二、孩子的“内驱力”为什么会不足?

每个人天生有内驱力,但并不是对所有事情都有内驱力。当孩子不想做我们想他做的事情时,就是没有内驱力的。但是即使孩子想做某些事,孩子的内驱力也很少一直存在。

如果孩子是一辆小火车,那么“内驱力”就是孩子动起来的燃料。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想让小火车一直行动,我们就需要不停地添加燃料。

1、孩子的惰性

我们都有懒惰心理,孩子也是一样,甚至因为孩子的自控力更低,所以孩子受懒惰心理的影响更大。

学习枯燥无味,不想学习;天太冷了,不想起床;锻炼身体好累,不想运动。

在每一个感到疲惫的瞬间,孩子的惰性就会萌发,孩子一开始懒惰,内驱力就会减弱,如果家长不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内驱力,那么结果显而易见,所以每次孩子半途而废还是有原因的。

2、家长的打击

“打骂教育”在中国家庭颇为流行,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被自己的父母打击过自信心,而被打击得孩子一般内驱力就会逐渐降低。有些孩子小时候还是较为主动积极的,但是因父母不断地批评、唠叨,从而不再积极主动做某事。

父母得“打骂教育”使得孩子变得焦虑、效率变低,也使得孩子做事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使得孩子无法感受做事的愉悦和自豪。

孩子“内驱力”不足,不仅是孩子自己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因素。

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三、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1、赏识教育,肯定孩子的努力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我们从不小看任何一个孩子的潜力,而孩子能为得到家长的赞扬做出何种努力,家长也别低估。

肯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付出,能推动孩子继续前行,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2、惩罚分明,让孩子承担“懒惰”的后果

孩子在生活中总是被保护的对象,家长大多不愿意让孩子承担责任。然而,毫无责任感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养成做事没有目的的坏习惯。

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时,家长要提醒孩子,虽然作业很难,但还是要认真完成,否则就要自行承担此事造成的所有后果。孩子控制情绪不当,任性或发脾气时,家长也要及时向孩子表明:“爸爸妈妈并不会因为你发脾气而满足你,这反而会影响你在爸爸妈妈心中的形象。”

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3、及时轻推,给孩子“胜任感”

因为失败而沮丧不前是孩子常见的问题,所以当孩子失败、沮丧时,不妨给孩子一些鼓励、认可,让他们重新建立“胜任感”。

“我能做到!”“我还能做得更好!”这些想法对于孩子的内驱力很重要,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做到某些事,那么也就无所谓内驱力的事情了,孩子会选择直接放弃。

所以在孩子因为失败而犹豫不前的时候,家长可以轻推一把,告诉孩子:我相信你能行。

孩子会偷懒,家长也会有疲惫想要放弃的时期,但是给孩子的教养不应该偷懒。

“内驱力”对于孩子而言,就是人生的燃料,因为渴望,所以想成功;因为想要被别人羡慕,所以努力;因为想被夸奖,所以坚持。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的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孩子懒惰爱拖延?提高孩子的“内驱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