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上幼儿园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主要不是为了学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接触同龄人,有一定的社交经验,为上小学做准备。

孩子们一般比较坚强,适应能力也很强,能够很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可是对于以前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家长来说,可能会觉得不适应。

牛牛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对牛牛可以说是十分疼爱,牛牛和爷爷呢,也特别亲密。爷孙俩经常一起下楼遛弯,惹得邻居们都很羡慕。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眼看着牛牛已经四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本来呢,牛牛三岁的时候,家里人就想让孩子上幼儿园了,也可以让老人们不那么累,享受自己的生活。

可是牛牛爷爷不同意,说是孩子太小,男孩子没必要那么早上幼儿园。所以拖到了现在,爷爷还想再拖一年,但是孩子爸爸妈妈态度坚决,所以他也就同意了。

一开始,牛牛去幼儿园又哭又闹,十分不适应,爷爷奶奶也心疼,但坚持送了一段时间之后,牛牛很快融入了幼儿园的生活,每天回来都很开心地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发生的趣事。

孩子的奶奶呢,也适应了孙子不在的空虚,加入了广场舞大军,每天出门遛弯买菜,跳广场舞,十分惬意。不过孩子的爷爷却怎么劝都不肯出门。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自从孙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他几乎每天都要钻进阳台,用奶奶的话来讲,就像是“蹲点”一样,叫他干什么都不肯出去,神神秘秘的。

“你看,你爸又去了!”这天,孩子奶奶和自己儿子抱怨道,“你爸天天蹲阳台,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宝爸听完之后,疑惑的走近阳台,偷偷观察起孩子爷爷的行为,只见孩子爷爷端起望远镜,正认真地向远处望去,顺着他望的方向一看,那不正好是牛牛上幼儿园的地方吗。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原来,牛牛爷爷自从孙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十分想念孙子,无意中发现在阳台上,能够看到牛牛幼儿园的操场,便买了个望远镜,天天守着幼儿园的操场,看看孩子啥时候出来课外活动。

难怪爷爷不愿意出门,这是惦记孙子,天天在这“暗中观察”呢,得知原因的宝爸真是哭笑不得,不过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老人对孩子的关心和喜欢,也是真地很暖心啦。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的确,在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大人们可能比小孩子还要焦虑。

送孩子上幼儿园,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1. 不要拖延入园时间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突然间到了自己相对比较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哭闹的情况。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不舍得送孩子去幼儿园。左拖右拖,拖过了去幼儿园的时间,越拖孩子越不爱去。

或者是有些家长送两天,在家待两天,这样都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应该坚决一些,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坚持的按时间送孩子到幼儿园,让孩子逐渐适应。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2. 不要哄骗孩子入园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去幼儿园,采用哄骗的方式。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骗孩子说自己就在外面等他,或者是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之后便偷偷离开。

这样可能一开始的确会有一定的效果,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被骗之后,就会十分没有安全感。

下次再用这样的方法,就不会相信了,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更加粘着家长,一步都不敢离开,生怕自己再次被骗。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3. 及时接孩子放学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尤其是一开始,家长们要按照孩子放学的时间,及时的去接孩子。让孩子对家长的承诺产生信任,并且树立孩子的安全感。

不要让孩子产生没有人接送的焦虑,有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4. 积极引导孩子

平时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问一问孩子在幼儿园又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发生了一些什么样有意思的事情,做了哪些游戏等等。

让孩子多回忆一些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更加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甚至可能会爱上上幼儿园的感觉哦。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爷爷天天“蹲阳台”,得知原因宝爸哭笑不得

5. 不要过于担心

有些家长在送孩子去了幼儿园之后,总舍不得离开,想要多呆一会儿,再看一眼孩子,这种难舍难分的感受虽然理解,但是不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孩子一旦发现没有离开的家长,哭闹可能会更加厉害。

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一定都是擦亮双眼精挑细选的。孩子到了陌生环境,有些不适应是难免的。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


我是Angelia妈咪,也是一位2岁宝宝的妈妈,我将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优质的育儿母婴知识和经验,如果各位读者朋友们喜欢我发布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希望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