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一位36歲大齡剩女的對白

我有位朋友,座標北京,是事業有成的獨立女性,但就是今年已經36歲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結婚。

她的朋友圈裡,有好幾個女性都和她情況一樣,有一次她們聚會的時候、探討婚戀,就有一位朋友說:“其實,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

“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一位36歲大齡剩女的對白


朋友聽了以後,也沒有接話,只是對我說:“其實,我覺得我們現在在婚戀市場上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

她哈哈一笑,我讀懂了她的清醒與豁達。

1、

如同那位大齡女青年所說,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

誠然,一個女孩子如果早早的輟學、或者大學畢業就結婚,過早地就陷入結婚生子的繁雜瑣事之中,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概率是要低一些的。

女性如果把人生的重點放在事業上,不婚不育,竭盡全力地去拼搏,很多不比男性差,很有可能在自己的某一領域上有所建樹。

一個女性用十年的時間去戀愛、結婚、生子,和一個女性用十年的時間去全心奮鬥,得到的結果當然是截然不同。

“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一位36歲大齡剩女的對白

十年後,一個女孩牽著自己的孩子,在小區裡奔跑嬉戲,另一個女孩,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職業女性,從事業的維度來講,確實那個選擇家庭的女孩落後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她就已經成為了那個成功的職業女性眼裡“低層次”的女性。

這個世界對普通人的評判標準一般有兩個維度:一個是事業,一個是家庭。

這位大齡女性的認知差異在於,她用事業維度的事情來評價家庭維度的事情。

昆凌在22歲就嫁給了周杰倫,現在已經成為了兩個孩子的辣媽,被全世界周杰倫的女粉絲羨慕,覺得她是“拯救了銀河系”的女人,她是不是“低層次”的女人?


“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一位36歲大齡剩女的對白


奶茶妹妹章澤天也是在22歲就嫁給了劉強東,成為了京東的老闆娘,她算不算低層次的女人?

事業上的成功並不能替代家庭問題上的白卷,如同家庭幸福的女性也沒有資格對大齡未婚女性有盲目的優越感。

對於家庭幸福的追求和事業的努力上進,才是一個人獲得幸福的路程和目標。

2、

難道,事業不成功的、做著平凡的崗位的女生,就是你口中的“低層次”女性了嗎?

前段時間有位上海的女作家張曉晗火了,不是因為作品太好,而是在下雨天家裡馬桶被堵了,她慷慨激昂地寫下了這段文字:

住著小兩千萬的房子,做著所謂人類精英的生活,過著前5的生活,能聞得出別人身上的地鐵味了,受過高等教育,懂人情世故,和那些暴雨中奔波的人不一樣了,其實什麼也沒有改變。

發表了一通感慨之後,張曉晗告訴大家通馬桶的結局:我拿起電話打給物業,不管多大雨,如果十分鐘不來給我通馬桶,我就報警,報警解決不了,我就找人揍樓管,然後我們各找律師,傾家蕩產告死你們!


“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一位36歲大齡剩女的對白


這種假裝出來的精緻和矯情、剛剛富起來的優越感著實讓廣大人民群眾反胃嘔吐。

如同前段時間“王”的女人田樸珺的貴族言論,感覺剛有了三瓜兩棗就急不可耐地想拋棄原生故土急於把人分出個三六九等。

你可以想象,以有錢沒錢、職位高低、見識多寡去區分一個人屬於低級還是高級,有多麼的膚淺和狹隘,同時荒唐。

一個人真正的高級,是始終有一謙卑和理解的心,同時還有遼闊的眼界和格局。

3、

年齡是女人在事業上的助力,卻是婚戀市場上的硬傷,這是一箇中國女性必然會面臨的殘酷的傳統事實。

有未婚的朋友告訴我,她重本畢業、年薪50萬帝都獨立女性,就因為年齡大了,回到老家,她親戚居然給她介紹了個沒有讀過書的廚師!瞬間她意識到,婚戀市場對女性的不友好。

著名的情感專家陸琪曾提出了一個女人拋物線理論:一個女人對男人的吸引力,是從十八歲開始逐漸走高的,二十五歲左右達到巔峰,隨後開始走下坡路,形成一個拋物線。而男人的吸引力是一條反向拋物線,二十多歲是人生的低點,之後慢慢上揚,你看,楊振寧還能娶到翁帆呢。


“那些結婚早的,都是低層次的女性!”一位36歲大齡剩女的對白


他認為,女人如果要結婚,應該趁早把自己嫁出去。

很多大齡女性之所以找不到對象,是因為自己把擇偶標準停留在人生巔峰,但吸引力在持續走低,所以就這麼“剩下來”了。

所以,奉勸那些未婚的大齡女性,如果真的想結婚,就認真的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要陷在自己盲目的自我認知裡,看不見外面真實的世界。

如果你還想嫁出去,就必須要面對現實、認清自己,放大自己的優勢,不要用事業的成功來掩蓋自己在婚戀上的幼稚。

如果你能夠認清自己、超越自己,你將變得真正的高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