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01

  一座旗幡招展的高台上,一个法师作神魔附体状,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

  你可别以为这是农村迷信做法事,这可是100多年前发生在北京颐和园的一场祭法盛会。是慈禧太后准备借助义和团“扶清灭洋”的神力与西方列强开战前的誓师动员大会。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皇帝幽禁在瀛台并试图将其废黜,可是遭到洋人的反对。她又以光绪身体有病为由立端亲王载漪的儿子为皇子,作为接班人。照会各国驻京使节后,洋人却不与理睬,这让慈禧极为恼火。

  

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加之西方列强一贯欺负积贫积弱的大清国,使她产生了强烈的仇外情绪。

  这时中国北方出现了极端排外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又称义和拳,兴起于山东,开始是以拜神练拳为主的帮会组织,后来因为有些教会干涉地方诉讼、强购民地来兴建教堂,发生与西方传教士及教会的矛盾,逐渐演变为仇教仇外的团体。

  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信教民众。1900年前的40年间全国发生过此类事件800多起。而清廷对义和团采取的是镇压和安抚并举的态度,慈禧企图利用义和团来打压洋人的气焰。

  当时的山东巡抚毓贤为了迎合慈禧的仇外心理,还暗中鼓励拳民的暴乱。后来袁世凯署理山东后对其加以镇压,义和团转往河北地区。


  02

  1900年初,义和团扩展到外国侨民众多的京津地区,且愈演愈烈,甚至许多清军士兵也不断加入义和团。外国公使于4月6日发表联合照会,限清政府在两个月内取缔义和团,否则将代为剿灭。几天后,英、法、美、俄等国的军舰聚集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面。

  6月初东交民巷使馆区告急,各国公使认为清廷已经无法控制形势,决定直接出兵。清廷被迫同意各国派兵进京保护使馆和教堂,一旦京都恢复平静,马上撤退。英、法、俄、美、意、日、德、奥八国水兵及陆战队约400人先后从天津乘坐火车抵达北京。

  这时形势又生变故,大学士刚毅原本被派往保定、涿州解散在那里拆毁铁路的义和团,回京后却向慈禧鼓吹义和团有刀枪不入的神功。

  

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一心想当太上皇的载漪乘机怂恿慈禧借义和团的力量对付洋人。主战派大臣打开了京城九门,让大批的义和团拳民涌入北京,很快超过10万之众。

  10日,大沽口外各国军舰的指挥官们派出了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西摩尔中将率领的2053名联军,从塘沽登陆赶往天津租界,并于当天乘火车向北京进发。他们在天津、廊坊一带受到数千名义和团与负责京津铁路防务的清军聂士成部的阻击。

  随后,在北京的义和团开始焚烧教堂和洋行以及与西洋有关的东西,屠杀教民。

  慈禧连续几天召集王公大臣开会,讨论载漪等人攻打各国使馆的提议。会上一些大臣力劝慈禧不能听信邪术,不能围攻外国使馆和主动对外宣战,光绪也坚持反对开战,可是载漪和主战派却态度坚决。

  17日,联军进攻天津大沽口炮台,6个小时后,南北炮台相继陷落,守军大部阵亡。

  

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两天后,大沽口开战的消息传到北京,京城上下群情激愤,义和团准备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慈禧再次召集“御前会议”,主战派的意见最终占据了上风。下午3点,慈禧派人照会各国公使,要求他们在24小时之内离开北京前往天津。

  6月20日,又出了一件外交大事。德国公使克林德从东交民巷前往东单附近的总理衙门交涉公使撤离之事,走到西总布胡同西口时,被清军神机营军官恩海打死了。而这一天慈禧原本是要决定解散义和团的。

  当天下午4点,原本对东交民巷实施保护的清军武卫中军,和由董福祥率领的武卫后军加入了围攻外国使馆的行动。

  第二天,慈禧召集大臣议事。当看到载漪递交的外国公使要求她归政于光绪,允许洋兵入京的照会后,她怒不可遏,称此时已经不能控制义和团。


  03

  虽然慈禧统治下的大清之前吃过英法联军的亏,也有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但这次她认为有把握打败各国列强,因为她有成千上万头扎红布、高呼咒语、身负刀枪不入神功的义和团。要她放弃皇权的照会让她怒火中烧,失去理智。

  当时有吏部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等列举开战的诸多不利,并对那份提出让慈禧归政光绪照会的真伪提出质疑。

  慈禧却已经听不进任何意见了,她不顾光绪和一些大臣的反对,决定发布开战上谕,也就是“宣战诏书”,并向各省传达。诏书中对于所针对的国家笼统地称为“彼等”,也就是指所有与中国建有外交关系的11个国家。

  后来,上书反对利用义和团排外的许景澄、袁昶以及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五名大臣先后被清廷在菜市口处死。

  东南各省的封疆大吏: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收到宣战诏书后,表示这个诏令是在义和团胁迫下发出的,绝不奉诏北上勤王,并策划“东南互保”。

  李鸿章称:“此乃伪诏,粤拒不奉!”。他认为,在国家实力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如果鲁莽开战,大清国将遭到列强肢解的灭顶之灾。袁世凯率领的的武卫右军也如法炮制,在济南按兵不动。

  但是此时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几支勤王部队从外省赶来。多省发生了大肆捕杀外国人和信教民众的事件。

  

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酷吏毓贤此时任山西巡抚,那里成为杀害洋人和教民最多的省份。7月9日,他在太原巡抚衙门外杀死传教士及其家属46人,包括主教、修士和修女,还有11名儿童。山西全省共杀死传教士191人﹑中国教民及其家属子女1万多人,烧毁教堂和医院225所,房屋2万多间。

  义和团拳民却没有表现出传说中的神勇,当时北京西什库教堂只有几十个洋兵,又没有连发武器,载漪率领上万义和团围攻了两个月,洋兵指挥和教堂主教先后战死,可就是攻打不进去。

  奉命攻打东交民巷外国使馆的董福祥甘军,连日围攻,死伤惨重,义和团伤亡更是不计其数,直到八国联军进城也未能攻下。


  04

  仅过了一周,慈禧便下令清军停止进攻各国使馆。6月29日她致电中国各驻外使臣,“自此兵端已启,却非衅自我开。且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以与各国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

  慈禧还给出兵最多的英、日、俄三国元首发出国书,向列强表示了求和的愿望。可是却未能阻止这些国家相继增兵,而且德国也准备大举增兵。一切为时已晚。

  7月9日,清军聂士成部与联军在天津南郊八里台展开了激战。失败后,天津城外的众多战略据点均被联军攻占。尽管天津军民英勇反击,5天后,天津还是被八国联军完全占领。

  

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消息传到北京,慈禧急忙下达了暂停对东交民巷进攻的命令。她“以战促和”的决心开始动摇。后来几天,北京城内的局势出现了缓和。

  27日,风云再变。那天慈禧召见长江巡阅水师大臣李秉衡,李表示:“既已开战,不能言和”。这使得慈禧的态度重新强硬起来,她令李秉衡帮办武卫军军务,指挥外省赶来的几支勤王部队。并在8月1日下令恢复对东交民巷的炮击。

  8月4日,联军从天津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发。一路上阻击的清军在联军优势火力打击下,伤亡惨重,很快便就全面崩溃,兵败如山倒。裕禄、李秉衡等将领相继自杀。

  13日,八国联军攻到北京城下,联军在北京城墙东段遭到开战以来最为激烈的抵抗。第二天北京城陷落。慈禧带着光绪仓皇逃往山西。  

1900年,李鸿章公开抗拒慈禧懿旨,后来慈禧未惩罚他

  清军在城内与联军展开巷战,死伤惨重,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当晚联军占领了北京全城。各国军队指挥官为了报复,竟然下令“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北京城顿时陷入了灾难之中。联军在北京抢劫、屠杀,还烧毁了大量建筑。


  05

  9月7日慈禧明确宣布镇压义和团。又催促刚任命为北洋大臣不久的李鸿章北上与洋人谈判。山西巡抚毓贤也被以义和团事件祸首之罪革职。30日,惊慌失措的慈禧离开太原逃往西安。

  此后的谈判中,李鸿章称宣战上谕是慈禧被义和团挟持下所发,他认为不是中国与11国交战,而是外国派兵帮助剿灭叛乱,所以中国只有赔偿军费的义务,没有向外国割地的理由。这才阻止了俄国人对中国东北的领土野心。

  1901年1月15日《议和大纲》签字后,清政府要求各国早日撤军,但各国还是不依不饶,表示必须看到祸首被惩办,以及定下赔款的数额,否则决不撤兵。

  慈禧为了洗脱对自己“祸首”的指责,接连杀了120多个大臣,才平息了洋人关于惩办祸首的威逼。挑起祸端的毓贤也在发配新疆的途中被斩于兰州。

  接下来议和的关键便是赔款。根据相关各国分别提出的数额累计,最终确定清政府共需款白银4亿5千万两,中国4亿5千万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总计达到 9.8亿两。

  要知道当年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到9千万两,9.8亿两是整个中国11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场浩劫对于赢弱的中国无疑是雪上加霜。

  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国代表正式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

  庚子国变缘于慈禧专权,与守旧派大臣不能体察民情,关顾民生,反而利用义和团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外敌西方列强。最终让局势不可收拾,可谓是祸国殃民。庚子国变后中国主权彻底沦丧,国家遭受巨大破环与打击,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惨痛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