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滸:晁蓋臨終遺言有何深意?揭開晁蓋與宋江的權力之爭

晁蓋原本是東溪村的里正,相當於村長,其為人平生仗義疏財,喜好槍棒,專愛結交江湖好漢。赤發鬼劉唐與入雲龍公孫勝先後前來投奔晁蓋,帶來生辰綱的消息。晁蓋與吳用糾結三阮及劉唐等八個人,在黃泥崗劫了楊志押運的生辰綱,然而終因機事不密,事情敗露,晁蓋等人不得已逃往梁山。梁山第一代頭領王倫不接納晁蓋等人,林沖火併王倫,扶晁蓋做了梁山頭把交椅,至此拉開了一百零八位好漢上梁山的序幕。

看水滸:晁蓋臨終遺言有何深意?揭開晁蓋與宋江的權力之爭

晁蓋與宋江的權力之爭

梁山在晁蓋等人的大力整頓之下,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地方上最強大的一股造反勢力。官兵前來圍剿,被晁蓋率領的梁山人馬殺得大敗虧輸,搶了不少戰利品,梁山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晁蓋立下不得濫殺無辜的規矩,梁山在晁蓋的領導下聲威日盛。

宋江怒殺閻婆惜,先後兩次上梁山卻不願落草為寇,玷汙清白之身。然而潯陽樓題反詩,宋江被關進了江州死囚牢,眼看著就要被砍頭。晁蓋率領一干梁山兄弟,和江州本地黑社會聯手,從刀口之下救出了宋江。走投無路之下,宋江也只得在梁山水泊坐了第二把交椅。

自從宋江上梁山之後,晁蓋對梁山的絕對領導地位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宋江智取無為軍,活捉黃文炳,一眾好漢同上梁山,聚義廳中殺牛宰馬大擺宴席。宋江大手一揮對眾位弟兄們說:“休分功勞高下,舊頭領坐左邊主位,新上山的坐右邊客位。”

宋江發號施令,喧賓奪主之時,晁蓋作為梁山真正的老大,一言不發。從這座位表上,可以看到樑上之上的四十位好漢中,晁蓋這邊的人只有十二個,而宋江那邊的人,則有二十八個。宋江剛上梁山,就開始了對晁蓋的架空。

宋江上梁山之後,所有的軍事行動指揮都被宋江攬在手中。每一次晁蓋要下山,宋江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未可輕動”,就把晁蓋頂了回去。宋江三打祝家莊、高唐州救柴進、大破連環馬、攻打青州、兼併三山、攻打華山,全是宋江指揮作戰的功勞;晁蓋則被晾在了梁山之上,眼睜睜看著宋江屢建奇功、不斷收攬人心。

金毛犬段景住前來投奔,只提及時雨宋江的大名,坐在第一把交椅上的晁蓋此時心中定然五味雜陳。名義上晁蓋還是梁山老大,但是宋江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指揮權。就連那些前來投奔梁山的好漢,都是奔著宋江的名號。

晁蓋終於坐不住了。段景住所獻的那匹照夜玉獅子馬被曾頭市奪去,晁蓋一反常態,執意親自帶隊攻打曾頭市。一來是要出一口心中的惡氣,二來是要壓一壓宋江的威風。沒想到晁蓋此去曾頭市,莫名其妙中了一支刻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回到梁山不久便毒發身亡。

看水滸:晁蓋臨終遺言有何深意?揭開晁蓋與宋江的權力之爭

晁蓋臨終遺言有何深意?

晁蓋攻打曾頭市,是誰對其射出了致命的一箭?《水滸傳》中的這一謎團,歷來眾說紛紜,改日開篇另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射死晁蓋的人一定不是史文恭。晁蓋臨死遺言:“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罷瞑目而亡,宋江立時間哭得發昏。

晁蓋死了,宋江繼位名正言順,但是晁蓋遺言,很明顯並不希望宋江繼位,甚至是為了阻止宋江繼位而故意設置的一個障礙。書中寫宋江哭得發昏,宋江之哭,恐怕不是因為大哥晁蓋之死而傷心,而是在為不能順利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而難過。

晁蓋給宋江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以宋江三腳貓的功夫,如何一刀一槍地親手替晁蓋報仇?晁蓋有言在先,而且死者為重,就算大多數人都擁戴宋江,但是這個梁山之主也名不正言不順。

如果替晁天王報仇,必須手刃史文恭。縱觀梁山之上,能夠與史文恭捉對廝殺不落下風,恐怕只有林沖和呼延灼兩個人。呼延灼是朝廷降將,剛上梁山不久,一無根基二無同伴,和晁蓋關係也不熟,他不可能成為梁山繼承人的人選。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一個林沖。

林沖一直是晁蓋最為信任的人。因為沒有林沖,晁蓋就做不了梁山老大。既然林沖能將老大的位置拱手相讓,那麼晁蓋對林沖還有什麼好提防的呢?

晁蓋率領梁山弟兄去江州劫法場救宋江,留下來看守大本營的人是林沖;晁蓋一怒之下攻打曾頭市,第一個要帶去的人也是林沖。林沖就是他的肱骨心腹,左膀右臂,晁蓋下山攻打曾頭市的第一戰迎戰曾魁,也是林沖提槍躍馬第一個衝出去。

不難猜測,晁蓋的遺言很明顯就是在暗示,希望林沖能夠為自己報仇雪恨,並且繼承梁山之主的位置。首先,林沖是梁山之上的元老級人物,上梁山的時間比晁蓋等人還早。其次,林沖火併王倫扶晁蓋做了第二代頭領,這個頭領的位置本來就是他的,只不過他讓給了晁蓋。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宋江主張招安,而晁蓋等人當初是鐵了心要造反。林沖被高俅等奸臣害得家破人亡,梁山在他的帶領下不可能走招安路線。

但是晁蓋沒有想過,既然宋江連他這個大哥都能架空,那麼對權謀之術完全外行的林沖,又如何是宋江和吳用等人的對手?

看水滸:晁蓋臨終遺言有何深意?揭開晁蓋與宋江的權力之爭

宋江化解晁蓋留下的難題

晁蓋留下的遺言,撇開宋江暗示林沖繼位,可惜林沖卻辜負了晁天王的臨終重託。林沖雖然是梁山元老,但是性格孤僻隱忍,歷來與世無爭,既然林沖能夠在火併王倫之後將梁山之主的位置讓給晁蓋,那麼晁蓋死後林沖又如何會與宋江爭奪呢?

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林沖心知肚明,自己並不適合當老大。因此晁蓋死後,以林沖為首,都來奉勸宋江繼位為梁山之主。

晁蓋已死,至此梁山實際上就等同於宋江的梁山。宋江在眾多兄弟的勸進之下,權居尊位,是為“臨時頭領”。但是宋江這個“臨時頭領”,卻一上臺就改換門庭。晁蓋當家時的那一套統統廢棄,宋江不僅將聚義廳改成忠義堂,而且把全部梁山兄弟的地位職責做了徹底調整。

聚義廳上,晁蓋的臨終遺言到了宋江的嘴裡,變成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晁蓋何曾提過史文恭?《水滸傳》中晁蓋遺言的前後變換,實則暗含端倪。晁蓋並沒有言明是誰射殺了他,含糊其辭的背後,很有可能仇人就在眼前,不可言明。

晁蓋之死,宋江有很大的嫌疑是幕後主謀。那麼晁蓋口中那個“射死我的”,其實就是宋江的人。宋江要撇清自己的幕後主謀的嫌疑,史文恭就成了那個墊背的。現在目標明確,捉得史文恭就是為晁蓋報仇,就可以做梁山之主。

宋江與吳用等人,放著晁蓋的大仇不報,攻打大名府,請盧俊義上山,來來回回折騰了大半年,無非就是因為盧俊義既能打敗史文恭,又不可能做梁山之主。

盧俊義上梁山之後,不負眾望活捉史文恭。根據晁蓋留下的遺言,盧俊義該當梁山泊主才是。但是一個外來的財主,就算社會地位再高,個人能力再強,只要宋江手下的那幫鐵桿兄弟不同意,他就坐不穩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宋江方才假意推讓,李逵第一個就跳出來反對。好在盧俊義也無心做什麼老大,能夠做宋江的副手,在梁山坐了第二把交椅,他已經心滿意足。

宋江以過人的手腕和心機,不僅幹掉了老大晁蓋,而且順利化解晁蓋臨死留下的難題,名正言順地成為梁山第三代頭領。

看水滸:晁蓋臨終遺言有何深意?揭開晁蓋與宋江的權力之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