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在古代,人们生产力低下,很多家庭最值钱的东西可能就是一头猪一头牛。所以人们就很看重这些家禽家畜,随之也就有了很多关于家禽家畜的俗语,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今天说的这个俗语也是和家禽家畜相关的,是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这句俗语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先来看“猪来穷”,猪来穷的意思就是如果有猪来自己家里,那么自己就会变得贫穷,很多小伙伴不禁会有疑惑,猪来到家里那岂不是白赚一头猪,那为什么会变得贫穷呢?

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其实呀是因为古人迷信,猪不会平白无故的到家中来,既然来了就表示着带来了懒惰的气息,这家人也就会像猪一样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这样即使家业再大也会坐吃山空,所以人们就有猪来穷的说法,这也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懒惰的厌恶,以及对勤俭节约的赞同。

看完猪来穷,我们再来看看狗来富。,所谓狗来富就是指如果有一条狗来到家中那么就预示着这家人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有。这种说法是因为狗叫声音“汪汪汪”听起来很像旺旺旺,所以就联想成狗来到家中会给这家人带来兴旺。而且,狗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朋友,狗为人们看家护院,甚至帮助人们打猎。

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所以人们也给狗赋予了很多正面的性格,比如忠诚,可靠,勤劳。所以狗一直深得民间喜爱,而且民间也有再穷不卖看家狗的说法,而且狗还十分的通人性,比如民间就有狗不咬新婿的说法,可以说狗就像家庭的一分子一样,默默地为这个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一条狗的到来肯定会让这家人十分的高兴,也就认为这是兴旺的前兆。

说到狗,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们知不知道这样一个说法,相传家里的土狗额头上会有一条沟,这条沟越深越长便说明这条狗越通人性,越聪明,各位家里养狗的朋友不妨观察观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应该很准确,但是这个说法只是适用于中华田园犬,像那些外国犬就不太适用了。

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其实咱们中华田园犬一点也不比外国犬差,长得憨厚老实,而且主人手里的食物是不会吃的,只有主人扔到地上才会吃,因为怕咬到主人,并且不拆家忠诚度也很高但是奈何现在人们大多追求那些名贵的外国犬,反而是老祖宗驯养了几千年的本土狗子变得无人问津。

说完前两句咱们再来看看这最后一句,“猫来头上顶白布”,这句话的来源有两个说法,第一个是因为猫长得很像老虎,在古代老虎还是很多的,那时候老虎还不是保护动物,经常就有老虎来村子里伤人或捕食家畜。所以人们很怕老虎,而猫长得和老虎很像,因此家里有猫来就会让人们联想到老虎,进而联想到死亡,所以人们才会说出这句话。

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猫喜欢在夜晚捉老鼠,咬死的老鼠就会拖到家里来,家里的主人看到经常有死老鼠死鸟当然就认为晦气,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流传出这句话。

其实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些地区有“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开当铺”的说法。但是无论哪种说法大致意思也相差无几,而且这些话都是结合着人们对于家禽家畜的习性以及生活经验来说的,而且其中蕴含的崇尚节俭反对懒惰的道理放到现在也对我们大有用处。不知道各位读者那里有没有不同的叫法,大家可以积极评论,一起来交流一下。

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头上顶白布,古人对动物上门的讲究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张喜燕主编《俗语小辞典》、温端政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