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鲁南规模最大的白虎山庙会的起源——碧霞寺

苏北鲁南规模最大的白虎山庙会的起源——碧霞寺

连云港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碧霞寺位于海州白虎山东麓。它流光溢彩、雕梁画栋,香烟袅袅,经忏声声。是海州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名为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老法师所书写。原名碧霞宫,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后毁于兵火。明初重修,占地10余亩,又称奶奶庙,为祭祀碧霞的场所。碧霞娘娘,即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等。传说汉代曾在泰山顶供奉金童、玉女石像。至五代时期,金童像损坏,玉女像入玉女池中。宋真宗崇奉道教,遂命人用白玉重雕玉女像,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建祠奉身,在泰山修成天仙,受玉皇大帝的指派,统摄东岳府神兵,护国佑民,体察人间善恶。明末崇祯年间,寿极和尚(海州人,俗姓朱)佛学素养深湛,携弟子延凤住在原址破庙内。至清顺治年间,始重新修复其作为念佛道场。

白虎山碧霞寺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说它原来位于白虎山山顶。有一夜,雷电交加,忽然从山上迁到山下。自此,香火愈旺,特别是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这一天,更是万人云集、顶礼膜拜。久而久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庙会,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苏北鲁南规模最大的白虎山庙会的起源。现在,每年四月初八,政府还在此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人烟辐辏,土产荟集,百戏杂陈,煞是热闹。

苏北鲁南规模最大的白虎山庙会的起源——碧霞寺

碧霞寺是典型的明清式样建筑,有山门、后殿、中殿、东西配殿。西配殿内壁上嵌有一块清顺治六年的《灯油田记》碑。海州解放后,其先后作为部队营房、工厂厂房,损毁严重,1992年交回海州区人民政府,至1997年陆续重修了藏经阁和碧霞祠,新建了大雄宝殿、放生池和前殿。2000年,原山东佛教协会会长、日照光明寺方丈觉照法师来任主持,筹资重新修建藏经阁、碧霞祠、大雄宝殿、放生池和前殿,另将寺门调为东向。2005年大雄宝殿落成,殿高18米,占地520平方米。殿中三尊如来佛像高居莲台,两壁十八罗汉各具形态;殿背供海岛观音一尊,善财龙女分立两旁。背景为菩萨三十二应化身,泥胎彩绘庄严绚丽。殿后壁两边分供文殊、普贤二像,一跨青狮、一骑白象。山门前为庄严华丽的“天王殿”,殿两重,歇山顶,飞檐翘角,上饰瓷制四凤十龙。殿中供弥勒金像笑看四方,背面韦驮,法面庄严,两侧四大天王威严站立。其山门、丹墀、围栏,与原有古建筑相互辉映,庄严瑰丽,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寺院古建筑群。

苏北鲁南规模最大的白虎山庙会的起源——碧霞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