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7.7的《误杀》—被“权树”遮蔽,黑白混淆,善恶错置...

总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湿角落——那里被“权树”遮蔽,黑和白混淆,善与恶错置,但欣慰的是,仍有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向上生长,是荒诞中的奇迹,是罪浊的乌云下最珍贵的清流。

最近上映的电影《误杀》频上热搜,筷子兄弟—肖央的演技在《唐人街探案2》后又一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误杀》剧情简介:

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打拼17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李维杰的大女儿被督察长的儿子强暴,因反抗误杀对方。李维杰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

豆瓣评分7.7的《误杀》—被“权树”遮蔽,黑白混淆,善恶错置...

爽片里最会说故事的,是会讲故事的里效果最爽的。

电影剧本奇巧、新晋导演柯汶利的执行力也跟得上概念,在知果的前提下,把悬念设之置于如何揭示这个果:肖央铸就案件,陈冲随之拆解案件;一个编织,一个砸破,仿佛天平两端的砝码,在蛛丝马迹最细微的重量差别间过招,把算计营造出的紧张感,且缜密且嗨地推向令人心血喷张的浪颠。

豆瓣评分7.7的《误杀》—被“权树”遮蔽,黑白混淆,善恶错置...

最最最值得一表的是,导演生动地向大众阐释了“蒙太奇”和“剪辑”的含义,这是华语电影少见的“迷影文化”参与叙事的作品——别再小看“看电影”这件事了,阅片量可以改变命运!
侵犯,引发的青少年成长、家庭教育问题是推理背后的文本厚度,父爱缺失和母爱局限都带有批判的思辨,而平民的自保和警员侦查的斗法,实际是两个等级的博弈

最终,“误杀”有了一个最温情最合理的交代,但影片的残酷,依然彰显了勇敢。
陈冲全场最佳,戾而哀,狠又悲,她像令人胸闷、窒息的低气压,像令人胆寒、心惊的眼镜蛇,像令人颤栗、如刀割的凛冽夜雨,可怖、凄凉,是她最好的表演之一,是华语电影最好的表演之一;与之相对的,是肖央的笑容,那么踏实,那么令人有安全感,他自带的喜剧色彩中多了温暖。

肖央模拟审讯、陈冲恸哭后施令、谭卓和陈冲的眼神交锋,几场戏特别特别精彩,尤其间情绪感染的功力,都赞;背景墙上的詹姆斯·迪恩海报、“替罪羊”、姜皓文的“职业笑容”广告牌,细节丰沛皆具深意,心思全部花到点子上,有诚意,有实力——真心的,良心好片。

豆瓣评分7.7的《误杀》—被“权树”遮蔽,黑白混淆,善恶错置...

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点就是:女性的力量。

这点在谭卓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社会角色怎样、身材如何、性格如何…和有没有女性力量完全是两回事,再软弱的女性关键时刻也可以爆发惊人的力量。她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在厨房做饭的女人,也不是打扫完家里卫生没有姓名的母亲,她代表她自己,替她女儿出战,勇敢无比! ​

一开始其实有很多人和小编一样,对《误杀》的期待值并不高,在没看之前,我绝对没想到它给我的惊喜会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层面。

因为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但是成片带来的效果堪称惊艳,这种误差期待带来的惊喜如同中彩票一般。
《误杀》绝对是年底蹦出的一匹黑马。陈思诚监制,这一次悬疑题材,可谓驾轻就熟。这部电影的立意也是我喜欢的原因。它探讨了正邪的分界线,到底在何处。

如果大家对这部电影还没看过瘾的话,快去看看原版印度神剧《误杀瞒天记》,你也会非常喜欢的!

豆瓣评分7.7的《误杀》—被“权树”遮蔽,黑白混淆,善恶错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