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文丨谷雨(网商社科特约作者)

河流山川之地往往孕育着深厚的文化,中外历史充分印证了这个结论,中国文明分布在以黄河、长江为主的两大河流区域,这是中华文化之肇始。黄河流经商丘几百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如今黄河之于商丘波涛不再,黄河给豫东人民的记忆残存于故道里,从荒凉滩涂到绿树果园,黄河故道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破落模样,丰饶生态日益成为它的标签。黄河文化历经沧桑,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也一直有个念头,就是对于黄河故道周边区域文人、能人的地理、历史、人文、文化等相关元素的梳理并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挖掘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以佐证我之于黄河故道、黄河文化对区域价值影响辩证思考的成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也是如此,黄河故道沿岸人民充分受到黄河文化影响,一大批文人作家艺术家群体涌起,比如,王根柱、张兴元、高青坡、戴文杰、杜素焕等。

王根柱成名很早,从1951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发表在《大公报》、《河南文艺》、《长江文艺》、《奔流》等知名报刊杂志上,同时创作影视剧本,1958年,其创作的小说《钢珠飞车》改编成电影剧本,在《电影文学》创刊号发表,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1959年,与范乃仲合写电影剧本《康庄大道》,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全国放映;同年,短篇小说《二奶奶成了土专家》被译为俄文发表在面对全世界发行的大型杂志《苏联妇女》上。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王根柱先生已发表的文学作品集

2018年凭借小说《县长拾粪》获得解放军最高文艺奖第五届长征人物奖,并同时荣获了第六届长征文艺奖,成为历届评奖中获此殊荣的农民作家。

1、初见王根柱老师

今年的第七届张集苹果节期间,我和商丘作协秘书长杜素焕、虞舜学校老师高莲花一同拜访了王根柱老师,我们走进在视频图片中看到很多次的幽静小院,尽管都是老房子,但是布置得清新典雅,就好像条几老木凳木桌专门为老先生而设计,气质完全符合,干净,整洁,就像老先生的文章一样有逻辑。这个小院是有些年头了,那梁头旁边的缝隙已经泛黑泛黄,年久失修,但丝毫阻挡不了房屋主人文人气场。正中间堂屋就是会客厅了,进入后,可以看到用镜框装裱悬挂了起来的王老先生既往发表过的作品,名人名家写他的作品也一样被装裱悬挂了起来,东墙壁上是拜访过王老先生并与之合影的照片。

我一直好奇,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王老先生,何以有如此高的创作热情,他是怎样做到持续写作的?

首先,他经历了新旧中国的历史转折,见证了从过去到现在的美好,看得出老人深爱着这片土地。再者,他对黄河故道有独特的感情——早期作品呈现的就是人们在黄河故道开荒耕种的故事,他是讴歌农业农民农村的地道农民作家。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1957年,虞城县林业局组建“变沙荒为良田”的领导班子,王根柱名列其中。他和大家一起深入到黄河故道各村,领导群众栽树防沙固沙,参与到火热的劳动中,这些经历为王根柱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短篇小说《荒滩上的金银庄》、《荒沙滩上的花朵》接连发表在《长江文艺》、《东风文艺》上。后来,由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以《荒滩上的金银庄》为书名结集出版。

生在黄河故道,又是地道淳朴的农民,他经历的与农业、农民、农村相关的世事变迁、政策变革等故事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裕的素材,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曾有过丰富的阅历经历,那么是写不出穿越时间的好文章的。

王根柱老人历经风霜几十年,到了晚年能够被大家再次记起,这本身就是他个人质朴的人格魅力以及其文学作品犹如陈年老酒般浓郁馨香的经典价值体现。临别,王老先生赠送我们每人三部他和孙子王站共同创作的作品,有关花木兰、火文化、人生感悟的,他还说希望你们认真看一下,然后再交流。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王根柱先生

末了,我们还与王老先生合影留念,场面非常温馨。老人身上散发着历经岁月变迁而沉稳安泰的味道,而这种感觉足以让年轻人狂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进而迸发出好好生活拼搏奋斗的热情,王老先生有着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之意志,他用疾笔创作了一个个时代经典记忆,着实是我辈年轻作家群体学习的榜样。

2、再识王根柱老师

小雪节气已过,风不再温柔,温度也迅速降了下来,冬日的某个上午,我随商丘市寿康学会徐冉会长再次来到王根柱老师家,寿康学会知道王根柱老师生活贫困无正常经济来源后,第一时间组织了募捐。

这一次与王根柱老师见面,主要是例行捐赠事宜,简单交流之后,拜别王根柱老师,约定好择日再来探讨有关火文化的话题,我和寿康学会会长徐冉一行在利民镇政府领导带领下,去参观利民镇历史文化名胜:土元村的西北方向不远处的是舜帝之子商均墓所在地,以及距离商均墓一公里附近的明朝大臣杨东明之墓地。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此前,我在《尚书中的商丘》一文中对舜帝之子商均的故事做了简单的介绍,舜帝传位于治水有功的大禹而非商均,商均并没有因为未得到帝位而一蹶不振,而实质上商均也是德才兼备,只不过他低调不争,不喜欢争名夺利玩弄权术,在被封虞国之后,留下一段史话流传至今。

明朝刑部尚书、北方理学代表人物杨东明,自小敏而好学,诚实稳重,善于明辨慎思,他为官刚正不阿,多次因公逆龙鳞,忧国忧民,他开创当时上疏新时尚,以图文并茂形式将《饥民图说上疏》呈送皇帝,解决了饥荒灾,百姓受益颇多,被贬回乡后,重视教育,捐资助学,创立“首善书院”,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反对空谈。与国与民,杨东明都堪称士大夫之楷模,即便在当下,也是值得当政者学习领悟其一心为公廉洁为民务实求真的理政思想。

如此,两位跨越千年的历史名人都在虞城县利民镇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动人的故事,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如今的利民人励精图治,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建设家乡。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明朝大臣杨东明墓地

几百年以后,同样是这个黄河故道附近,农民作家王根柱一生都在讴歌时代,用泼墨手法创作了以农村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他是时代观察家,作品点滴之处惊波澜,或许他正是以农民的身份来讲述时代变迁、家乡风土人情的时候可以更加真诚、自然,没有老学究的顽固气,也没有专家学术腔调。有思想,不圆融。君子坦荡荡,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写着“与世无争,吃亏是福”,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从容度过。

土元村一公里左右就是利民古城,这里曾经是县府所在地,古城建制目前保留下来的有城湖城廓,一望无际的城湖甚是壮观,构成了天然生态屏障,漫步城湖,心旷神怡。人们都说这湖水来自于黄河之水,黄河故道在利民也留下了浓重一笔。

3、三访王根柱老师

一定要过来聊聊火文化!王根柱老师挥手惜别说的话老是萦绕在我耳边,就像历史欠账一样,让我无法释怀。

于是,一个晴朗的冬日午后,我独自前往土元村,终于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好好聊聊火文化的事。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凭着印象,走过利民南关,顺着商均墓指示牌的方向行驶几分钟便到王根柱老师家。简单问候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火文化的畅聊中。

“火文化可以说是世界性的大文章,可以和西方神话故事普罗修斯盗火一样流传千古,只不过,中国的燧皇是被忽视的人文始祖,他是三皇之首,他发明的钻木取火是人类文明之始,从此人类生活进入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的演进因火的出现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利用火开创了不同的文明,比如,殷商文化中青铜器的炼成就少不了火的功劳,从这方面看火文化是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主轴和推动器。而火文化又是商丘具有唯一性、独特性、世界性标签的文化,需要传承发扬好,利用好火文化,造福商丘。”王根柱老师说起火文化就非常带劲,“金字塔、泰姬陵因建筑的独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燧皇陵的后续开发完全可以站在世界的高度,做出唯一性。属于商丘的,也是世界的,我们需要不断突破固化思维,向世界文旅景观取经,并结合商丘自己的文化特色,两者融合好,就会焕发新机。”

把火文化推广开来是他的愿望。据他孙子王站介绍,十几年前,王老先生就自己骑自行车往返利民和商丘之间,关注和反馈燧皇陵和火文化的事情,期间骑坏了好几辆自行车,按照当前交通条件开车往返利民和商丘也需要近一个小时,可想而知,自行车往返两者之间怎么说也得几个小时,何况还有一定的危险性。由此,足以看出一个老人执着于心中之事的激情到底有多高了,而且他自己设计了火文化博物馆的建筑图样,我们保有敬畏之心,这些设计草图是可以由更加专业的建筑设计机构论证其方案的,有时候高手在民间,不是虚传,如今业余选手击败专业人员的事情不是没有,王根柱老师在火文化研究上做到了大胆谨慎敬畏专业,我们期待他的成果可以得到专业机构认可。

黄河故道文化明珠王根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

燧人氏钻木取火在先秦古籍中已经有记载。《韩非子五蠹》中记录了燧人氏钻木取火化腥臊,民悦之。《拾遗记》、《汉书》、《尚书大传》亦有记载燧皇与火的事。因火的出现,人们可以吃熟食,避臭去毒。所以,钻木取火是史前人类前行进步的重要技能。

如果从文旅融合发展角度来看火文化,王根柱老师对火文化的思考不无价值,他对于火文化博物馆的构思以及建筑风格、配套设施的想象实质上就是文化的活态化,传说也好,真实历史也罢,只要流传下来就是文化传承的根脉,而且火文化和燧皇钻木取火是具有唯一性的商丘专属文化IP,是可以打造特色文旅综合体项目的,纵观商丘的文化旅游资源当中,相关IP的文化博物馆有待完善,就像仓颉文化缺少文字博物馆、伊尹文化缺少美食博物馆一样,文化活化的路径很多,比如,可以复原场景,建造体验馆,结合火文化对于不同历史的影响呈现出实物的场景,结合现代高科技虚拟现实技术,回到古代的体验、生活在古代的体验都是可以做到的。当然,也可以做一些大众消费品,用文创产品引领文化传播,独具匠心的别致设计总能让人流连忘返。

此前,我已经看过了王根柱老师创作的关于火文化的文章,被他坚持创作的热情感染,而且他历时多年创作的关于火文化的剧本已经成稿,痴迷于火文化传承与传播,他对于火文化的文学创作不就是对火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吗?坚持文化自信,重视火文化的研究,并实质性推动火文化的广泛传播,讲好商丘故事,不正是商丘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高地的更务实举措之一吗?


统筹:胡继勇

审核:赵继彬

指导:商丘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