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張小龍:敏捷管理下的高效溝通,每個技術人員都要懂

微信之父張小龍:敏捷管理下的高效溝通,每個技術人員都要懂

如今的微信,早已從工具變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張小龍,也幾乎成為每個產品經理心目中神話的象徵。

提起張小龍,最耀眼的成績,莫過於微信創始人。

除此之外,他還是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和FoxMail創始人。

2013年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委會曾經簡短概括過張小龍的成就:“Foxmail在他手中誕生,造福了400萬郵箱用戶;他以七星級的產品追求重塑了QQ郵箱,併成功開發微信這一劃時代的產品。”

張小龍到底是如何帶領團隊創造了一次又一次他人無法超越的傳奇成功呢?

我給出的答案是:敏捷管理下的高效溝通。

1 小團隊的隨時FTF

小團隊是敏捷管理的組織基礎。

張小龍經常提起150人團隊的概念。

《人類簡史》中提到:人類在遠古時期,任何一個村落只有 150 人左右,一旦超過 150 人,溝通就會有障礙和困難。

在廣州搗鼓QQ郵箱時期,張小龍團隊聚集在南方通訊大廈的一層樓裡,“每個人都是隨便走幾步就到另一個人座位上去了,要討論問題隨便找一個白板就開始討論了”,因此溝通效率非常高。

在我的企業內訓課上,經常提到溝通的3V法則。

(3V法則:面對面溝通效率大於電話溝通效率大於郵件溝通效率)

其中,面對面溝通是最有效的。意思就是說,在工作場景中,需要跟老闆和同事溝通時,直接走到他的辦公室或者工位上,當面溝通,效率最高。

張小龍的小團隊作戰,毫無疑問滿足了這個要求。有啥事,直接當面說,不用約什麼會議時間,還待定電話視頻郵件各種。

張小龍與原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曾經圍繞微信軟件開發有過一場競爭。

屆時張小龍只有幾十個人的小團隊,而劉成敏手上有超過1000人的無線部門,技術積累多、研發力量更強、團隊在移動互聯端開發上也有更豐富的經驗。

結果,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張小龍勝出。

劉成敏之敗自然有不同的原因,但也側面證明了,全能型的小團隊不見得會輸給浩浩蕩蕩的大團隊。

有啥想法和問題隨時溝通,不斷推進項目,這就是小團隊的高效溝通。

2 警惕流程,提高反饋效率

微信團隊的人都知道:張小龍聽彙報不讓用PPT,儘量用一句話表達你想做什麼。

他非常強調快:快速上線,快速反饋,快速調整。如此一來團隊才會覺得爽,做事更加有激情和自主性。

而對於很多技術人員來說,一句話講清楚目的,是蠻困難的一件事。

最近我分別在給福特汽車的工程師和AIA的IT人員講課,我發現,我必須不斷盤每一個人,才能問出他們到底要講什麼。

有個工程師直言不諱地說:“我們技術人員,就是擅長細節,不擅長總結。”這總結,一針見血。

一上來,馬上就亮表格談數據,談了老半天,才說,我們用了這個方案預算可以節省多少,或者才說,這個供應商不合格。

這種倒三角說話模式的危險性在於,你結論還沒說完,就被老闆打斷了。好了,前面的細節也就白說了.

越大的boss,給你的彙報時間就越短。

只有boss快速得到你的反饋,才能進一步去反應和推動事情的進展。

同時,這種快速反饋能讓下屬獲得自主感、掌控感和目標感,也是敏捷管理的實現過程。

《敏捷宣言》的起草人之一Jeff Sutherland曾說過:“工作原本也可以不讓人垂頭喪氣,可以以非常流暢、令人愉悅的方式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自由和創造力,獲得高收益的成果。”

與之對比是慢反饋。一旦團隊反饋通道受阻,就會“執行力下降,發佈頻率降低,不尊重用戶體驗,而且讓團隊滿意度降低,能力和創造力受到限。”這是張小龍自己的說法。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建立快速反饋通道,才能應對當今快速發展和變化的市場需求。

3 內部輪崗,打破“組織化”

在跨部門溝通的課程中,我通常發現,部門之間的同事非常不瞭解彼此的function。

在一次workshop上,我讓每個部門的PM都從三個方面來談:你的部門能為其他部門同事提供什麼幫助。

3小時workshop結束,大家都有重新認識彼此的感覺,知道輪胎有問題找誰,車燈壞了找誰,底盤不穩找誰。

我就納悶,平常你們不同部門之間,可都是怎麼溝通的?

公司越大,部門之間barrier越多。騰訊公司為此在2012年底啟動了活水計劃,張小龍也多次對此表示支持。

他堅持內部輪崗,並且以此來打破固有的組織化,這也是實現敏捷管理很重要的一種組織形態。

他認為,內部輪崗後,每個人才能更加了解不同部門的職能,在跨部門溝通中也才能較少障礙。

同時,他提倡爭論,在工作中通過辯理來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而非為了團隊利益或者人際關係放棄思辨能力甚至思辨習慣。”

只有各個部門凝成一股勁,而不是散成一池沙,才能更好協同作戰,提高效率。

4

2018年12月12日的騰訊員工大會上,張小龍穿著淺藍色長袖上衣,沒有PPT或提詞板,把重點記在手心裡,忘詞了就低頭看手。充滿個性的他依然不屑於做PPT,也不樂意考量KPI。

吳曉波後來在《騰訊傳》裡說,馬化騰告訴他:因為有了微信,微博的戰爭已經結束了。

張小龍天時地利人和的成功雖然難以複製,但是其敏捷管理下的高效溝通理念,值得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