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大胆写女子期望的一首词,被士大夫不齿,却在平民中广为流传

在柳永以前,词坛基本以小令为主,讲究含蓄、文雅、语言精练,但是到了柳永时代,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多铺叙为主。柳永是一个混迹中下层的风流浪子,他写了很多“才子佳人”式的词作,受众人群多为普通大众,所以柳词充满了“从俗”的风格和语言。他以这样的风格创作的词作不在少数,比如下面这首著名的《定风波》。

柳永大胆写女子期望的一首词,被士大夫不齿,却在平民中广为流传

这首词写一位平民女子的爱情理想,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对情郎的思念,没有丝毫的功利和做作,但是柳永这种“俗风”的词作,是不被当时士大夫阶级所认可的,只能在平民中广为流传。据说柳永因为仕途不顺曾经面见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也是一位写情词的高手,但是晏殊似乎瞧不起柳永,告诉他:“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足见对柳永的不认可。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首二句从写春起笔,“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春天本是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的时节,但是在这位女主人公看来却是“惨绿愁红”,一颗芳心无处安放,做什么都十分乏味的时节。所以尽管窗外红日高升,莺啼柳翠,她还是高卧在秀被之中不肯起床,“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柳永大胆写女子期望的一首词,被士大夫不齿,却在平民中广为流传

即便是起来了,也是不想梳妆打扮,“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皮肤为之消损,头发也蓬松不梳。那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女主人公这样烦恼,这样慵懒呢?原来这一切不是别的,都是因为“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原来是因为相思,因为情郎不来信啊!

可是咱们词中的这位女主人公,不是扭扭捏捏不敢表达内心的女子,她是一位敢爱敢恨又敢做的女子,所以在下片她直抒胸臆,“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让他离开我,把他留在自己身旁好了。

柳永大胆写女子期望的一首词,被士大夫不齿,却在平民中广为流传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一个房间中生活,他铺纸写字、读他的书,而我则手捻针线在旁边陪伴着他,这样该多美好,该多有情味啊,如果真能实现,让青春就这样一点一滴过去也是极好的,“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首词上片以景写情,极尽气氛的渲染,下片则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其中多用口语、俚语,将女主人的心理活动刻画的活灵活现。

柳永大胆写女子期望的一首词,被士大夫不齿,却在平民中广为流传

这位女主人公的理想就是陪伴在情郎的旁边,过着青春美好的爱情生活,什么功名富贵、什么经济仕途,统统都不是她所看重的,只有年少恩爱,才是人间最为宝贵的事情,这或许是当时普通女子的一种爱情期望,是她们心中最为美好的期望。所以这在晏殊等正统士大夫看来,自然是离经叛道,俗不可耐的思想,因此他们排斥柳永,也就理所当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