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洛陽“四河”沿線及周邊將建260餘公里洛陽“樂道”

17日,全市第六次河長制湖長制調度會暨“四河三渠”綜合治理推進會召開,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進一步拓展深化提升“四河三渠”綜合治理,推進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打牢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1、治理範圍擴展至全市域各類水體

  城市有了水就會有靈氣、有活力、有動感。鄉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才能留住濃濃鄉愁。

  2017年,洛陽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興水的重要論述,全面實施“四河同治、三渠聯動”,對洛河、伊河、澗河、瀍河和中州渠、大明渠、鐵路防洪渠等水系進行系統治理。

  經過兩年多的攻堅推動,一大批截汙治汙、引水補源、河道治理、遊園溼地、沿河路網和沿河棚改等重點項目落地見效,推動水生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普遍點贊。

  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洛陽在協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責無旁貸。

  下一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我市將持續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推進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以黃河保護治理為重點,拓展深化提升“四河三渠”綜合治理,抓好全市域各類水體保護治理,促進水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和持續提升。根據部署,我市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在範圍上涵蓋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在對象上包括河、渠、庫、塘及各類小微水體,重點是黃河和目前的“四河三渠”、淮河流域的北汝河、長江流域的老灌河和白河,以及小浪底、西霞院、陸渾、故縣、前坪等大中型水庫,實現由“四河三渠”向全市域各類水體的拓展。

給力!洛陽“四河”沿線及周邊將建260餘公里洛陽“樂道”

伊河溼地記者 曾憲平/攝

2、以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實現更大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我市將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方針,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把保安瀾、保水質、重節水作為主攻方向,統籌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統籌好水體治理與國土綠化,統籌好水體治理與城市建設,統籌好水體治理與文化傳承,著力發揮更大效益。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安瀾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下一步,我市將把確保全市域各類水體特別是黃河安瀾作為底線任務,突出黃河干流,同步抓好黃河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持續開展“清四亂”。同時,主要河流按照中心城區、縣城、鄉村分別達到100年、50年、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因地制宜推進生態駁岸、工程駁岸建設。

  實現“水清”是治水興水的首要目標。我市將統籌抓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河流清潔行動等,強化排汙口、黑臭水體治理,加快雨汙分流、汙水管網、汙水處理廠等設施建設,科學實施引水補源,促進水系聯通,實現水常清、長流水。

  提升綠化水平,是解決水土流失等問題的必然要求。我市將堅持“林水一體”,著力提升全域綠化水平,充分利用滯洪區、水源地等,科學佈局水系溼地,使之成為淨水蓄水的生態樞紐、群眾親水近水的生態樂園。同時,統籌抓好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黃河生態廊道提質升級、洛陽“樂道”建設、小遊園建設等,不斷拓展綠色空間。在沿河路網建設方面,加快構建濱河主幹道、親水慢行道、遊園小步道三級路網,以沿岸路網的完善來強化生態管控紅線、方便群眾親水休閒,不斷提升城市品位。我市還將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結合全市域水體治理,進一步摸清洛陽曆史文化資源的家底,著力講好洛陽“黃河故事”,加快打造中華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風光體驗之旅、治黃水利水工研學之旅,把黃河建成傳承歷史的文脈河。

給力!洛陽“四河”沿線及周邊將建260餘公里洛陽“樂道”

瀍河入洛河口記者 曾憲平/攝

3、推動“四河三渠”綜合治理邁向更高層次

  項目建設是推進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市將在抓好既定任務落實的基礎上,新謀劃推出一批重點項目,推動水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拓展深化提升“四河三渠”綜合治理上,我市將按照“鞏固成效、提升標準、全域覆蓋”的思路,不斷推進“水清、岸綠、路暢、惠民”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目標發展。

  其中,在截汙治汙方面,對啟明南路等10條道路進行雨汙分流改造,在秦嶺防洪渠鋪設9公里截汙管道。在引水補源方面,通過伊東渠從伊河引水,實現向伊濱新城東軸線綠地水系景觀和雙溪湖遊園水系持續供水。在河道治理方面,對10.7公里洛河中段和11公里伊河中段進行全面提升。在遊園溼地“樂道”方面,在中心城區建設秦嶺防洪渠遊園等,新建溼地9處,提升改造溼地6處,高標準推動黃河溼地生態修復保護,在“四河”沿線及興洛湖、西溪遊園等周邊建設9條共260餘公里洛陽“樂道”,彰顯文化特色。在沿河路網方面,實施春都路改造、秦嶺防洪渠南北路等沿河渠道路延伸工程。在沿河村莊整治方面,高標準完成沿河村莊整治,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此基礎上,我市還立足實際,科學謀劃了一批水庫、灌區等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並積極爭取進入國家和省大盤子,統籌推進實施。

4、探索建立“河長+檢察長+警長”水環境保護聯合執法長效機制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是強化責任落實、推進河渠治理的重要抓手。對此,我市將在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完善河長制的實現形式,探索建立“河長+檢察長+警長”水環境保護聯合執法長效機制,嚴厲打擊各類涉水違法行為。

  在監管手段上,我市將堅持實行人防和技防相結合,推進河長履職巡河APP錄入等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推進河長制良性高效運行;依託藍天衛士系統,構建市、縣兩級視頻監控平臺,在主要河流、重點河段加裝監控設備,儘快實現對重點河段視頻監控全覆蓋。

  同時,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借鑑省河長辦做法,以“一河一策”為基礎,建立健全各級河流“問題、任務、責任”清單制度,按照“列單、交單、辦單、清單”要求,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具體任務、標準要求、時間節點,壓實整改責任,加大督辦力度,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下一步,將對各級河長履職情況進行常態化督導暗訪,對各級河長的履職情況進行定期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班子及幹部綜合考評的重要依據。對失職瀆職的,要嚴格追究責任。

  保護治理水生態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市將全面開展全民清河護河行動,大力倡樹愛河護河光榮、毀河髒河可恥的社會風氣,真正打好愛河護河清河的人民戰爭。

(洛陽晚報 記者 白雲飛 李東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