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凉是什么?

是你一个人冲在前面抛头颅洒热血,却有人在后面喊,这个人怎么还不死。

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有的。

2004年,网络上突然火了一篇文章 ,叫《清华学子怒批杨振宁》

这是一篇匿名文章 ,现在看来,这篇文章看来既不清华,也不学子,说是蓝翔学生炮制的,可能对蓝翔太不公平。

通篇文章仿若大字写的报。

“杨振宁对美国的贡献远远大于中国。这位美籍人,效忠于美,服务于美,带着诺贝尔的荣耀,晚年回到中国,吃住行尽享在美国不曾有的待遇,回赠中国人的,是一针针的麻醉剂。”

时间过去了十多年,清者自清。不久前,杨振宁先生刚刚获得了“求是终身成就奖”,想必我们的国人对这位物理学巨子有充分的了解。但没想到,这篇劣质的文章依然在网上流传。

而下面的评论里,依然有着无知者的身影。

一个连杨振宁先生是谁都需要百度的人,真的有资格来评论杨振宁先生吗?

时到今天,依然有无数的人热衷于杨振宁的私生活,而对他的学术成就充耳不闻,当然,这也跟杨振宁先生论文里的每一个人字他都认识,但组成一句话,他就完全搞不懂有关。

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个遗憾,如果有了,还不懂得尊重,那就是悲哀了。

有必要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杨振宁先生。

首先,杨振宁是不是一个爱国者?

有一年,莫伟向时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他介绍了当时一些海外华人的情况,他说:“海外华人有很多,这些人对中国不了解,都有私心。莫伟说,据我了解,这些华人科学家里面只有两个人是完全没有私心,只有这两个人一心一意希望中国好,他们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莫伟还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在海外总是关心中国的发展,到处为中国说好话,在一些国际会议上,遇见对中国的攻击,杨振宁和李政道曾经气愤的退场,以示抗议。”

聂华桐院士认为,杨振宁不仅是大科学家,还是一个有贡献的社会活动家。六七十年代,杨振宁就是全美华人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两个,一个是为全美华人争取利益,让更多的华人参政议政,摆脱华人低下的地位,一个是联合起来,向美国政府呼吁,停止与中国敌对,尽快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1971年,杨振宁第一个冲破封锁,到中国来访问,这一次访问,在世界上造成了轰动。杨振宁回美国之后,又到全美七十多所大学演讲,到处说中国的好话,希望华人学子可以到中国看看。

杨振宁还是保护鱼岛的精神领袖,他和朋友们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多次在美国政府部门演讲,出示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证据。聂华桐院士认为,杨振宁为这些社会外交活动牺牲很大,如果他不参加这些活动,在科学上可能贡献更大。

杨振宁拿到诺贝尔奖后的第一件事情,安排岳母曹秀清从台湾飞美国,再从美国飞往日内瓦,再从日内瓦飞到北京,从此定居北京。

是的杨振宁加入过美国国籍,但在这个世界,有拿着外国国籍赚中国钱的中国人,也有拿着中国国籍替外国人办事的中国人,难道就不允许有美国国籍却帮助中国的中国人?

第二个问题,杨振宁对中国有没有贡献?

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回国是来养老的,说这个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这种人对中国的贡献可能不足杨振宁的千万分之一。

事实上,早在美国时,杨振宁就在为中国做贡献。

1978年3月,在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一年。

1981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分校设立了CEEC奖金,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建议:“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于是,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3年,杨振宁在香港发起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累计资助金额2000多万元港币,资助基础研究项目数百个,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者 。

1984到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2年,杨振宁自捞二万美金为南开召开一场国际会议,为方便南开使用,他将钱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包在一个包里带来。甚至考虑外宾喝咖啡的习惯,准备自带咖啡壶。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捐出工资,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还顺便拐了姚期志回国。

姚期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现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堂班教授。

中科院周光召院长说: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说:杨振宁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

如果贡献大的人可以指责贡献少的人,中国应该没有多少够资格指责杨振宁,倒是杨振宁面对这样无端的指责,从来都没有说过什么。

下个问题,杨振宁的成就到底有多高?

其实一张图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美国大学里这么多白发苍苍的教授,不在家里养老,跑到这里,只为跟杨振宁合一张影。

中国人非常推崇霍金,往往一提到物理学家,除了认识牛顿,爱因斯坦,就只说得出来霍金了,好像霍金是物理界的第三号人物。

霍金固然伟大 ,但霍金在物理学界的地位真的比杨振宁高吗?

网上有一个比喻。

物理学是这样的:

阿基米德开凿了一个山洞,可以住人。

伽利略觉得山洞太简陋了,他挖了一个坑,想盖房子。

牛顿包工头,带着开普勒,胡克,笛卡尔等一群小弟打下了地基。

后面几百年,包括法拉第在内的一群物理学家盖了一座看起来漂亮而完美的房子。

然后开尔文说房子盖完了,大家都去住吧,已经完美了,物理学家没事干了,就是天怎么不晴啊,头上还有两片乌云?

结果乌云的制造者麦克斯韦劈下两道闪电,房子塌了。麦克斯韦说,盖尼玛的房子,眼光能长远点吗?「其实乌云不是麦克斯韦制造的,但是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光速不变,作为物理学的老四,必须给他个霸气的工作,也就是拆房子」

于是包工头爱因斯坦出现了,他先带领洛伦兹等小弟,盖了一层楼「狭义相对论」,后来他小弟都不用了,自己往上一个人盖了一整栋楼!这栋楼盖好了没装修,后面的科学家,什么史瓦西啊,霍金啊,都是在爱因斯坦这栋楼上搞装修的,霍金大概装了一面墙。

与爱因斯坦同时代,普朗克,波尔,海森堡等人,哦,还有爱因斯坦,他们盖了另一栋楼,也就是量子力学,这些人合力盖的,没有包工头,这栋楼现在看起来似乎更牛逼,而杨振宁,在这栋楼里打了一个电梯井,用标准模型贯通了这栋楼。

这就是杨振宁先生在物理界的地位。

这个电梯井就是杨振宁杨-米尔斯理论。

这个理论有多重要呢?

大家都知道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让他获奖的是宇称不守恒理论。

“宇称不守恒”已经很牛,但跟杨-米尔斯理论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

关于这个,杨振宁自己有一个比喻。

他说:通常得诺贝尔奖的重要性,可以说那是10年之间最重要的物理的文章。那如果你问“宇称不守恒”是不是当时10年之间最重要的文章呢,我想这是当之无愧的。所以它得到诺贝尔奖,是所有的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规范场(杨-米尔斯理论)的研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可是我想你要是去问内行的人,现在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规范场的重要是世纪性的重要,不只是10年的重要。就是它要长期下去到21世纪、到22世纪还是重要的,因为它把一个基本原则给找出来了。

也就是说宇称不守恒是十年的文章 ,而杨-米尔斯理论是一百年两百年的文章。

这个理论到底讲什么呢?

理论很复杂,但讲起来也不麻烦,就是我们的物理研究,其实就是要解释上帝创造万物的规则。

大家的共识,上帝创造世界,一定是遵循一个简单而又美的理论,而不是一堆理论,所以要找到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理论。

在这个领域里,牛顿解释了引力,麦克斯韦方程组解释了电磁力。但这两个解释相互矛盾。

于是,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来安置电磁力,用广义相对论来安置引力。

可就在这时,人类撬开了原子核,又发现了两种新的力:强力跟弱力。

接下的工作就由杨振宁来完成了,他用杨-米尔斯理论来描述强力以及弱力和电磁力。

也就说,世间的四种力,已经有三种可以用杨-米尔斯理论去描述。只有引力无法用杨-米尔斯理论描述。

如果物理的终极是证明1+1等于2,杨振宁证明了1+2等于3。

等我们统一了所有的力,就能真正掌握宇宙的奥秘,就能真正利用宇宙给我们的一切。就能控制虫洞、黑洞,开始宇宙级的征程。我们才会不永远被困在地球上。

事实上,人类对杨振宁成就的认识并不充分,他的很多理论要到很多年以后才有人理解。

知道了这个,就知道杨振宁的地位了,他是排在牛顿爱因斯坦以及麦克斯韦之后的物学家,是有可能进物理史前五的物理学家。而霍金,可能还进不了前五十。

2000年,《自然》评选人类千年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学家,杨振宁位列其中。除他之外,其他人都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人: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

杨振宁是唯一在世的最伟大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量子电动力学大牛弗里曼.戴森评价杨振宁:他高高地飞翔在诸多小问题构成的热带雨林之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些小问题耗尽了一生的时光。

丁肇中先生评价杨振宁:杨振宁是20世纪伟大科学家之一, 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发展主要里程碑时马上就想到1.相对论2.量子力学3.杨振宁。

1994年,富兰克林奖章和鲍威尔奖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这一理论模型已经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并必然将对未来产生可相提并论的影响”。

最后一个问题,杨振宁为什么做出这么大的成就?

跟同时期的物理学家相比,杨振宁有一个特别的优势,他的数学特别好。

像大家都听过杨振宁与李政道之间的事情,他们之间的事情只有当事人知道。但大家也清楚,两人分开后,杨振宁在物理上继续前进,做出了更多更重要的理论,而李政道后面的成就就不太高了。

这是为什么呢?

杨振宁认为是数学的原因。他说:“政道是一个极聪明的物理学家,吸收能力强,工作十分努力。可是洞察力与数学能力略逊一筹,所以一九六二年以后文章虽写得很多,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没有大影响。”

数学在杨振宁的物理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他研究物理学的对称性问题,就使用了群论这个数学工具。而当时的物理学家对群论都持怀疑的态度。

那杨振宁的数学为什么特别好呢?

这跟他的家庭有关。

杨振宁父亲杨武之就是一个数学家,是中国第一位因数论研究获得博士的学者。

杨振宁说: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堪称奇迹中的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振宁从小热爱数学,他经常在父亲的书架上翻看一些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

有意思的是,父亲杨武之却不太赞成杨振宁过多的学习数学,因为他认为数学不够实用,像诺贝尔就没有设数学奖。

可杨振宁已经深深迷上了数学。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你们也可能见过这个智力测验题。它是把一个盒子分成16个正方形格子,其中15个格子各填上一个方块,一个是空的。

你可以来回移动这些方块。这些方块开始是杂乱无章的,要求你把它们移动成某一特殊状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难题。

我相信你们见到过,而且一定在香港流传很普遍。但是,如何移动以及是否能从最初的状态达到所要求的状态,就需要运用奇偶排列的概念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如果某人有数学天才并且喜欢解决这种问题,那是很幸运的。他或她应该尽可能广泛深入地钻研下去,从而培养这种兴趣。”

可以说,杨振宁就是被这样的数学谜题给吸引了,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以后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刘薰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跟教育家,事实上,他跟杨振宁的父亲还是同学。

刘薰宇非常擅长进行数学教育,中国那个年代的科学大师基本上都受过他的影响。

比如中国有一位数学家叫谷超豪。他就说:记得看了刘熏宇的《数学的园地》,其中有一段讲述了微积分思想,从什么是速度讲起。当时我自以为很懂得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真正的速度概念要用微积分才能深入了解,于是对数学愈发地感兴趣了。”

可见,一本好的数学书能够让孩子爱上数学。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有一个问题,他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在条件那么差的时候,中国反而出现了一批大师呢?

是不是跟他们使用的教材特别优秀呢?

我就专门找来了刘熏宇的书给我家小孩看,我家小孩正在上六年级,平时也补习数学,他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他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平时,他是坐十五分钟就要挪屁股的。

我给孩子看的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刘熏宇化身马先生,讲解了一百多道题,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刘薰宇简直就是科学家里的段子里,里面的函数知识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段子。我儿子看的就哈哈大笑。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这个书合适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能够自我学习。

因为是中国数学家写的,所以里面有很多中国的数学妙题。

比如什么是“八仙过海”和“韩信点兵”?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所以,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孩子看看这本激励了世界最牛物理学家的数学启蒙书。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杨振宁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说明了一切

而且价格也不贵,三册只要69,包邮到家。

点下面的横条参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