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在张景中院士的办公室抽屉里,有一封信被珍藏了三十多年。这封珍贵的信,让张景中在意大利ICTP(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访学期限得以从2个月延长至11个月。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张景中认为,他最终完成从之前的研究到机器证明研究的转变,是在意大利ICTP访学期间。

在ICTP访学期间,张景中在意大利各地(包括ICTP)作了几次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定理机器证明、距离几何、数学教育等多方面;应邀在米兰大学、比萨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访问及学术交流;在回国途中,访问了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大学并作了多次学术报告。

这些学术报告和交流在当时引起了业内不小的轰动,也为他将来的数学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到底是什么样的信让张景中登上了数学殿堂,让他珍藏了三十多年?

这就是吴文俊先生为他所写的推荐信。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人的一生之中都会得到许多的人的帮助,而能得到一位院士的提携,不是每个人能有的幸运。张景中第一次知道吴文俊是在1956年,那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出炉,吴文俊是三项一等奖获得者之一,另两项一等奖的获得者是钱学森先生和华罗庚先生。

在二十年后的1978年底,张景中由新疆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任教。在资料室他阅读了吴文俊先生1977年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的《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证明》,被论文中透露的敏锐学术眼光和宏伟设想所深深吸引。

这篇文章再次激发了他当年在北大求学时产生过的浓厚兴趣,可以说这是引导他进入这一新的领域的“导航仪”。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吴文俊

在一个时期专注做一件事情

在做研究时,张景中觉得吴文俊在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专注做一个方向甚至是一个问题的研究对他具有重大的启发。在张景中看来,虽然他在多个行业均有涉猎,但是并没有在相应领域起到决定性作用。经过深思熟虑,张景中觉得做研究应该向吴文俊学习,专注于一个领域,解决这一领域的根本性问题。于是张景中决定转向集中于机器证明领域的研究。

1985年,张景中从中科大调到中科院成都分院直属的数理科学研究室(现已更名),张景中在吴文俊方法的启发下,提出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值并行方法,并初步在计算机上实现。这项工作引起了中科院数理局的高度重视,并建议张景中到北京向吴文俊做一次报告。

这次报告是张景中第一次见到吴文俊。之前一路跟随,现在终于得以相见。在听了张景中的汇报后,吴文俊给予了张景中极大的肯定,这个肯定让张景中受到了鼓舞,使他对研究充满了信心。

在这种动力下,张景中和他的同伴继续不断钻研,相继获得了199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张景中均为第一完成人。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吴文俊

2009年,在庆贺吴文俊九十华诞的《感谢和学习》一文中,张景中写道:“回顾起来,是吴先生带来的新的研究领域,对科学研究方向的新的认识,使自己的科研生涯进入了新的境界。”

“吴先生对我的帮助,使我永远感谢。吴先生的为人和治学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这位数学家的眼里,没有学不好数学的学生

张景中先生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

在张景中的眼里,就没有学不好数学的学生。

任教多年的张景中发现,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困难重重,觉得纷繁复杂的概念深奥,难以理解。于是张景中就在思索:“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那么困难,并且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呢?”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张景中

1979年,张景中到中国科技大学执教,随后他将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发表成文,形成“教育数学”理念。

这篇针对学生“思维方式转换”的文章打破了数学概念教学的固化模式,以一种平白易懂的方式,让孩子真正的去理解某一些数学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

张景中认为,如今学生在面临考试压力下,很难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他们的脑子都被“公式、概念、解题套路”所填满。可是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一个理解、挑战、充满兴趣的过程。于是,张景中提出,应当将数学进行创新,重视概念与方法的改变,使之更适合孩子。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张景中

差班“输得起”更“赢得起”

张景中的“教育数学”理念并不是空口白话,是经过实验证明的。

一开始,在广东省某地,张景中计划寻找几个班进行数学学习的实验与改革,其中一所特别优秀的学校原本有意参与,但家长与学生都担心“输不起”。

最终参与的是平均成绩60多分的“差班”,但是,就是这个“输得起”的差班,在进行他的数学教学实验后,就像“着了魔”一般,不但孩子们的成绩都在突飞猛进,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浓厚了很多。中考时,这些孩子们以平均130多分、最低120多分的数学成绩毕业。“这是2015年的事情,现在,那一批孩子已经考上了大学,而且是很不错的国内优秀大学,优秀率达到100%。”

张景中的教育数学理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后来张景中又在贵州、成都等地进行了实验,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张景中

科普的“普”一点也不“普通”,里面的奥妙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除了教育数学,张景中院士一直以来还致力于数学科普写作。

张景中院士会进行科普创作,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张景中曾说:“人的天性是懒的,就像物体有惰性,要是没什么鞭策,没什么督促,就做不成很多事情。”

张景中回忆说:“我的第一本科普书《数学传奇》,就是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文赞阳先生督促下写成的。那是1979年暑假,他到成都,到我家里找我。他说你还没有出过书,就写一本数学科普书吧。这么说了几次,情面难却,我就试着写。写了自己读读不满意,就撕掉重新写。那时没有电脑或打字机,是老老实实用笔在稿纸上写的。几个月下来,最后写了6万字。他给我删掉了3万,书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删?文先生说他看不懂的就删。他说我自己就看不懂,怎么忍心印出来给小朋友看呢?书出来之后他高兴地告诉我,很受欢迎。”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这是外因,而内因是张景中自己小时候接触的科普书,张景中说这些科普书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苏联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几点钟》、《汽车怎么会跑路》;我国顾均正的《科学趣味》、刘薰宇的《马先生谈教学》和《数学园地》、王峻芩的《数学列车》,这些书不仅读起来有趣,读后还能够带来悠长的回味和反复的思索。还有法布尔的《蜘蛛的故事》和《化学奇谈》,很有思想,有启发;本来看上去很普通的事情,竟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奥妙在里面。看了这些书,促使自己去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创作的欲望。那时就想,如果有人给我出版,我也要写这样好看的书。

令他高兴的是,科普书的一些内容后来进入数学教材,使更多学生受益。他曾说过,创作出好的科普作品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写科普作品要当成一个事业来做,这也是个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写科普作品很花心思,比如《数学家的眼光》,六万字写了五年。要让中学生能看懂,大学生研究生也觉得有新意,是要下功夫的。”

如何培养数学兴趣,让它学起来不那么枯燥?张景中建议同学们多读些好的数学科普书或者数学史。平常学习中掌握到的知识,在看科普书或与同学老师讨论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从而挖掘出数学的更多魅力。

一封信,成就了一位数学大师,如今他把这种数学精神传给更多人

《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张景中教你学数学》

《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张景中教你学数学》就是这样的一本科普书,张景中教授从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一个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娓娓道来,通俗生动地介绍了如何从这些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并得出不同凡响的结论。数学不再是抽象而枯燥的纸上公式,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充满趣味的好玩游戏。 这本书讲的不是解某一类数学题的技巧,它告诉我们的是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为把数学学得好,只有一个必需条件,就是对数学感兴趣,一旦有兴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数学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