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往事

美国作家罗伯特‧佛罗斯特曾有名言——

“两条路分岔在黄色的树林,我选择人烟稀少的一条,一切从此不同。”


​这句话套用在甄子丹身上,完美贴合。

一、与李连杰二三事


讨论甄子丹的声浪中,李连杰、赵文卓是永远不会少的元素。

坊间有“甄子丹与李连杰师出同门,却被李打压30年”的说法。事实上,了解这段恩怨的,只能认可前半句。


甄子丹往事

先来看两位功夫明星的履历——


甄子丹往事


李连杰和甄子丹是同龄人,如今都是近花甲的老帮菜。

上图标红部分,可以明显看到二人生命轨迹的交叉和迥异。

17岁那年,李连杰已经斩获5次全国武术冠军,并因此主演了万人空巷的国民爆款电影《少林寺》,此后李连杰名声大噪,传遍两岸三地,并引来了好莱坞资方的注意。


甄子丹往事

在什刹海体校学习的李连杰和甄子丹,左二是他们的教练吴彬

17岁的甄子丹运气则没这么好。

这一年,是他虽父母移民波士顿的第6年,因为母亲是太极拳老师,甄子丹的功夫底子由此打下,小伙勤耕不辍,常常在波士顿街头跟老美过几招。


甄子丹往事

留着李洛克发型的甄子丹在北京

二人在什刹海体校共同的教练吴彬老师曾回忆,《少林寺》火了以后,片方带着李连杰和武术队来到美国宣传兼访问,甄子丹的母亲慕名而来,并请求吴彬老师,将甄子丹带回国训练深造,毕竟美国没有武术的土壤和根基。

就这样,甄子丹回到了北京,成了李连杰的师弟。


甄子丹往事

回国后的甄子丹,日子比较艰难。

一方面,他很能吃苦,一个动作没到极致就不会停止;

另一方面,因为年幼时没有武术的底子,转型很困难;

最大的困难,吴彬老师说,他“有时候也不是很听话”,对老师的要求并不信服。


甄子丹往事


紧接着小道消息蜂拥而至,类似:

甄子丹在什刹海生涯以“被开除”收尾;

甄子丹对待师长傲慢无礼、多次顶撞挑衅师兄弟;

被师兄李连杰打了一顿

....


这些言论无从考证,不再细表。

但确定的是,在这几年中,甄子丹亲历的一件事,决定了他与《叶问》系列结缘的必然性。

李连杰从一名武术运动员,成功转型成了武打明星。

从80年代初开始,李连杰成了家喻户晓的功夫皇帝,并有《黄飞鸿》《方世玉》等鲜明的代表作。


甄子丹往事

甄子丹往事

甄子丹往事


反观自己:

虽然曾收获了美武术大赛兵器拳术双料冠军的头衔,但比起师兄真正的名和利,甄子丹必然是大写的“不服”。


二、平平无奇的“港片生涯”


好在人各有命。

甄子丹遇上了“贵人”袁和平。


甄子丹往事


彼时的袁和平已大有名望,捧红了成龙后正在物色新人。

刚好袁和平的姐姐是甄子丹母亲的徒弟,经此介绍,甄子丹与袁和平开始了长达11年的合作。

如今甄子丹的荧幕形象,是硬汉、肌肉、威严。

但在跟袁和平“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中,甄子丹也曾展示过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他的表演充满戏剧色彩、身上还有美国街头小伙的洒脱和不羁。


甄子丹往事

甄子丹往事


上了岁数的观众,应该都还记得,在《情逢敌手》中甄子丹曾大秀霹雳舞,那舞姿不输孙红雷。


甄子丹往事

甄子丹往事


在这十几年中,甄子丹始终没有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品,但积累了不少的表演和武术经验。

王晶说过,香港电影的产品属性极强,没有票房保障,诚意、创意、美学都是幻觉。

甄子丹这十几年的作品,票房都一般。他在袁和平电影中大多数时候出演警察,而那个时期,香港电影警察一哥只有《警察故事》里的陈家驹,甄子丹的警察形象被成龙全面压制,袁和平也没能做出《醉拳》那样的盛况。最佳成绩是1993年的《黄飞鸿之铁马骝》,当时昆汀对这部影片喜爱有加,并于10年后引入美国,收获1500万美元票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代人一提到黄飞鸿,第一印象还是李连杰,由此可见甄子丹内心是多么的拧巴。


甄子丹往事


就这样,在外人眼中,甄子丹这十年,是平平无奇的。

时间来到90年代,甄子丹在徐克的邀请下,参演了两部古装《新龙门客栈》和《黄飞鸿男儿当自强》,戏份不多,但都是头号反派。

甄子丹李连杰银幕过招,打得难解难分,而事实上,甄子丹再次受伤,眉头缝了六针。


甄子丹往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懊恼,甄子丹自此停止了跟徐克的合作,或许他明白,《黄飞鸿》系列那么成功,而自己不可能成为主角,也不愿做陪衬别人的绿叶。

拍了十几年戏,甄子丹还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银幕形象,他转变思路,从大银幕转向小荧屏,出演了陈木胜指导的电视剧《精武门》。


甄子丹往事


二十年后再谈陈真,你的第一反应是谁?


李小龙?

李连杰?

还是甄子丹?


还记得小时候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等陈真的美好画面。甄子丹对陈真的塑造,与前人不分伯仲,而他从此形成了独特的爱好:大秀肌肉。


甄子丹往事


也是凭借这部剧,甄子丹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甄子丹的事业出现了第一个春天。

之后,甄子丹组建了公司,自导自演了三部影片:《战狼传说》《杀杀人跳跳舞》《新唐山大兄》走的全是硬汉格斗风格,视觉上非常享受,甄子丹动作越来越凌厉,出拳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在视觉效果上依靠快速剪辑和技术渲染,虽然思想性一般,但能看出甄子丹对动作电影有过深入思考。


甄子丹往事


然而,特色不代表票房,票房决定着命运,三部电影在市场上全军覆没,甄子丹几乎到了破产境地。

甄子丹往事


千禧年,甄子丹转向国外发展,德国和美国都曾有过他的身影,尽管跟昆汀有着不错的交情,但美国市场依旧向他紧闭。

这时候,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英雄》。

师兄李连杰伸出橄榄枝,向张艺谋引荐甄子丹,并某得重要一角。


甄子丹往事

甄子丹往事


柳暗花明后,甄子丹又凭借《千机变》、《七剑》赢得不错口碑和市场。那时候一提起甄子丹。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号明星,很能打,但具体有啥代表作,不知道。


甄子丹往事


在接手《叶问》系列之前,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甄子丹二十年的窘况——

出演功夫喜剧:片红人不红

出演警察:生不逢时,人们只认陈家驹

出演古装:在李连杰赵文卓的电影中,只能做绿叶

自己拍电影:有创意没票房

去国外深造:草草收场


三、大器晚成,从霹雳小子到一代宗师


一个从小练武的人,骨子里一定有不服输的基因,更何况中国电影明明正在蓬勃发展,为何没我甄子丹一席之地?

李连杰有黄飞鸿,成龙有陈家驹,赵文卓有聂风。

世界好像在捉弄他,世人一度认为他是李连杰的后辈。所以,甄子丹太需要一个能代表自己的武者角色了。

直到结识叶伟信。


甄子丹往事


直到他遇到《叶问》。

2008年第一部《叶问》刚刚问世,评论圈并不看好这个组合。叶伟信是无厘头出身,甄子丹也有明日黄花之嫌,再加上这个ip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知。

但直到今天,11年过去了,真香定律应验。

电影中的打斗拳拳到肉,技法扎实,没有香港功夫片那种漫画风格,也没有老派武侠片里的死板沉闷。整个系列,画面以冷色调为主,故事大纲的设定,带走浓重的国恨家仇。

不可忽视的是,《叶问》之于甄子丹,绝不是一个只靠打打杀杀就能呈现的角色,叶问真正给甄子丹注入了文化立场,给甄子丹一个鲜明的tag,这也是他以往作品中所欠缺的。


甄子丹往事

回忆以往前三部,叶问是武林宗师,是李小龙的启蒙老师,也是一个注重家庭生活,脑袋中有原则支撑的男人形象,他既能说出“没有怕老婆,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也能说出“无论在哪里,做人都要自信”,并不违和。他沉静隐忍,到了民族大义时,又有不容分说的担当和坚守。

借用王家卫德台词来说:「日本人的米,我吃不惯」

也是从《叶问》开始,甄子丹开始大器晚成,这个喜欢大秀肌肉,一个打十个的男人,终于开始将力量隐藏在黑袍之下,真正实现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远的不说说近的,第一部《叶问》于2008年问世,相比于前一年的《导火线》,甄子丹的打斗已经没有了毛躁感,​眼神开始变得深邃。


甄子丹往事

甄子丹往事


提前看了《叶问4》,在这部完结篇里,甄子丹的表演明显多了一份厚重感,明明出拳更快了,但给人的感觉却更稳了,你再也看不出12年前《导火线》里他那种摇头晃脑只为吸睛的打斗,这种传递情绪的能力,是他以往电影中一直缺失和寻求的,纵然外界非议不断,但这是甄子丹必将坚持下去的理由。

这是一个武者的本能,也是功夫演员的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