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01.

提到“文艺复兴”,你会首先想到什么?是达·芬奇、拉斐尔、提香等大师的绘画,是米开朗基罗、多纳太罗的雕塑,是布鲁内列斯基的建筑,亦或者是但丁、拉伯雷、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的作品?

而我第一反应竟是想到了性解放,因性解放继而联系到了自由。想到性解放也不是空穴来风,薄迦丘的《十日谈》这本书,被看作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读它时,心灵受到了不小的触动。这本内容看上去只是一些供男女避难时,消遣解闷的地摊货,可每个故事却是细思极恐。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中世纪的性压抑和披着宗教外衣道貌岸然的故事。

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之十日谈》电影截图,该电影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十日谈》里,教士会诱骗清纯少女,修道院院长为与人妻寻欢作乐而陷害丈夫入狱……除了这些教会里滥用权威制造荒淫无耻的故事外,中世纪的婚俗规定也极其压制个体的欲望,比如出于宗教道德的目的和宗教节期,夫妻是不可以有性行为的。而到了11世纪,宗教节期长达273天,什么基督降临节、四旬斋、圣灵降临节、圣餐前、忏悔期、每周的星期三和星期五、六,日……再除去女性生理期和伤风感冒、劳作辛苦的日子,掰掰手指,可以享受性爱的日子所剩无几。

泯灭性就是泯灭人性,中世纪在我眼里是一段反智时期,是文艺复兴前的“黑暗时代”。在中世纪,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信仰。在那个时代,唯一被鼓励阅读的书可能只有基督教的《圣经》。

而文艺复兴时代,首先解放的就是人,不再大肆鼓吹神,不再完全依附于教会,生活从神本位中解放出来,有了个体意识,这才有了人文精神的复苏,开始学习古罗马、古希腊的哲学、艺术。

“文艺复兴”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名词。“文艺复兴”的原文Renaissance特别美,是意大利艺术家乔治·瓦萨里发明的,他也是第一个记录这一时期艺术家的人,写了《艺苑名人传》,这本书并不是很好读,但绝对是研究文艺复兴艺术家们的一手资料。Renaissance有“再生”的意思。现在拉丁语系的字源Naissance仍然可以翻译成“诞生”。

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特指大约从14到16世纪文化上蓬勃发展的状态,包括建筑、美术、文学、音乐、戏剧、哲学,也是西方历史中最具有文化创造力的时代。

我想人类的历史是再也没有哪个时代,像文艺复兴一样,天才辈出,群星灿烂。我在学艺术史的时候,虽然学的是现代艺术,但是我喜欢的艺术家均会提到文艺复兴对自己的影响。机缘巧合,我翻译了《文艺复兴人》这本书,也借此机会探索其中的奥秘。

02.

狭义的文艺复兴人,是“通才”或者“博学家”的一个别称,尤其指在艺术和科学方面。这个词语的产生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这样的人物,众所周知的就是达·芬奇,他一生兴趣广泛,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身份包括画家、音乐家、建筑学家、解剖学家、发明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利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更是文艺复兴第一位通才,他的身份包括建筑师、语言学家、解密码者、小说家、诗人、考古学家、喜剧作家等等。

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阿尔贝蒂的建筑作品既有仿古式样的,也有大胆革新的。代表作品是佛罗伦萨的鲁奇兰府邸、圣玛利亚小教堂正立面和曼图亚的圣安德烈教堂等。图是曼图亚的圣安德烈教堂内外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延展后(广义)的文艺复兴人,泛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尤其是对时代发展作出影响和贡献的人。

“文艺复兴人”和我们今天的人有一些共有的特质:

1、关注人本身,高扬人的价值、理性、力量和尊严。

如扬·胡斯以一己之身对抗腐朽的教会,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以大肆敛财,认为人不只是宗教的仆从,最后不惜为信仰殉道;拉伯雷写作《巨人传》,在欧洲文学史上第一次将人高大伟岸的形象置于神的面前;迪克·塔尔顿,作为女王宠爱的喜剧演员以及小丑,敢于对女王的过失直言极谏;达·芬奇从不迷信经典和权威,更加相信个人经验。

2、关注现实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和享乐主义。

达·芬奇有名言:与其浪费时间定义不可见的灵魂,不如研究那些通过实验就可以了解和认识的事务,因为实践才靠得住;艺术大师拉斐尔一生风流成性,终生未婚;劳伦佐·瓦拉写作《关于快乐》,赞颂人们追求欲望的享受,批判宗教禁欲主义。

03.

在中世纪,女人被看作是诱使男人犯罪的罪魁,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阶级的女性都有所改变,可惜夫权和父权替代神权,又占据了权威的位置。

在《文艺复兴人》这本书里介绍了不少杰出的时代女性,像是欧洲第一位专职写作的女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有路易斯·拉贝,还有妓女作家维罗妮卡·弗朗科等。

当时的女性仍旧地位低下,婚姻多由家长安排,贵族女性一般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上流家庭的女性虽然从小被灌输的仍旧是相夫教子,但已经开始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可以学习绘画、雕塑、文学。

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法国诗人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在自己的房间中阅读和写作,出自手抄本《王后之书》,1410年-1415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们当中有人不再臣服于男权,用自己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命运,也敢于从事那些曾经不允许女人染指的行业。

下层妇女则要面临生活中更加现实的问题,虽然在婚姻中付出高额的嫁妆,但也不能改变家中男尊女卑的地位。嫁掉的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大龄嫁不掉的就有可能沦为娼妓。

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些上层知识女性: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不但是第一位女性专业作家,还是早期女权主义先锋,对欧洲普遍歧视女性的想法予以前所未有的还击。伊索塔·诺加罗拉也不甘再做沉默的阶级,却因口才出众、学识渊博而被人污蔑,原因是“雄辩的女性不贞洁”,她不得不因此退隐。

路易斯·拉贝是竞技场的女诗人,书中对其出场的描写极具诗意:

“在1524 年为亨利举行的锦标赛上,一名骑士在竞技场表现英勇。未来的国王将这名骑士叫到面前并向他表示祝贺。但当这位骑士取下自己的头盔时,一头长发散落,惊艳了亨利和在场的观众。当天的冠军骑士就是路易丝·拉贝,一位来自里昂的女诗人。”

路易斯·拉贝被父亲安排嫁给比她大30岁的富商,造成了她后来的婚姻不幸。她不顾世人“淫妇”的污蔑,在公共场合组织文人聚会、写作、出版诗歌,向广大女性发出呼吁:男性制定的严苛法律不应该阻止女性投入学习,女性必须挑战自己,将“提升自己的精神置于女红和纺织之上”,她一生致力于追求男女平等,主张女性生来不是为了服从男性的领导。

纳瓦拉的玛格丽特,出生时曾因不是男孩而遭到父亲昂古莱姆伯爵的嫌弃,但她后来在弟弟弗朗索瓦当上法国国王后,成为了优秀的摄政女王。她一生还创作了大量诗歌和巨作,成为优秀的皇室作家。

她还公开支持法国人文主义作家如拉伯雷等,以及伊斯拉莫的福音派改革天主教会的运动。并说服弟弟创办法兰西学院,给激进的学者提供保护和职位。

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浪漫主义艺术家理查德德·帕克斯·伯宁顿作品《弗朗西斯一世和纳瓦拉的玛格丽特》。(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艺复兴运动的崇古风潮彻底塑造了欧洲人的审美趣味。

英国作家罗伯特·戴维斯 (Robert Davis) 在《文艺复兴人》说:“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他用94个人物小传高度讴歌了个人主义,让我们看到不受约束的个体可以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人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辉煌的文化。可惜他没有让我们看到的是,过分放纵的个人主义也会带来诸如自私自利、沉溺享乐、忽视伦理道德等问题。

但这些所有后果的产生,都需要来自个人的觉醒,觉醒正是文艺复兴和之前时代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文艺复兴让人开智?

你对文艺复兴的理解是什么?

留言和我们分享

如果你对文艺复兴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

一定不要错过《文艺复兴人》

一部真正以“人”为本的

文艺复兴入坑指南

一本关于人类历史上鼓舞人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