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從美劇《英雄》、《閃電俠》,到電影《X戰警》、《超能失控》,再到《我的英雄學院》,這些超能力者的故事總會吸引我。這大概是因為超能力的天馬行空滿足了童心。起初,超能力總是與英雄身份綁定;到後來,一些反英雄的超能力者出現在銀幕。但無論創作者如何處理超能力,我們都知道超能力只是一個吸引人的“噱頭”罷了,超能力背後的獨特世界和人物才是我們想了解的。前不久我剛看完《代號8》,接下來來聊一聊這部反英雄式的超能力電影。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一)劇情與人物

《代號8》的世界觀是這樣的——工業時代前夕,超能力者是受歡迎的工人,他們的能力天生。但隨著機器取代工人,超能力者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引起了人們的警惕、歧視、排擠,甚至還出現了以超能力者脊髓液製成的新型毒品,超能力的使用也需要提交申請。而《代號8》的故事發生在現代,為了救治重病的母親,一個強大卻貧困的超能力者不惜搶劫銀行和警方繳獲的贓貨。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電影看完,我只能說《代號8》是一部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並沒有滿足觀眾對超能力電影的期待。如果把超能力改為現代武器,《代號8》的故事邏輯框架依舊行得通。當把《代號8》看作是劫匪故事的話,就會發現它的劇情其實比較普通,無論主情節還是次情節都只停留在表面的轉折,缺乏更深層的矛盾衝突。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在主情節上,主角和犯罪團隊成員的關係基本沒有變化,如同過客;主角與警察的對抗,也只是類似遊戲通關必須克服boss一樣;主角最後對抗的販毒犯罪集團,也並未將負面力量升級到另一個層面。可以說,主情節有太多觀眾見多了的場景和轉折,顯得毫無新意。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而在次情節上,主角的父親當初為何犯罪?主角如何看待父親?母親從小如何教導主角?母親是個怎樣的人?這些懸念都沒有得到回答。由於故事內容不夠充實,導致《代號8》這個超能力電影片長居然不到90分鐘,難以滿足觀眾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劇情上的不足之外,《代號8》的人物也基本是扁平化的。電影雖然加入了母親的次情節來豐富主角的情感,但主角依舊如同棋子般缺乏行動力,慾望動機並沒有進一步的刻畫。比如說讀心人感受到主角的憤怒,那是長期被歧視排擠的生活中所形成的憤怒,但電影中並沒有引爆這種憤怒。

電影中的犯罪團隊小頭目在教導主角如何使用能力的時候,還傳達了各種觀點。這些觀點基本上都是教唆犯罪的,往往以個人慾望為重點。主角輕輕的做了點壞事,教訓了對母親不友好的商店老闆,但除此之外並沒有為了滿足自己慾望而做其他的壞事。事實上,《代號8》極力想要將主角塑造成一個善良的好人,甚至有些淡化他犯罪的錯誤。而且,電影也沒有深化主角內心的矛盾,畢竟他做的是壞事,而他內心向善。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可以看出,主角是想要像普通人一樣工作生活的。如果《代號8》往這個方向挖掘,讓主角視超能力為詛咒,並強化主角在詛咒和本性之間的掙扎,那故事也會更加精彩。畢竟,主角釋放閃電的超能力,以及其他超能力者的能力,基本都是以破壞為主要特性。「破壞、憤怒」VS「平凡、善良」,將主角逼向兩難,故事潛力大有可為。

主角之外的角色,則更加扁平化,往往只是加上一些設定。犯罪集團的人基本上都是棋子式的角色,而有個警察的女兒是超能力者,這個角色的境地本來可以用來反映這個世界的矛盾,可以確淪為刻板的警察形象。而主角母親也是很有挖掘的潛力,要在充滿歧視眼光的世界裡保持善良,這絕非易事,主角母親為什麼會有這些特質?得知主角犯罪,她是否可以表現得更有行動力?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簡而言之,《代號8》的劇情和人物都是孤立碎片化的。看似劇情邏輯沒漏洞,但就是缺乏內在的關聯性。某種程度上,《代號8》錯將超能力視為賣點,而沒有認真打磨故事。

(二)超能力和世界觀

對於超能力故事,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超能力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在超能力的影響下,看著主角一步步走向英雄,這是英雄式超能力故事屢試不爽的故事框架。至於反英雄的超能力電影,發展方向則更加多樣化。

一種發展方向是將重點放在超能力對主角個人生活的影響,譬如《超能失控》、《失控戀旅人》。一定程度上,《代號8》和《超能失控》是相似的,這兩個電影都將視角放在底層的超能力者身上,都傳達了一種“哪怕有了超能力,生活也不會發生什麼根本改變”的悲觀主義。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但是,《超能失控》明顯做得更優秀,故事緊緊圍繞超能力對主角生活的影響,電影后半年段更是從友情、親情兩方面逼迫主角,由此促使主角做出更加瘋狂的行動。而在《代號8》中,主角的生活是一片空白的。除了基本信息外,我們並不知道超能力如何影響了主角的生活,也不知道主角如何與親朋好友相處。主角生活都這麼空白,又如何表現超能力對主角的影響呢?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反英雄超能力故事的另一種方向則是從大處著手,以觀念、群體為內核,進而表現超能力對社會的影響。《X戰警》系列就是將種族主義深植故事之內,使得故事富有戲劇張力;《黑袍糾察隊》則將超能力者隱喻為社會體制的陰暗面,構築了一套黑色的世界觀。這兩個系列故事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世界觀,並以不同人物的選擇演化出更多可能性。

《代號8》開篇以密集、碎片化的新聞來交代世界觀,但實際上在後續故事中,這套世界觀的影響並不大,基本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警察力量、新型毒品之類的。但是,《代號8》確實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背景,只是尚未形成獨特的世界觀而已。在《代號8》中,超能力者的出現最早是在工業時代前夕,他們是社會有用之人;機器取代工人後,超能力者又變成社會毒瘤。我認為,在這觀念交替之際是很有故事挖掘潛力的。

評《代號8》:披著超能力外殼的劫匪故事,難以滿足觀眾的期待


試想,前一天社會功臣,後一天就變成社會毒瘤,如此劇烈變化下超能力者會怎麼做?超能力者是否會抗議發聲,為自己的權利而奮鬥?超能力者的親朋好友,他們的生活會有變化嗎?當媒體都以政策方針為方向,開始大肆抹黑超能力者的時候,是否會有人為超能力者鳴不平?誰能保證自己的後代不會是超能力者,萬一真有這種事發生,原先否定超能力者的父母是否會發生改變?……

舊時代的超能力者故事,尚屬少見,如果與歷史結合也是大有可為的。哪怕不以舊時代為故事背景,就說現代新型毒品的製作,新型毒品的影響究竟是怎樣的?是否會有人綁架超能力者來製作這種毒品?如果警察父親的超能力女兒失蹤了,別人歧視排擠超能力者而袖手旁觀,無助的警察父親竭盡所能追尋女兒,結果發現一個比一個黑暗的真相。這樣有點類似《颶風營救》的故事,加上獨特的世界觀,不也很有意思嗎?

然而,《代號8》在這兩個發展方向上搖擺不定,顧此失彼以致於兩頭皆失。一方面,《代號8》想要站在個人視角來講述超能力對生活的影響,卻又沒有進一步深入;另一方面,《代號8》想要講一個不同的超能力者世界觀,故事背景卻淪為擺設。總而言之,我相信《代號8》依舊有很大的故事潛力,但卻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