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脑病要补肾,为什么?

之前的文章讲过老年病,尤其是脑病,脑白质病的治疗我们讲治疗重点在于补肾,脑病为何补肾可以治疗,这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和脏腑经络相关理论上形成的常用治疗脑病法则。

01

脑和肾的相关性

  • 结构上相关:通过经络联接,肾和脑通过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经络相通。
  • 生理上相关:肾属五脏,位于下焦,居人体脏腑最低处,其象为地,属阴,肾藏精,主气化,是元阴元阳之所,脑属奇恒之腑,位置最高,其象为天,属阳,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主认识;脑肾上下升降互济,肾精生髓充脑,肾通过精与髓为脑提供了物质基础,或以先天之精化生,或受水谷之精充养,是脑的生成、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发挥的必要条件,脑通过肾将脑神的“志、恐”传达出来,以及实现官窃通利和动作发生,肾精肾气亦需脑的固摄升提,相互作用,互生互长
  • 在病理上相关:肾精不足不仅可以引起脑髓不满,从而改变脑的形质结构,还可影响脑的荣养之经络以及脑的感知、思维、记忆、运动等功能,肾精亏虚常可形脑髓空虚以致浊毒上犯脑络而形成多种脑病;反之,脑的形态功能受损,则脑神不清,必然引起肾不藏精或气化失常,以至百病从生。
  • 在治疗上相关:可以通过补肾精的方法以达到健脑养髓,治疗脑病的目的;亦可通过宁神健脑达到益肾固摄,治疗肾亏之病证。

02

肾脑系统

基于脑肾的密切关系,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以肾为切入点,研究肾脑相关理论,因此提出了肾脑系统。肾脑系统,指肾脑在结构上通过化生互用和经络联属;在功能上调控脏腑、调节精神意识情感活动及认知功能、支配官窍功能及动作发生;而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从肾论治重大脑病的思路。

此外,肾-脑系统,与肾-精系统、肾-髓系统、肾-骨系统、肾-元气系统、肾-津液系统、肾-天癸-冲任系统共同构成肾的藏象理论,肾-脑系统主要由元精化生元神而成,肾生髓,脑为髓海、是元神之府,肾藏精舍志、在志为恐、开窍于耳。

研究发现,通过检测肾虚证病人的体感诱发电位和听觉诱发电位,发现肾虚病人大脑神经元及听神经动作电位产生和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明显改变。

中医说脑病要补肾,为什么?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研究认为,肾的“作强”之用,是基于“肾藏精”,与“肾主骨”和“肾主外”关系密切;眼、耳、口、鼻均通于脑,而其“出伎巧”功能的正常发挥,则离不开脑的协同作用,机体一切官窍通利和动作发生,都依赖于肾和脑的密切相关。陈美荣等[51]根据肾、脑、目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肾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为脑和目的生成发育提供物质基础;而后天之精的灌注滋养是脑和目的功能得以完善。同时,肾精生脑,以髓为充,以络为荣。肾精亏虚,则无以化血以充养脑络,脑络失荣无以滋养脑髓,髓空则痰浊、瘀血上扰。

03

脑肾系统

而以脑为切入点,研究脑肾的密切关系,则提出了脑肾系统。脑与五脏的关系中,脑与肾的关系最为重要。

研究发现,脑肾相关理论的实质与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有关,海马是HPA轴的高级中枢。海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平衡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HPA轴功能稳定的必要条件。

生理状态(阴平阳秘)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基础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海马中的MR,维持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海马-HPA轴的稳定,保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

肾阳虚(HPA轴功能抑制),海马中的MR受体的基础活性受到抑制,海马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会影响整个脑的功能和对HPA轴的调控,引发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

肾阴虚(HPA腺轴功能增强),海马中的GR被持续激活,损伤海马神经元,从而会影响整个脑的功能和对HPA轴的调控,引发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补肾(调整HPA轴功能)的调控点可能在于维持海马中GR和MR的平衡。

此外,近年研究发现,脑功能可塑性作用与五脏相关;脑髓属阴,脑神属阳,脑体阴而用阳,髓实则神明,神失则髓空;脑髓的生成和充实,是在五脏稳定、和谐、有序的生克制化整体关系中完成的,实现的纽带和桥梁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脑肾相济,肾生精化髓是脑功能可塑性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