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做好這些措施,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冬季,心腦血管發病率、死亡率明顯上升,是困擾現代人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一種致殘率高的疾病。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氣溫突然下降,北方氣候乾燥,血管收縮、血液粘稠度增高,這種反應很可能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出現缺氧、缺血的症狀,以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惡化,甚至導致死亡。

什麼是心腦血管病

心腦血管病就是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常見症狀有心肌梗死、動脈硬化、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四高一多”特點:是指“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併發症多”。

發病原因是什麼

冬季的氣候特點是溫差變化較大,冷暖不定。長期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遇到冷空氣刺激時,因生理反應,血管驟然收縮,由於血管的內壁較厚,管腔狹窄,加之有大量的脂類沉積與硬化斑塊,導致血液流通受阻,從而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和復發。這時,如果脫落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在血液中流動,在腦部的末梢小動脈內壁停滯,就會形成腦梗塞;而對於曾經患有腦血栓的病人來說,由於血管再次阻塞,血流供應中斷,就會導致疾病再次復發或使栓塞面積增大,病情惡化。對於冠心病人來講,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和冠脈內壁的小血栓遊離,在冠狀動脈造成局部阻塞血管或完全阻塞血管,從而使心絞痛、心肌梗塞更易發生,病情更嚴重。


冬季,做好這些措施,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病

首先,隨著天氣的冷熱變化,要隨時增減衣物,不要讓病體受涼。

  其次,按時服藥,加強檢查,以保證病情穩定。應該勤查血壓,原有高血壓病的人切忌停藥;對原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可在無禁忌症的前提下,預防性服用降低血黏稠度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使血液稀釋,暢流無阻,減少栓塞的危險。

冬季,做好這些措施,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第三,勞逸結合、運動適宜。冬季老年人天氣變化時不宜做劇烈運動,尤其避免早飯後晨練,因為飯後胃腸道需要更多的血供,導致心臟的負擔增加,這時如劇烈活動極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平時可做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加快血液循環,增強血管舒縮功能,提高心血管對寒冷的應變能力。有心腦血管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以減少被傳染的概率。

  第四,保持平和的心態。要注意控制情緒,正確對待各種應激事件(精神或環境刺激),節制七情(喜、怒、憂、思、驚、恐、悲)。家庭和同事間要互相關心,對個人得失不要耿耿於懷。少生氣,不發火,學會減輕壓力與放鬆精神。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在參加易激動的會議前應酌情先服消心痛5B10毫克或口含硝酸甘油片0.6毫克。

  第五,飲食平衡、忌菸限酒。不要喝涼水或吃冰冷、辛辣、鹽份過高的食物。晨練之前、晚上睡覺前最好喝一杯溫開水,利於稀釋血液,使血管相對暢通,避免疾病的再次發作。

冬季,做好這些措施,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第六,保持大便暢通。老年性便秘不僅會延長排便時間,還會因排便用力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和血壓升高,甚至誘發腦中風。為保持大便通暢,應常吃香蕉、竹筍、芹菜、大白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同時應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必要時可服用一些藥物,如潤腸丸、果導片等。

  第七,適當溫補。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冬季天寒地凍,人體大多陽虛。因此,冬季適當進補對健康大有裨益。如羊肉湯、枸杞、阿膠、大棗、人參等補養品在冬季進食不易燥熱生火,且對人體有溫補作用,可適量食用。

第八,不要長時間打麻將或下棋,避免久坐

第九,按時休息,不要經常熬夜,謹防過度疲勞。保持充足規律的睡眠,有助於消除疲勞,提高抵抗力。

冬季,做好這些措施,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第十,牢記三個“”半分鐘”。起床時,醒來先在床上躺半分鐘,再在床上坐半分鐘,後雙腿下垂半分鐘,防止突然坐起,導致腦供血不足,誘發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第十一,治療及時。當人們出現胸悶加重、呼吸困難、肢體麻木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搶救,就多一份生的希望。所以,一旦心腦血管病症狀發作,千萬不要在家硬“扛”,以免貽誤搶救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