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一提起马致远的散曲,首先必须提到的,恐怕就是他的那支脍炙人口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枯藤老树

它穿越时空的隧道,历经长达700多年的风雨沧桑,其思想艺术生命青春永驻,让人常读常新。枯藤、老树、昏(暮)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残)阳……这一幅幅单独的画面,本来就已经溢满了悲凉、凄楚、落寞、衰残的意绪,在又经过了作家似乎无意却又独具匠心的有序组合,在由这些单幅画面贯穿而成的一帙秋景长轴上,又突然加入了浪迹天涯的断肠人以及他的那匹瘦马,整个静态的画面就仿佛立刻有了灵魂和生命其原有的悲凉、凄楚、落寞、衰残的氛围,因有了羁旅和瘦马的加盟而几倍、几十倍地浓缩放大,显得益发浑厚、凝重。那种四海跋涉的艰辛,那种人在旅途的孤独,那种暮色越来越浓重的凄怆,那种何时何处是归程的强烈希冀,无穷况味,万千思绪,一齐涌上心头。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流水

犹如把一颗颗散乱的珍珠贯成珠串,于是景转化成情,情浓缩于景,这幅原本单纯的“秋景”被立刻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成了一篇千古绝唱的“秋思”,美得让人心醉,痛得使心流血。我国古代的美学理论,特别强调文学作品中的思与境(景)情与境(景)、意与境(景)这种主客体高度和谐统一的“意境”说。王国维曾假托其友人樊志厚所作人间词乙稿序谓:“文学之事,其内足以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王国维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秋天

秋思就正是这种意境浑成,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有境界”之典范作品。在小令中的藤、树、鸦、道、风、马等景和物前面各自被加上了枯、老、昏、古、西、瘦等字,就都带有了强烈的凋敝、感伤、没落、迟暮的情绪色彩,而小桥、流水、人家的融入,又平添一种冷清和空寂。在此典型环境之中,突地有游人羁旅置身其中,又怎能不令其凄戚怅惘,肠断魂销!这种落魄失意、天涯孤旅、顾瞻茫然、无所依傍的意象或形象,正成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经跋涉苦斗,却依旧找不到前途和归宿,内心充满了悲凉和迷惘的儒人士子的典型写照。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流水

《秋思》的高度思想审美成就,使作品在元朝当代就产生了轰动性效应。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其作为越调天净沙的“定格”范曲,被推崇为“秋思之祖也。”王国维则赞之为“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马致远的套数〔双调夜行船〕《秋思》(亦名《秋兴》、《闲情》、《警世》),则是被周德清《中原音韵》列入40首“定格”的惟一一篇套数;对其评价之高,数百年来亦无出其右:“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谚云:‘百中无一’,余曰:‘万中无一’;“无一字不妥,后辈学去!”此曲的题旨是:百岁光阴,稍纵即逝;功名富贵,皆是梦幻。因此,人们应当隐居田园,豁达忘形,尽情地享受生活。全曲大致可以析为三个层次: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田园诗画

第一个层次,通过“回首往事”中那些帝王、豪杰和富人的悲剧结局,发出了“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的深重嗟叹。第一叹为帝王:“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第二叹为豪杰:“投至狐踪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第三叹为富人:“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所有这些生活中的强者、富者,曾几何时,都物化成为一抔黄土,荒坟断碑,野草丛生,成了狐兔寄居出没的场所。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黄土

第二个层次,是对社会现实中的功名是非和形形色色的人情物事的冷静审视:“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对人们苟苟营营,忙忙碌碌,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没完没了,无歇无休,活得疲累不堪、可怜亦复可悲的生存景况,予以尖锐的嘲讽和深深的叹息。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红日又西斜

第三个层次,则是总结性的思考和醒悟:“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摒弃一切尘俗之念,归隐田间林下,踏露赏花,紫蟹下酒,醉卧东篱,乐而忘忧!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赏花

诚然,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又一律不讲是非,迷离惝恍,自我麻醉,实在不是一种积极的处世之道。但只要我们从马致远一生沉抑下僚、志不获展的坎坷遭遇及其笔者在下面将要提到的在他的叹世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对于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控诉和个人报国无门的悲愤等消息便可发现,原来在马致远醉酒长啸的背后,又蕴涵着几多酸辛,几多无奈!

马致远的散曲《秋思》脍炙人口,你是否需要再回味一下其中意境?

马致远

例如,从题旨和格调来看,几乎可以视作这首〔夜行船〕《秋思》的姊妹篇的〔双调行香子〕“无也闲愁,有也闲愁”中,其最后一曲〔离亭宴带歇指煞〕“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这一生要常快活,就永远不要论说是非,犹如警世黄钟,又漏泄出了作家身处黑暗社会,动辄因言罹祸或者根本就没有是非可言的多么强烈的痛苦和深重悲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