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近日,一则消息令我惶恐不安…


根据中原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2020年深圳市潜在的入市项目(含公寓、商办)仅有67个!平均每个月开盘数量不足6个!


我们来对比一下2018年的数据,年底的时候统计显示,潜在供应楼盘数量是112个。


这意味着,2020年的新房供应同比缩水了近40%,很多人真的可能无房可买!


2020年新房供应严重缩水,有钱未必买得到房?


我们先来看下具体的数据:(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以上为不完全统计,具体以开发商公布为准)


从数据来看,深圳10区中,龙岗依然是供应冠军,共有19个项目,接着是南山和宝安,分别为10个和9个,然后是坪山7个、龙华和罗湖分别5个、大鹏4个、光明和盐田分别3个,福田最少,只有两个项目。


深圳今年下半年多重利好加持,成交递增,特别是年末的政策,刺激的不只是开发商,还有业主和购房者,新房和二手房均呈现良好的成交势头,再加上今天的数据,我脑海中浮现的想法是:未来有钱真的能买到房吗?


高速发展的深圳房地产是否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一个“无房”供应的阶段?


土拍和城市更新决定储备,开发商成为关键角色


要谈房子,先说拍地,有地才可能有房。


我为什么不说有地一定有房,而是可能有房呢?


先看深圳今年的土拍市场:


6月份的史诗级土拍共拍出6宗地块,均已最高限价成交。


11月份的土拍也是6宗,最高溢价率仅为27.53%,其中还有一块流拍。


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算下来,深圳2019年共拍出11宗地块,对比2018年的10块居住用地,虽然数量相差不大,但是有一点趋势特别明显:土拍的限制越来越严,房企开始有点不愿意为之“搏命”,因为如今的资金成本很高,一旦新房开盘销量欠佳,资金回笼困难,开发商就要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今年的破产房企数量创新高大多是这个原因。


话说回来,也就是说,如果2020年深圳能保持往年的新房供应的情况,开发商是否愿意“接盘”成为了未来深圳新房可持续性的关键。


库存紧张,期房只够卖8.7个月


开发商从拍地到卖房不还有个时间吗,难道不拍地,不建房,深圳就没房子卖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还有库存,但是根据本月(12月份)的最新统计,深圳的新房库存增加至2.7万套左右,去化周期仅为8.7个月。(据社科院数据,到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国期房存销比为3.0年)。


8.7个月之后并非无房可卖,因为许多开发商还有储备用地,不少旧房子已经进入城市更新,到时候也会增加新房的供应,但是单单就期房库存来看,深圳还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房可买的担忧并也并非无稽之谈。


人口持续增加,买房可能变成“抢房”


除了土地,库存,还有一个影响供需关系平衡的就是人口,目前深圳的常住人口在1250万左右,深圳地小,人口总数不及其他一线城市实属正常。


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但是净流入人口却位居全国第一,为49.8万,相比第二名广州的40.6万,还要高出一大截。


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这批人来到深圳肯定有居住需求,其中不乏在深圳买房置业者,面对这近50万的“抢房”大军,深圳这点房子真的够吗?还没上车的我到时又将何去何从呢?


预警!2020年深圳新房供应缩水40%,未来的我要去哪里买房?


深圳房地产路在何方?


这个小标题的调起得有点高,主要是想针对深圳未来的房产供应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深圳库存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人才引进颇为关键,深圳的入户政策大概率也不会收紧,加快城市更新治标不治本,长远的解决办法是土地供应。


深圳的很多地方都是填海得来,那么我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人多地少,干脆复制前人做法,再多填一些嘛…


其次,深汕合作区也已经开了先例,这或许就是深圳的探索之路,如果有成效,我们是不是应该再争取一下,搞个深圳深莞合作区、深惠合作区呢?


又或者,干脆把临深的一些土地并到深圳来,把深圳扩容的传言变成现实。


最后一点,随着深圳的城市轨道或道路桥梁与临深城市的接通,未来许多城市可以发展为深圳的睡城,东莞、惠州、中山都有可能,以此来缓解深圳的供求压力。


结语


今日的观点有些大胆,但非危言耸听,而是根据目前的数据来推算得来,深圳的新房可能会越来越少,不少年轻人的买房压力越拉越大,不知道要去到东莞、惠州、还是肇庆、江门,又或者老家三四线城市…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