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古寨:揭阳仙桥仙槎古寨


潮汕古寨:揭阳仙桥仙槎古寨


揭阳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事处槎桥村古称西川,又谓东洋,宋始祖杨绘公因疏议王安石免役法而贬职,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窜岭表荡再入潮,基创浮屿于东洋,为杨氏入揭之首,清康熙乾隆邑志载:“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杨氏宗祠被揭阳市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据原揭阳县仙桥镇槎桥乡《杨氏族谱》记:“槎桥乡(今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事处槎桥村)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杨氏始祖杨绘(1032~1116),生于1032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卒于111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26岁中戌科进士,累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院士、司谏、御史中丞、中顺大夫。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参议政事,议行新法。杨绘却极力反对,先后多次上疏,言及新法弊端,奏请恢复旧法,触怒皇上,遭贬谪流所。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从而创建槎桥乡。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杨绘被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尊为始祖。比南宋绍兴十年(1140)在榕城建置的揭阳县城要早几十年。槎桥村有一座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古寨—仙槎,它是潮汕平原的古民居中一种集生活与防御于一体的寨堡式建筑群落。迄今有近600年的历史。更可喜的是,仙槎古寨虽经长达近6个世纪风雨的侵蚀,但其建筑格局、寨门、围墙、宅院、巷道,甚至连建在多个寨门上的更楼都较好地保存下来,并保存有为数众多的文化古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