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出土於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屬於齊家文化時期作品。

齊家文化與夏朝並存。齊家文化遺址發現青銅器,玉器,彩陶等先進的文化代表性器物。這些器物製作的過程,即是習慣,風俗,文化等等表現過程。即有自己的特色,又有著中華圈內的基本寫照。夏朝的文化,便不侷限於二里頭文化,而是由像齊家文化等等,眾多文化拼圖起來,構成大中華文化。

甘肅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口徑9.5釐米,高22釐米。夾砂橙黃陶,通體施紫紅彩。口沿內外各繪一圈倒三角網紋,耳部繪折帶紋,腹部兩面分層繪複道三角紋,各層之間用平行線分隔,腹兩側繪菱形網紋。圖案皆由平行線組成,繁縟而不亂。

甘肅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彩陶參照物

彩陶所表現的是有意識的追求。再好的鈞瓷,如果任由隨意窯變而生產出的作品,也稱不上好作品。只有有意識控制窯變,而生產出豔麗的鈞瓷,才可稱為技術上的精品。從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看,當時的工匠們已有完善的圖案及極強的控制力。才能製作出這件精美的彩陶。同時,在呈色顏料的運用上,達到高度。一般這種呈色以赭石和氧化錳製作成顏料,入窯燒製後,才會在橙紅色的胎體上呈現出赭紅,黑,白等構成的美麗圖案。圖案的繪製,顏料的塗抹,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才可以實施。這即是文化。一塊和田籽玉,絕不可能說它賦予著某種文化,只有雕刻成型。上面的雕刻技法,雕刻圖案,這才是文化的表現。彩陶背後的文化表現,才是文物收藏者所追求的事務。

甘肅蘭州市八里窯崖頭出土複道三角紋圜底彩陶罐

馬家窯文化彩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