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中国的国名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秦时月399


元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政权,他是在中国的版图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的王朝。但它绝对不是蒙古帝国,因为“蒙古帝国”的称号是由西方学者对于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分支的统称。这其中从侠义上讲是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和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四个汗国,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后来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权。所以蒙古帝国并不是国家的名称,而是蒙古诸多政权的统称。



忽必烈汗国

1260年的时候,忽必烈为了争取政治上的正统优势,先于阿里不哥称汗,建元“中统”,此时尚且认为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但随后阿里不哥亦在和林召开库里台大会称汗,所以蒙古帝国此时有两位大汗。由于阿里不哥是在首都和林召开的“库里台大会”,并受到诸王的一致认可,且按照蒙古旧制“幼子守灶”,身为托雷幼子的阿里不哥才是蒙古人心中的大汗。所以忽必烈此时称制并未受到蒙古人的认同,因此此时忽必烈所建立的国家被蒙古贵族称为“忽必烈汗国”。并且忽必烈未对南宋完成征服,所以中国黄河以南地区还属于南宋国土。



一山不容二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这两位大汗爆发了长达4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算是夺得了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权。但由于忽必烈长期推行“汉法”的主张,有违蒙古传统旧制,且蒙古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分化严重,诸多蒙古贵族、特别是西道诸王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支持阿里不哥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纷纷独立,旭烈兀虽然支持忽必烈,但在帝国分崩离析的大背景下,亦成为独立的国家。此时的忽必烈汗国北面不受待见,南面未成统一,实则还是并列于四大汗国之外的第五汗国——忽必烈汗国。

大元大蒙古国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易经·乾篇》

直到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建立了元朝,蒙文译为“大元国”或“大元大蒙古国”。北方内战结束后,忽必烈便着手对南宋的展开统一战争,从至元五年(1268年)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用了十一年的时间彻底终结南宋,完成了对中国大地的统一。这也标志着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大地上多个政权并起对峙、分裂、战乱的局面彻底打破,中国大地再次进入一个大一统时期。



这个元朝在史学界引起过争议,有一种说法是元朝即蒙古帝国的延续,在形式上仍旧以元朝为蒙古帝国宗主,各汗国属于藩国;另一种说法是各汗国已经在军政经济各方面形成独立,不在受元朝的管理,称不上是藩国,元朝就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大一统国家。


由《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来看,元朝灭宋统一以后,领土包括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其中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地区是成吉思汗分封给忽必烈之父拖雷的领土,即“幼子守产”继承的封地,所以这一部分在阿里不哥战败后就由忽必烈收为自己国家的土地,受元朝直辖。

“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元史》

忽必烈建国后,蒙古帝国中以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为首的诸多蒙古部族是与元朝军事对抗多年的,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10年,元武宗才平定了汗国的反抗,随后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领土,换算到今天,国土面积约为1372万平方公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那么国土面积就约为2267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元朝还在对外扩张中战胜了东南亚、东亚各国,收编了一些藩国,其中高丽王朝和缅甸蒲甘王朝为直属藩属国、元朝分别设征东行省和缅中行省管辖,而安南与占城属于自治区。


当“海都之乱”平息以后,窝阔台汗国被划分殆尽,这场战争使元朝在武力上形成对其余汗国的震慑,其余三大汗国也就没了“造反”的动机和实力。此三汗国名义上是元朝的宗藩,实质上已经独立,其独立地位也被元廷认可,称之为“西北诸王”。察合台汗国与金帐汗国甚至不再接受元廷册封,而只有伊利汗国仍由元帝册封,授“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印玺,名义上仍称元朝的藩属国。

综上所述,元朝的疆域不仅包括中国大地,而且现今的俄罗斯、中亚、西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元朝的管辖范围,按照蒙古人的称谓,此时的国家名字叫“大元大蒙古国”。面对如此大的疆域,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这也是如今我国各省份形成的雏形。


棍哥观史


元朝的正式国号是“大蒙古国”,也就是蒙古语的Yeke Mongγol Ulus。

这个国号是很早就被使用的。

举例来说,请参考下面图中的玺文。这道玺文非常著名,被称作是贵由汗玺文。


原来,1246年罗马教宗英诺森四世曾派使者前往蒙古帝国。名为柏郎嘉宾的外交使节抵达蒙古首都后,和当时的大汗贵由会面。

贵由在写给英诺森四世的信件上,钤盖了印玺。其玺文如图所示:

印玺的文字以回鹘体蒙文写成,转写作:

  • möngke tngri-yin/kücündür. Yeke Mongγol/Ulus-un dalai-in/qanu ǰrlγ. il bulγa/irgendür kürbesü/büširetügüi ayutuγai.


将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则为:

  • 长生天底气力里,大蒙古国大汗之圣旨:圣旨所到之处,内外之人宜崇敬惶恐。

由此可见,大蒙古国是元朝早就有的称号。

直到元朝建立后,情况也没有改变。

例如,上图的碑拓是元朝时期的一道敕书,在开头就有这样的语句:

  • Dai Ön kemekü Yeke Mongγol Ulus

  • 被称作是大元的大蒙古国。


很明显,元朝被称作是大蒙古国,在汉语中写作大元,这两者是不同文化视角下同类事物。


HuiNanHistory


元朝自称大元帝国,对外以中国自居!

众所周知,元朝从蒙古帝国演变而来,其统治者并不是中原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汉人,而是来自于漠北高原的蒙古人。而蒙古帝国更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算起来,元朝只是其一部分。如此说来,元朝似乎更应该属于蒙古,而不是属于中国。以中国自居,似乎有些不妥?



但是否属于“中国”,绝对不仅仅是以统治者血统而论。“中国”在古代既不是地域概念,也不是人种/人口/血缘概念,更不是政治概念。而是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生产、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

首先,历史上的元朝是由蒙古大汗忽必烈公元1271建立的,"元"这个国号也是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意,颇具汉文化色彩。而其后忽必烈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并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华夏大地。



忽必烈在其改国号诏书中明确承认,他所建立之元朝这一王朝,乃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继承,是尧舜禹汤,秦汉隋唐的继续。

其次,元朝统治者曾多次自称中国。

有史书记载。元世祖至元三年,遣使致日本书:“高丽,朕之东籓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心,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



最后,元朝的早期,元朝皇帝一般都身兼蒙古汗王和元朝皇帝两个角色,随着大蒙古帝国的瓦解,元朝皇帝身上所带有的“大汗”的意识就越来越被减弱,元朝末期的皇帝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看作中原王朝的皇帝。元顺帝下令修的《金史》中更是将成吉思汗等元朝皇帝视同为中国皇帝。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出京城之后,终其一生都没有回到过成吉思汗的发家之地漠北蒙古。

所以,元朝属于中国,至少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以中国自居,并无不妥!


当然了,元朝不是蒙古帝国,征服欧洲那些事儿从来就和中国没关系。

本来从理论上讲,忽必烈作为蒙古大汗,是蒙古帝国的元首。那么他建立的元朝,则理所当然就是宗主国咯,其他汗国都需要奉其为主。就如同中国古代诸侯分封那样,元朝就应该可以代表蒙古帝国。

但事实上,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经陷入了分裂,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只是名义上的。在西边,同样是成吉思汗的亲孙子,阿里不哥,在一众贵族的支持下,也称了汗。结果两边就打内战,后来忽必烈打赢了,阿里不哥兵败被囚。

但是即使如此,占据着蒙古帝国西方的那些汗国们,并不承认忽必烈的大汗之位。所以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经处于了一个实际分裂的状态。元朝所统治的范围也仅限于东边,蒙古人在欧洲干的那些事儿,和元朝没多大关系。


白话历史君



元朝时期中国国名判定,我认为在当时,它不叫中国,而妥帖有和蒙古元素掺杂在里面,因为在蒙元时期,那些蒙古统治者会汉语的几乎没有,都是说的是蒙语,用的字也是用蒙文书写,上到成吉思汗下到他的子孙们,哪一个会汉语。虽然在蒙元一些政府机构里,有颁发的汉文印章和玺书,都是给汉地人看的,能政令发布的容易一些,这样也是仿照前朝规章制度,像辽金就是个例子,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确立国号为大蒙古国,蒙语为也可忙豁勒兀鲁斯,也可为大,忙豁勒为蒙古,兀鲁斯为国。这个兀鲁斯一直在蒙古诸王的封国里都被使用,而并非所谓的汉语汗国来用。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也包括中原一部分,他对中原一直声称自己是成吉思皇帝,而国家则用大朝来形容,这在现存的成吉思汗令牌可以看出端倪。然而对西域却是另一种别称,那就是始终坚信自己国号是大蒙古国,在元定宗贵由给法国国王写有诏书中,用阿拉伯文写的,盖有畏兀字国玺,而并非明显提出自己是中土之王,和汉文印章,而称自己是世界统治者,从日出到日落之地,遵成吉思汗为地上之主。可有意思的是在蒙古诏书中有最显眼的开头语,凭长生天之气力,也可蒙古兀鲁斯致各国国王,这个开头语后来被明清两代沿用,诏书中就有了后来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蒙古这个国号可到后来元朝建立后变了,忽必烈认为祖述变通补偏救弊是必然,一改成吉思汗以来的规矩,将都城从哈喇和林迁往大都,将年号改为中统,至元,意思就是中原一统,至哉乾元。他按照儒家方式治理天下,包括由内而外,明显是把自己变成像中原皇帝一样的帝王。他更改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将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是更大的意思。所以国号大蒙古国自然而然被废止了,成了大元国,原因是忽必烈为什么要改,因为这时蒙古这个族名兼国号已经不适合时尚了,单一的制度在这么偌大的国家一直被沿用一点存在价值都没有,就连小国西夏都有国号,辽金也也同样是,他之所以改目的就是要有更大的存在价值。元朝建立,蒙古帝国分裂,忽必烈只守有中原一隅,他自然会把精力投入中原事务中。


在对外他仍宣称为大元国,即是代表整个蒙古帝国,又是代表中国是天下的主宰。它是区别于历代,原因那个大字并不是具体意义,真正的称呼是元国,胡元。可在对外方面忽必烈仍称自己国家为中国,这也是最明显的例子,在对日本国书中,他就有所提及,认为日本时常贸易通往中国,现在中国换新主人了,你就得承认,而且承认中国的宗主权。在对西方交往中,波斯伊儿汗国是他的一个省,颁发诏书,符印都用汉文印章,就连交钞也印有汉文,可见汉文化有多强大。




如果不相信看看忽必烈的那封对外信就知道了,里面的中国就是他真正代表家国只是隐含在里面不对外宣称而已,那时只认为是天下中心:

上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 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城。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而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 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於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意。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 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 ---------至元三年 八月 日


龙文说史


元朝,建都于大都(今北京)。

元朝的国名为,其来源于:之″大哉乾元"。

乾,代表:太阳、上、外等等。是乾卦中的:一阳初动,以及一阳生物,代表事物的发展及变化。

元虽为蒙古,古称外夷。但其多受汉族影响,宠尚汉文化,中心思想尽以汉文化为主导,也是难能可贵的。但在立朝以后,终以汉人为低等民族,残酷的压榨、迫害汉民族是十恶不赦的。

元朝虽遵宠汉文化,其实只是为了他们的统治地位。也就是: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在他们的文化底蕴非常薄的情况下,拉别人的文化做妆饰,以美化自己的民族。

所以,别以为国名是以汉文化为基础、而衍生出来。其骨子里还是不把汉人做人看,也说明他们的虚伪,也始终脱离不了野蛮、无知的恶习。

纵现世界,那一个民族被另一个民族所压迫,都会奴隶被压迫民族。而绝不能因为被奴役民族的文化深厚,而得到阶级调合。

所以,统治阶级不能因为取了汉名,而说明什么。


眸子8552


既然是【评论】,就是【各抒己见】,恰好对元史只有一些碎片式的理解,一家之言,随意批评。

首先,元朝的国名是「大元大蒙古国Dai On Yeke Monggul Ulus」。


有读者问到了国号的出处,谢谢这位读者这么有心,我确实有过一些考证,但我怕写出来没人感兴趣,我是参考的这篇论文:

这篇论文引用了三个文献,

除了英文版的书籍没有找到,其他两个文献我都核实读了一下,这个国号显示了「内蒙外汉」,其实,元朝时期国号有多个,该论文的结论是:


“大元”是外在和汉人语境 范围的国号,“大蒙古国”则属其内在本质和蒙古人语境中始终未变的国号。 “大元”和 “大蒙古 国”的 “双重国号”,实乃元代 “内蒙外汉”政策最形象、最典型的表现。


也就是说,这个双重国号曾出现在:

  • 1362年《追封西宁王忻都碑》:大元大蒙古国”( Dai’n Yeke Mongghol Ulus),

  • 1338年《达鲁花赤竹温台碑》:“Dai On kemeku Yeke Monggul Ulus”(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


我对元蒙史研究不深,有限的时间只能考证到这个程度。


我们都知道,「元」之名是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取的国名,来自《易经》:

《彖》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我国很多朝代的年号都是来自《书》、《易》等经典文献,日本也是。比如:

  • 唐代贞观——《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 日本昭和 ——《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首先,元蒙在汉地没有统治基础。

蒙古族在中世纪以前,就是一个「屌丝」,可以说前身就是近乎茹毛饮血的部落,由成吉思汗统一一些小部落,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所以,蒙古在中原汉地没有统治基础,也不像鲜卑有汉化的历史,不能取「唐、宋、晋、周」这样的的古国名称。他们是第一个完全统治中国的异族。

其次,忽必烈也意识到统治汉地,还是要学汉人的统治方法。

在整个东北亚,甚至当时的中世纪,中国人的文化资源是最厚重的,统治技术都是一流的,治理国家没人比我们中国人在行。

为什么罗马帝国分裂后无法重整?为什么西欧都是封建领主?

没有统治技术,收不上来税,统治成本大于统治的收益。华夏士大夫集团也许很多弊端,却是以实践理性见长的「治国大师」。

有一点一定要清楚:四书五经和儒家教育,其实是教你如何做一个统治者。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税收财富和统治人才你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这一点最愚蠢的统治者都知道,李自成这种泥腿子不知道。

再者,起码要给汉人的士大夫一个出路。

造反必须要文化人带头,之乎者也讲大道理才能成事。泥腿子一般成不了什么大事。还是那李自成举例,李自成有底层市侩的狡猾,但没读过什么书,就是没见识。他就是那种当了皇帝要拿金锄头挖地的老农思想。所以,他进了北京城拷问达官贵人逼银子,抢了一把就回陕西「老婆孩子热炕头」。

满人入关都知道,以最小成本接管原来统治机器,抓住「税收」和「人才」两样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元代取一个汉字国号「元」,依照华夏传统选用《易》《书》等「五经」文献。

无疑是宣告一种态度:我是你们自己人。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元代也采用了中原文明谥号系统。元代「开科取士」给读书人出路,在中国科举考试史中叫做「元十六考」。



因为《四书五经》是中国读书人的教科书,也是华夏文明之源,可以说代表华夏文明的「三观:自然观、价值观、政治观」。


以「三观尽毁」的姿态统治中原是不可能的。

所以,忽必烈取名「元」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统治和笼络汉人。


有没有仰慕汉文化的成分?

我也不知道,蒙古族统治的时候,汉化程度其实不高,很多达官贵人连汉字都不认识。但毫无疑问他们都退化了,不可能变成居无定所的游牧民。

还有课本中经常举例「四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元代的「四等人」据说有误读之嫌,我对元代史不是很熟悉,也就不随便下结论,这需要另文考证。)


总的来说,元蒙汉化不深。也可以说是一种「内蒙外汉」。

所以,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再次验证「胡虏无百年之运」的魔咒。

-------------------------------------------------------

说起元朝,一定有很多争议,元代是华夏「道统」的「火炬传递手」之一,还是奴役中国人的外来政权?

这关乎价值判断,我不敢下定论,应该说明代为其「作传编史」,相当于承认是「火炬手」角色。

今天的比亚迪电动车,还有一个「元」,据说蒙古人还嘲笑过。

但是,「元」除了是中国历史王朝之一,还要从更宏观的世界史:也就是蒙古帝国的历史来看。

因为蒙古帝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中的大事件之一。

前面说了,蒙古是中世纪才崛起的一个民族,我们熟知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他是狡猾又残忍嗜血的暴徒,繁殖力爆表的男人,统一了北亚草原的诸多部落,在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经过铁木真——蒙哥的四代大汗的西征东伐,蒙古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1259年蒙古帝国第四代大汗蒙哥死于征南宋的战争中,死于【钓鱼城之战】,「上帝之鞭」折断于今天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

之后,蒙哥的亲弟弟忽必烈争夺得汗位,于1271年在中国地区建立了元朝,蒙古语称为「大元大蒙古国」,并于1279年,在崖山(今广东新会)最终灭亡赵宋的最后香火,

从夏商开始的中国古典时代的就此终结,「崖山之后无中华」就是这么来的。正如陈寅恪先生的评价如:

「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天水一朝之文化,竟成我民族遗留之瑰宝」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期间,蒙古帝国分裂成若干互不隶属的四大汗国,经过协商以「大蒙古国」名义上的统一。元为宗主,元朝皇帝是「蒙古大汗」。蒙古高原属于元朝治下岭北行省。

所以,从世界史或者蒙古史的角度看,元是四大汗国之一。

四大汗国横跨欧亚大陆,虽然很松散,彼此间也有战争和纠纷,但他们的统治者都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元代是宗主国,所以也有驿路和商道的联系。因此,东西文化有频繁的交流。

比如元青花瓷器名扬世界,四大发明也渐渐传到西方。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激发西欧航海家寻找航路。

元代特点就是「自由放任」,对文化和思想的钳制,不像满清那样「见风就是雨」。商业文化发达,税收来源主要来自商业,所以,农业税相对比较轻。

---------------------------

对于游牧民族和华夏文明对战,外国学者的总结得非常好:偶然的征服,百分之一的几率:

中国如果是健康的,北亚游牧民就是巨人身上的虱子,

中国如果是虚弱的,北亚游牧民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亚游牧民征服中国的概率是百分之一,因为他们完全没有统治技术,大多数时候只是求财抢劫,他们有时候侥幸赢了,很多时候是不知所措,契丹、金国都有这样的时候:

引自:雷纳·格鲁塞, 格鲁塞, & 龚钺. (2009). 蒙古帝国史. 商务印书馆.页272

小汉字见大历史


蒙古族是黄帝时期的眷龙氏,即养龙的公职部族,也就是除自生存外,还兼任整体人群公共公务的公职职务的养龙项,大禹治水有应龙帮疏江河就是誊龙氏来帮忙了,这个人群就是现代考古的辽阳红山文化的玉龙器制造人群。

春秋战国时建农牧业隔离线的长城,拒牧业人入城内,从而被划出我们人群之外了。

但其人仍用易学做一切,从而依汉为罕又改为汗,当取向中原时,用元亨利贞的元为国号,从而有蒙元帝国词出现。中国史去蒙字,仅用元字,而有元朝时段。

也就是蒙古人自己先用某某自语系发音定罕国,再改汗国,最后定名元国。

中古时期汉朝击匈奴使亚欧大陆兴汉字与罕及汗字音,唐又兴盛唐字发音冠名前显贵族的身份标示法。唐吉诃德的唐音就如此,归当时欧洲人贵族标音式。

基督生于马糟内就是由东方圣人先到而祝福基督的。而欧洲先哲都读过老子孔子著作的。而中国在明清两朝之间不明其他国家状况了,即自傲而封边境了。当2万多人打杀进来,在中国己无敌了,从此上上天国沦为东亚病夫,至今没缓过劲来,仅略有恢复。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蒙哥汗去世后,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争夺汗位发生战争,忽别烈火取得胜利,并于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颁发《建国号诏》: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原意是为统一广阔的汉民族地区,向汉族示好,表达自己是汉民族王朝的延续。表明蒙古大汗政权愿意接受汉文化的态度,通过建立汉式的国号,来博取原来宋朝统治地区汉人的欢心,

但是他的“行汉法”主张,却引发蒙古贵州的强烈不满,导致四大汗国脱离,忽必烈的政权也就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地区,原成吉思汗创立的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所以大元的建立,是大蒙古国转化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所以我们常说的元朝也就从大元开始算起。


大河奔流001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蒙古族起源于内蒙古东部一带,成吉思汗出生于漠北草原,这些地方都在中国古代的疆域范围之内,因此,毫无疑问,蒙元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元朝更是中国古代的正统王朝,而且元朝也是中国古代惟一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史》位列“二十四史”之一,是中国古代的正史,《元史》是明朝官方编撰的纪传体史书,说明元朝属于中国正统王朝的地位得到了明朝士大夫的承认。

(元世祖忽必烈出猎时的场景,身穿白裘的男子就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的国号为“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元朝建立之初,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者接受了中原汉地的典章制度,忽必烈尊成吉思汗为元太祖、拖雷为元睿宗、窝阔台为元太宗、贵由为元定宗、蒙哥为元宪宗,元朝的整个立国规模,本身就是着眼于中国古代正统王朝的视野,只不过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汉化迟滞的现象,统治者固守草原旧制,消极对待“汉法”,拒绝变革,这种汉化迟滞的现象越到后期表现的越为明显,如元顺帝时期的丞相阿鲁图就向皇帝公开表示“臣素不读汉人文书,未解其义”。

元朝统治者消极对待中原汉地的典章制度,使得元朝成为了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97年的时间,公元1368年,元朝朝廷不得不退居蒙古草原,元朝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正统王朝的历史宣告结束了。


夏夜l微凉


元朝算是我国极少出现的一次由蒙古统治的朝代。当时元朝,忽必烈是将其命名为大元,所以外界都其为大元帝国。而在之前,铁木真统治的时代中,这个国又被称之为大蒙古国。

铁木真一直也是广为人知的一位大人物,他不仅在我们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国外他也有很高名气。这主要是因为铁木真太能打了,他的铁骑都曾经到过东欧。

而如果让我评价元朝,我只能用昙花一现来形容它。是就是说,这个帝国发展的很快,可谓是来势汹汹,可是它消亡也很快,没有统治多久,朝代就灭了。因此,这个王朝就像是昙花一样,绚烂绽开了一瞬的时间,很快就灭了。

整个元朝的前后阶段中,最厉害的统治者就要算是铁木真,其次就是忽必烈。元朝的前期,最高统治者就是铁木真。他是在1206年,成功的统一了草原各部落,最后被大家推选成了成吉思汗,并由此建立蒙古帝国,国号为大蒙古国。然后,铁木真带领自己的部队一直在征战,不断扩充国土。他先后灭掉了西辽、金国、大理等国家。以野蛮的手法,将整个战火燃烧到了中原。从这一点上看,我其实不太喜欢铁木真的手段,太过于残忍,铁血了一点。为了自己的私心,不顾这么多人的死活,我觉得他只适合做杀敌战场的将,其实不太适合当统一天下的王。

等到了1264年,忽必烈成为蒙古汉国的王,这个人就比较喜欢行汉法,和蒙古传统思想不太一致。因为这一点,很多老牌的蒙古贵族都非常看不惯他,纷纷和他作对。然后就导致了国内发生内乱,有四个汗国宣布脱离蒙古帝国。等到了1271年,国家较平稳后,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大元,从此大元帝国由此诞生。并且在一年之后,他将帝国的都城建在了中原,而后还多加重用汉臣。

在我看来,忽必烈也算是一个比较为百姓考虑的皇帝,一心想要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可是他的权力被太多的东西制衡。少数民族控制的朝代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有很多部落势力会牵扯其中。不像汉人皇帝,权力都集中在手里,天下就是他的一言堂。而忽必烈因为被许多贵族牵制着,导致他后来灭掉南宋后,金银珠宝也得给这些权贵们分一部分。最后弄得国库不足,无奈之下他就只能向百姓要钱。经过了这么久战乱的百姓们,哪有多余的钱财,所以被惹火了的他们就开始纷纷起义。导致国家一直没有一个合计发展的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