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除黄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重舟难过千重山


这个话其实很好理解。我们想一想诸葛瞻当时的身份就知道了。他是蜀汉名相诸葛亮的儿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也就是并列宰相)也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出兵抵抗邓艾的主力。


诸葛瞻这句话是在战前对众将士说的:“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江油,有何面而返!”这其实是结合他蜀汉宰相的身份,名相诸葛亮的儿子以及这个人早熟的性格,这三件事情就是他安排给自己的
历史任务

任务一:“内不除黄皓”很好理解,黄皓作为一个典型的弄权宦官,上献媚蒙骗皇帝,下威凌祸乱朝纲。这样败坏朝纲的人,自然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宰相想要除去的。

任务二:“进不能守江油”曹魏两路大军攻打蜀汉,蜀汉主力远屯在外。最终姜维只能带领残兵退保剑阁关。最终邓艾率领一支军队翻山越岭突袭蜀汉内地。确实到了蜀汉危急存亡之秋。责任心极强的诸葛瞻把抗击外辱当作了自己任务。

任务三:“外不能制姜维”这个的道理就是“人心隔肚皮

。”姜维掌握着蜀汉的主力军队远屯在外。作为宰相就是应该制衡控制姜维。使得他安心听话,为国尽忠。这也是让诸葛亮的儿子作为宰相最大的作用。毕竟诸葛亮对于姜维有知遇之恩。可惜,诸葛瞻这个人志大才疏,少年老成,却难以成大器。 终究未能控制住姜维。致使皇帝刘婵和大将军姜维之间互相猜忌,蜀汉才落得那样的危急时刻

所以,诸葛瞻才会感慨自己三件事情都做不好,于国于家完全无用,产生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感。可惜历史大势不可违抗,蜀汉之亡已经无力回天


历史的拐点


事实证明诸葛瞻就是猪!贪功冒进导致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最终亡国。蜀汉灭亡诸葛瞻绝对得负主要责任!10000名重装兵+5000名轻装兵守城对阵邓艾3000名轻装兵,不仅被打败了,还被俘虏了5000人,不得不说诸葛瞻败坏了他爹诸葛亮的一世英名。

当时的邓艾本身是不具备攻克绵竹城的硬实力的!邓艾的部队是轻装部队,没有任何攻城器械,当时的绵竹城只要据城而守,根本就攻不进绵竹城。邓艾的打算也不是一举灭蜀,而是用自己这支奇兵锲入蜀汉后方,逼迫姜维撤兵剑阁,给钟会创造机会。这就是一支佯攻部队!

但是呢,诸葛瞻贪功心切欺负邓艾兵少,认为自己有兵力优势可以拿下邓艾,想要自己建功,不想把功劳让给给姜维,便擅自出城迎战。这才给了邓艾佯攻变主攻的机会。

邓艾的部队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百战将士,而且是在前有关卡(绵竹关),后有追兵(姜维回师);而诸葛瞻的部队都是养尊处优的虾兵蟹将,刘禅的10000御林军,这支部队从建立之后就没有打过仗,从军官到士兵都不会打仗,而且是采用父退子补的选拔方式,训练更是无从谈起。5000轻装兵是临时从附近调集来的,这些部队倒是还挺正规的,问题是诸葛瞻没有对这些人进行整训编排,散散乱乱的。这两厢交手一下子就分出高低了,蜀军伤亡了八千人左右,投降了5000人,只剩不到2000人弃城奔逃回成都,绵竹失守,绵竹里的攻城器械全部落入邓艾之手。

所以从以上数据直接可以看出来诸葛瞻负的责任该有多大!假如诸葛瞻不贪功冒进的话那么根本不会有邓艾攻进成都的事


优己


别把诸葛瞻想得那么高尚,事实上诸葛瞻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照着蜀汉朝廷给诸葛瞻设定的路径,沿着其父诸葛亮的光辉路径,却越走越难行。

诸葛瞻是诸葛亮46岁才得的儿子,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却在儿子出生的半年后,开始历经6年的5次北伐,终因操劳过度而死在战场,临死前诸葛亮特意修书一封,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内容是这样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归结为八个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养德。

正因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使得蜀汉朝廷将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任务无情的加在诸葛瞻的身上,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17岁娶了公主为妻,拜骑都尉,18岁任羽林中郎将,不久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



34岁的诸葛瞻担任他父亲诸葛亮同样的职务军师将军,而且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的年龄也是34岁。

35岁的诸葛瞻,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这个升迁速度,要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也没有其它原因了,蜀汉朝廷把对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加在了诸葛瞻的身上。

不过好在诸葛瞻聪慧可受、才思敏捷、为人忠诚、道德高尚,但诸葛瞻为什么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实上诸葛瞻主要针对的是姜维,对于黄皓,诸葛瞻并不排斥。

陈祗死后,蜀汉尚书台执政的主要有三个人:尚书令樊建、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陈祗生前执政时,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维北伐的人,陈祗死后,尚书台执政都反对姜维北伐,而且诸葛瞻和董厥还上表皇帝,削姜维兵权,将姜维调职。

同样希望姜维倒台的人还有宦官黄皓,而且有理由怀疑诸葛瞻与黄皓合谋拉姜维下马,尚书台中只有樊建不与黄皓来往,而诸葛瞻面对黄皓的弄权并没有制止和纠正。



黄皓为什么之前不敢弄权?

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这样的名相来制止,来约束,从陈祗开始,不再约束制止黄皓,包括诸葛瞻,这才让黄皓有机会弄权,换句话说,蜀汉朝廷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讲真话,或者没有正直之士来制止黄皓小人的行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姜维一生最执着的事,就是北伐,这同样是诸葛亮当年的理想,身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理应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何以诸葛瞻要排斥姜维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要求这样做的。

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袆,没有姜维。而蒋琬和费袆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国内,休养生息。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后,如果再进行北伐,蜀汉国力就会严重透支,提前走向灭亡 。



而蒋琬和费袆的能力,治理内政绰绰有余,对外战争则心力不足,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姜维却是另一个有理想的极端主义人物,执着北伐,毫不放弃,哪怕刘禅投降后,姜维都没有放弃复国的理想。

而诸葛瞻呢?显然继承了父亲诸葛亮的遗属,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国家,与姜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对于诸葛瞻来说,姜维是战略分歧,黄皓是内部问题,因此诸葛瞻没有制止黄皓,反而一力针对姜维。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 在面对邓艾偷渡阴平之后,率领蜀汉朝廷的3万大军前往抵抗,但是在军事策略方面诸葛瞻能力太差,没能及时占据有利地形,而让邓艾有机会进入成都平原决战,并最终被邓艾打败。在坚守绵竹的时候诸葛瞻战败,诸葛瞻对儿子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说完就冲入阵内战死。

诸葛瞻的能力一般,但是他说的“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是何意思呢?

黄皓是蜀汉皇宫内的一名太监,在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世之后,黄浩就开始专权,到公元258年,太监黄皓开始专秉朝政。而诸葛瞻在公元261年开始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但是诸葛瞻并没有能遏制黄皓专权,致使蜀汉朝堂一片混乱,这就是诸葛瞻所谓的“内不除黄皓”。

姜维是蜀汉后期著名的大将军,在费祎被刺杀身亡后,姜维被刘禅任命执掌军事,而姜维最喜欢干的事情就北伐。从公园247年到公园262年,15年的时间内姜维进行了9次北伐,分别如下:

  1. 公元元247年,姜维率军“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国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这次战争中“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

  2. 公元249年,姜维遣部将廖化进取洮城,结果是魏将邓艾“先自据城,得以不败”,姜维等不克而还。

  3. 公元250年,姜维“复出西平”,诱羌胡以为羽翼,又与郭准战于洮西结果是“不克而还”。

  4. 公元253年,这年费祎已死;姜维获得了更大的兵权,他亲率蜀军“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最后是“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5. 公元254年。姜维复出陇西狄道,结果是魏“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6. 公元255年。姜维出狄道,结果是“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7. 公元256年。姜维与魏将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镇西大将军胡济失期不至,结果姜维大败,蜀军“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姜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

  8. 公元257年。姜维乘魏将诸葛诞反于准南,亲率数万蜀军出骆谷。魏将邓艾、司马望合兵相拒,结果是“细数下挑战,望、艾不应”,后诸葛诞兵败,姜维引兵还成都。

  9. 公元262年,姜维率兵“出侯和”与邓艾相拒,后“为邓艾所破,还住杳中”。

姜维九次北伐,胜三次,败二次,不克而还四次,可以说是劳而无功,由于姜维频繁的进行北伐,而国内又没有得到诸葛亮时期的那种治理,所以形成了产出与输出不成比例的情况,加剧了蜀国经济困境。

姜维北伐虽然志气很高,但是从战略上将正好落入魏国的圈套,蜀国相对魏国是弱国,以弱攻强,而又不能有所得,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当年袁绍与曹操争夺北伐的时候,袁绍的谋士提出了疲曹之策,既依靠袁绍强大的国力,时不时的派遣一支军队骚扰曹操,逼迫曹操派遣军队设防,最终使曹操疲惫。而现在姜维进攻魏国,从魏国的角度看,正是“疲曹”之策的翻版,所以说姜维北伐,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最终只能是消耗蜀国的实力。

姜维的多次北伐效果不显著,而姜维前任费祎,就非常聪明,在自知才能不及诸葛亮的情况下,专心养民,得意保全蜀汉政权内部的稳定。所以诸葛瞻说“外不制姜维”,说的就是不能制止姜维穷兵黩武。


帝国烽火


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

从《三国志》记下来的情况来看,诸葛瞻打这场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

(诸葛瞻剧照)

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来到涪县时,他就呆在那里,不做任何战前准备。当时黄崇让他分兵把守险要的地方,但是他竟然什么也不做。

二是邓艾虽然有两万人,但军队翻山越岭,士兵疲倦,粮草匮乏。对付这样的军队,只需要以逸待劳,固守不出,可能就把他拖死了。但是诸葛瞻却一定要出去和邓艾硬拼。

三是仗还没开打,诸葛瞻就说丧气话,说自己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这话既不团结人,又灭自己威风。

就算是一个平常人也不会这样做,何况是大家都认为是聪明人的诸葛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的?

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我们不解,历史上也有人表示过怀疑。比如写《华阳国志》的西晋末年的史学家常璩曾说,他曾向当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证过,当年陈寿与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陈寿在诸葛瞻手下当官的时候,曾受过侮辱。因此,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故意黑诸葛瞻。

不过,就算陈寿故意黑诸葛瞻,他毕竟是个史官。中国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质是能够保证的。也就是说,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他不可能乱写;别人没说过的话,他不可能乱说。只不过史官在写在说的时候,是想表达一种“微言大义”而已。

(邓艾剧照)

那么,陈寿写诸葛瞻说的那“三罪”,是想表达什么“微言大义”呢?

我认为,陈寿是想说,诸葛瞻打仗不行,却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他说“三罪”,其实就是说,灭国的责任,首先是黄皓,其次是姜维,接着才是自己。

为什么说诸葛瞻把责任推在黄皓身上,是“微言大义”呢?

照理说,黄皓讨好刘禅,让刘禅耽于享乐。诸葛瞻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不管他是不是真该负责,在道义上,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毕竟黄皓是宦官,在古代,宦官几乎就没有好形象。国家有什么问题,都会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但是,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其实是个借口,是因为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因此才说宦官。也就是说,陈寿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诸葛瞻是想把责任推在刘禅身上。

为什么又说把责任推在姜维身上,也是“微言大义”呢?

因为姜维持续不断地发动北伐,这是诸葛瞻他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姜维只不过是执行而已。而诸葛瞻却说“外不制姜维”,意思就是姜维持续不断地北伐这件事,是不对的。

(黄皓剧照)

连姜维北伐这一项基本国策都要否定,诸葛瞻心里的阴暗面积有多大?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陈寿虽然在这里表达“微言大义”,其实,或许实际情况并不是陈寿想的那样。诸葛瞻的话中,其实表达着当时真实的现状和他的困惑,诸葛瞻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

当时的蜀国,已经和刘备时期的蜀国,以及和诸葛亮时期的蜀国都很不一样了。刘备时期的蜀国,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若不是夷陵大战失败,刘备又病死,蜀国肯定会一直强盛下去。诸葛亮时期的蜀国,虽然修好了与东吴的关系,不用分精力对抗东吴。但是,诸葛亮发动的连年不断的战争,已经让蜀国呈现一种衰败之势。到姜维时期的蜀国,国内更是被战争拖得一穷二白,已经打不起仗了。所以,当时包括谯周等很多人都反对姜维北伐。

对于诸葛瞻来说,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也觉得姜维北伐不对,另一方面,姜维又是执行他爹诸葛亮的政策,他不好说。不过,诸葛瞻权衡利弊,还是反对了姜维继续北伐。而姜维不听,一意孤行地北伐。所以诸葛瞻才说了那样的话,表达了那样的忧虑和困惑。

当然了,诸葛瞻心中虽然并没有那么阴暗,但他确实能力不足,又是一个失败者,他被史官贬低,也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非常感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或许很多人都不太知道诸葛瞻是谁,因为毕竟没有他的父亲出名,但是一听这个复姓,很多人应该能大概猜到,诸葛瞻和诸葛亮有关系,是的,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就像我们大家都所说的,虎父无犬子,因此,很多人都对诸葛瞻给予了很高的希望,想着能够代替诸葛亮完成他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而诸葛瞻的成长过程,其实和他的父亲诸葛亮有着极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在34岁成为了军师,之后更是成为了整个帝国的高官,官拜侍中。

蜀汉政坛在陈袛死亡之后,执政的主要有尚书令樊建,辅国大将军董厥以及诸葛瞻。其中陈袛在当时是唯一支持姜维北伐的人,但是遗憾的是,他死了,于是,包括诸葛瞻在内的人,都反对北伐,反对姜维。甚至诸葛瞻还曾经上书要求解除姜维的兵权。

诸葛瞻和姜维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利益矛盾,而是关于蜀国发展方向的争执。

在姜维成为蜀国第一大将的时候,他一门心思就想着北伐,以恢复汉朝荣光,所以15年,姜维共进行九次北伐,三胜两败,四次平手。姜维时期的蜀汉内政大臣远远不如诸葛亮,但是姜维又要频繁的进行北伐,很大程度上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当时蜀国人口才90万,但是为了维持战争,蜀汉的经济发展非常困难。

所以诸葛瞻看到了蜀国不宜常年作战,内心自是反对的,因为就算是他的父亲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才只是战平。而姜维肯定远远不如诸葛亮,加上内政财务跟不上,所以反对姜维北伐也是有原因的。

也是这个原因,导致诸葛瞻内心对姜维的激进做法非常抵触,在他看来,连年战争,对于国家消耗非常严重,这样就不利于蜀国的发展,而和诸葛瞻有共同看法的是费祎,他可以制衡姜维,将他的兵权控制在一万人左右。但是之后费祎被刺杀身亡,姜维迅速成为蜀国第一将军,有了权力之后,开始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所以整个蜀国,包括诸葛瞻在内,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他的雄心壮志。最后导致了国家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危机,因为才有了诸葛瞻留下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


神科堂


简单说几点。

第一,诸葛瞻所谓的“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这句话,出自《元和郡县志》,而不是大家熟知的《三国志》正史。

由于《元和郡县志》是唐朝人撰写的,距离三国时代隔了五百多年,有马后炮嫌疑,所以后世的三国史学研究者通常不认可这段史料的真实性。即认为诸葛瞻没说过这种话。


第二,东晋史书《华阳国志》中有类似“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记载。

但原话是“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

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中的记载,只提到了黄皓,没提到姜维。而且,这段话是诸葛瞻儿子诸葛尚说的,也不是诸葛瞻说的。



第三,虽说正史上找不到诸葛瞻在临死前说要制约姜维的遗言,但历史上的诸葛瞻和姜维确实有很大矛盾,诸葛瞻确实有制衡姜维权力的想法。

解释这一点,要从诸葛亮的遗嘱说起。

诸葛亮生前,有两次指定继承人,第一次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费祎、董允。证据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第二次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证据出自《三国志·蒋琬传》。

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三国志·蒋琬传》

从这两次指定继承人可以看出,诸葛亮其实并没有指定姜维接班,所谓姜维接班,实际上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而已。

但是我们知道,姜维后来在费祎死后,他还是间接接班了,掌管了蜀汉的军权。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蜀汉政权内部的派系本来就很多,陈祗、阎宇和黄皓等人各成一派,相互争权夺利。而姜维既不是益州人,也不是荆州人,他是陇西天水人,他和蜀汉内部势力的关系,实在谈不上有多融洽。大家瞧他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带着有色眼镜和降将身份看他,觉得他一个凉州人没资格坐在大将军的高位上。

并且姜维拥兵屡次北伐,都是徒劳无功,极大消耗了蜀汉的元气,所以蜀汉内部的派系看姜维,就更不顺眼了。尽管说,姜维对诸葛亮非常尊重,对刘禅也非常忠诚。但他的身份和他的战绩,确实拿不出手,所以大家就更想把他挤下去了。

可是挤下姜维,谈何容易,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让谁去挤呢?谁又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取代姜维呢?这个时候大家就想到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生于公元227年,他出生时,父亲诸葛亮已经46岁了。大家应该知道,诸葛亮一生只活了54岁,所以诸葛亮病死时,诸葛瞻其实只是个孩子,他从父亲那里,没有得到太多的真传。

诸葛瞻17岁时,迎娶了刘禅的女儿,被封为骑都尉,做了刘禅的女婿,被岳父刘禅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18岁时,诸葛瞻出任左羽林中郎将,掌管禁卫军,挂侍中头衔,相当于是蜀汉政府的秘书长。因为蜀汉官民都怀念诸葛亮,诸葛瞻又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因而他当时很受欢迎。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这跟诸葛瞻没关系,但百姓们仍然会互相转告说:“这都是老丞相诸葛武侯的主意!”

因此可以看出,不光是刘禅对他很重视,就连老百姓对诸葛瞻也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觉得蒋琬、费祎只不过是给诸葛瞻过渡的,蜀汉未来的宰相,非得诸葛瞻来当不可。

所以说,诸葛瞻从小就因为父亲的关系,受到了过分的渲染,有些名过其实,变成了蜀汉的政治图腾。当大家想反对政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搬出诸葛瞻,借用他的威望打击政敌。当然其实也就是借用诸葛亮的威望。



好,既然大家如此看重诸葛瞻,那他又有什么作为呢?

关于诸葛瞻的作为,六个字可以总结——没有任何作为。

诸葛瞻33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军师中郎将。相当于副宰相兼总参谋长。第二年,又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相当于宰相。但是由于当时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只手遮天,朝中大臣都不敢招惹他,所以诸葛瞻所谓的统领国事,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而诸葛瞻压根不敢招惹黄皓。

诸葛瞻35岁那一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无功而返,蜀汉举朝皆喷姜维,诸葛瞻在此时此刻也指责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敝,上表给刘禅,要求罢免姜维的兵权,但没有成功。他的这一行为很显然就是挑柿子捡软的捏,他惹不起黄皓,就欺负姜维。

不过由于黄皓想杀姜维,把事闹大了,刘禅为了维稳,就保了姜维,诸葛瞻想捏姜维获取军权的想法,最后落空了。

到了第二年,诸葛瞻36岁,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甘冒奇险,率领军队从山地翻滚而下,绕开蜀国守军,攻入蜀汉腹地。诸葛瞻率部前往抵抗。临阵犹豫不决,错失先机,未能占领战略要地,致使邓艾长驱直入进入平原击败先头部队,诸葛瞻退守锦竹。

之后,诸葛瞻在绵竹力战而亡。而蜀汉在不久后也灭亡了。


综上所述,诸葛瞻这个人,确实是有点名过其实了。他或许有些才华,但远远不如父亲诸葛亮。然而,由于诸葛亮的关系,大家对他都寄予了厚望,觉得他就应该接班,把他捧得太高了。而诸葛瞻又没有主见,容易被别人的想法主张带跑偏,所以当大家都在喷姜维时,诸葛瞻就难免随大流的也跟着一起喷姜维。

一来,姜维屡次北伐无功而返,他也确实该被喷。不仅朝内文官喷他,前线的武将廖化等人也在喷他。

二来,诸葛瞻背负重托,他心里面也想把姜维的兵权收回来。毕竟蜀汉的相权和兵权是一体的,兵权长时间捏在姜维手上,诸葛瞻的相权难免有被架空的嫌疑。或许诸葛瞻想的是,先收回姜维的兵权,再制约黄皓。亦或许,这就是刘禅授意的。(诸葛瞻不敢惹黄皓的原因就是刘禅支持黄皓,诸葛瞻其实也只是在秉承刘禅的意向)


最后做个总结。

①:诸葛瞻掌管相权后,“除黄皓”和“制姜维”是他的两大政治目标。但是除黄皓和制姜维的目的不同。诸葛瞻针对姜维,只是他觉得兵权就应该在自己手上,他只是想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并且当时姜维的风评不好,这也给了诸葛瞻“制姜维”机会。如不然,诸葛瞻不会“制姜维”。他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他心里没数?

②:所谓“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这只是唐朝人李吉甫对蜀汉当时的矛盾,做的一个马后炮总结而已。诸葛瞻并没有说过这种话,在诸葛瞻眼里,姜维的问题和黄皓的问题,不是一码事。黄皓是要杀掉的(“不早斩黄皓”),而姜维,诸葛瞻单纯只是夺其兵权而已。


Mer86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与关羽的儿子关兴、张飞的儿子张苞一道,都是蜀汉政权的顶级官二代,论辈分可以跟后主刘禅平起平坐。

关兴、张苞继承了父辈的勇猛善战,只可惜寿命太短,以至于蜀军中高级将领出现青黄不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姜维的九伐中原只能拿廖化这样的老将充数撑场面。

相对于关兴、张苞在战场上的表现,蜀汉政权上下寻思着以诸葛亮的声望和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儿子诸葛瞻自然也是虎父无犬子,在内政管理上应当有特别的长处,于是蜀汉政权后期上上下下对诸葛瞻,都有极高的期待。

由于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仕途起点很高,17岁就娶了公主为妻,官拜骑都尉。之后就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一级级地顺利升迁,直至35岁时做到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诸葛亮的学生刘禅当蜀汉皇帝,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主掌蜀汉军政,这对深深地带着诸葛亮光环的CP组合,到头来被证明完全不能守住蜀汉那点基业。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刘禅便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尚书台机构管理国内所有军政事务。

诸葛瞻进入尚书台,表明刘禅实际上已经把蜀汉的军政大权,很大部分委托给了他,他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蜀汉政权未来的生死走向。

内政方面,到了诸葛瞻手里,蜀汉逐渐呈现出宦官干政的势头。不同于他的父亲诸葛亮,诸葛瞻并没有实际的一把手地位和威望,对蜀汉政权内部各条线的掌控和管理没办法大刀阔斧,自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说实话在黄皓问题上,也不能完全怪诸葛瞻理政无能。再怎么说他上头还压着一个皇帝刘禅,人家刘禅宠幸维护黄皓,当宦官的保护伞,能让臣子身份的诸葛瞻怎么办?

但蜀汉官场人心涣散、乌烟瘴气,连东吴使者来访都看出“入其朝,不闻其言”,大家都习惯不讲真话成普遍现象,这口黑锅诸葛瞻不背谁背?至少屁股坐在那个位置上,也要负个领导责任吧。

再看军队事务,诸葛瞻照样没什么威信,根本指挥调动不了大将军姜维。

诸葛亮死后,蒋琬、杨仪、姜维等人联合杀死魏延,在内斗中胜出掌握蜀汉上层权力,说起来有点来路不正。

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姜维一直以继承武侯北伐遗志自居,效仿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搞出了长年累月的九伐中原军事行动。损耗蜀汉大量的国力,闹腾出的动静不小,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止步于魏国的秦岭防线。

蜀汉在魏蜀吴三家中,本来就人口、国力最弱,再加上几十年不断用兵,名利早已趋向于枯竭,呈现出“经其野,民皆菜色”的亡国景象。

对此,诸葛瞻也是毫无作为,因为手中握有蜀汉绝大多数兵权的姜维,根本不搭理他。姜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汉中地区屯田积蓄粮食,手中有兵又有粮,诸葛瞻也是奈何他不得。

有皇帝罩着的黄皓,不敢搞;有兵马护身的姜维,又搞不动。诸葛瞻管理的,就是这样一个权力松散的国家。

等到魏国伐蜀,邓艾的部队深入蜀国腹地,逼近成都门户绵竹时,诸葛瞻只能带着蜀汉最后的禁卫军,硬着头皮去迎战邓艾。

可这场仗打下来,又暴露了诸葛瞻行军布阵的不在行。

当时,部下建议诸葛瞻凭借涪县一带的有利地形,采用据险而守的战术,将邓艾的人马阻挡在成都平原外头。等到这股魏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发挥主场作战优势,以逸待劳地扑灭敌军。

这个方案切中敌我双方要害,其实很可行。

蜀汉最精锐的兵马都在姜维手里,正在剑阁一线跟魏国邓艾的军队对峙。而诸葛瞻率领的阻击部队,名头响亮是刘禅的禁卫军,但他们大多是成都附近的二流守城兵马,战斗力较弱,并不适宜在开阔地形的野战格斗厮杀。

而邓艾避开姜维的防线,由狭窄的阴平小路偷渡至益州腹地,沿途山高水险根本带不了任何攻城器械,城池险关对他们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正千方百计寻求与蜀军的野外作战呢。

偏偏此时的诸葛瞻,在进攻还是固守的战法上犹豫不决,白白让邓艾进军到了绵竹的开阔地带。

双方一开打,蜀军毫无悬念地兵败。眼看大势已去,诸葛瞻留下一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遗言后,便冲入魏军阵中战死。


剧透历史


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进屯绵竹,埋人脚步而战,父子死焉。

先看下诸葛瞻说出这句话的背景,在景耀六年,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军队前往抵抗,诸葛瞻到达沛县后犹豫不决,未按照黄崇的建议占据战场险要位置,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邓艾大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不得已退守锦竹,但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仍拒绝了邓艾的招降,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

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最终绵竹之战诸葛瞻父子二人皆战死。

诸葛瞻所说三罪,第一点黄皓乱政,未能早日除去,第三点在最后绵竹战以前的一战未能听从黄崇建议守住红油。第二点讲的就是未能在朝堂之上制衡姜维,让姜维权力过大,频繁发起战争,空耗了蜀国国力,实际上史书《华阳国志》对姜维评价也指出了这点,

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书中指出姜维有些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意思,多次出岐山都未能成功,但要知道即使是被三国演义捧上天的诸葛亮六出岐山也是无功而返,所以并不能说是姜维能力不行,而是这条路本来可能就是错的,翻遍历史评论也未有半分指责他未对蜀国尽力或是不忠义的话,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姜维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在三国之中绝对是名列前茅!

最后提一句,当时诸葛瞻和姜维算是政敌,可能有点乱扣黑锅的意思。


荐影阁


“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临终前的遗言。史书记载,公元263年,魏国的权臣司马昭以“蜀汉连年征战,师老兵疲,我今伐之,易如反掌”为由,派大将钟会、邓艾等人分兵灭蜀。

邓艾绕过剑阁,偷渡阴平,奔袭数百里进入了成都平原腹地,并击败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亡国在即,诸葛瞻留下遗言

“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后,冲入敌军中奋力厮杀,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诸葛瞻,字思远,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官至蜀国卫将军。由于蜀后主刘禅一直思念诸葛亮的缘故,所以对诸葛瞻十分照顾。诸葛瞻在成年后,不仅迎娶了蜀国的公主,还袭爵了父亲诸葛亮的武乡侯爵位,可谓是平步青云。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伐蜀。蜀后主刘禅根据众望,临时任命诸葛瞻为卫将军,让他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关,阻挡来势汹汹的邓艾。可是诸葛瞻没有听取参将黄崇的建议入据江油,结果错过了最佳战机。魏军在站稳脚跟后,大破诸葛瞻、诸葛尚父子的军队。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均战死于绵竹,蜀军兵败如山。

吓破胆的后主刘禅举国出降,立国42年的蜀国不久灭亡。可以说,诸葛瞻的兵败是促使刘禅投降的重要原因。

不过,诸葛瞻在临死前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意思就是说,我对内不能除掉祸国殃民的奸臣黄皓,对外不能压制掌握兵权的姜维,没能及时入据江油而兵败,我有三条大罪,还有什么面目逃回成都呢?

我们知道,黄皓是刘禅宠幸的蜀汉奸臣,正是由于他祸乱朝廷,才使得蜀汉走向灭亡。而姜维是蜀汉名将,也是诸葛亮生前最看重的将领之一。那么,为什么诸葛瞻要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是因为,根据史书记载,姜维虽然是一代名将,但他多次盲目北伐,极大地掏空了蜀汉的国力。对此,蒋琬、费祎等人都极力反对姜维北伐,主张休养生息、停止北伐。大臣费祎被刺杀后,姜维再次掌兵,随即进行了多次徒劳无功的北伐。

当时蜀汉内部有黄皓乱政,外部又因姜维频繁北伐透支了国力,民生凋敝,国家衰亡。诸葛瞻认为自己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对内不能铲除作恶多端的宦官黄皓,对外又不能制御好战的大将姜维,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发出了这样的遗言后冲入魏军阵中,直至战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