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藻德: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

魏藻德,字师令,号清躬,万历三十三年生人,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崇祯十三年殿试,崇祯皇帝求贤若渴,召四十八位学子在文华殿进行考核,魏藻德就是其中之一。

崇祯皇帝问:“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

魏藻德对曰:“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娓娓数百言。

魏藻德擅长辞令,加之他善于揣摩迎合崇祯帝的心思,知晓崇祯帝的对外战略意图。

他的每句话都迎合皇帝的想法,崇祯帝以为自己真的遇到了栋梁之才,于是钦点他为状元,并提拔为修撰。

魏藻德: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

崇祯十七年,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城的情况下,魏藻德临危受命,被提拔为内阁首辅。崇祯皇帝相信魏藻德能够帮助他力挽狂澜。

当时,明朝国库已空,崇祯急于筹集军饷,命官员捐款“助饷”。

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征饷之事因未见其成果而草草了事。

李自成兵围北京城后,其实并不想灭掉明朝,只想在陕西称王,即遣使入城与崇祯和谈,称只要崇祯封他陕西王,他便撤兵黄河以南,同时协助崇祯剿灭他路义军,并出兵东北击退清军。

崇祯皇帝心中已然同意,但还是希望听一听魏藻德的意见,便问魏藻德有何对策,魏藻德一改以往的口若悬河,闭口不言。

崇祯还是满怀希望,再次追问魏藻德有何良计,并且对魏藻德说,“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跪在地上,还是一言不发。

崇祯皇帝气坏了,一脚踢翻了龙椅,随即告诉和谈使者:“朕即定计,有旨约封。”

崇祯已经准备封李自成为王,可作为内阁首辅的魏藻德却不照办,结果惹怒了李自成,下令开始攻城。

三天后,北京陷落,崇祯自缢,明朝覆亡。

魏藻德: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

崇祯皇帝自缢

如此悲惨的现实,令许多明朝臣民都十分愤懑。无论是皇宫里的柔弱宫女们,还是像工部尚书范景文一样的朝中大臣,都争相自尽死节明志,以生命为大明王朝殉葬。

但此时作为京城里大明最高级别官员的魏藻德却躲在家里读书作画,逍遥自在,给李自成摆足了名士的姿态。

这位尚未到不惑之年的年轻内阁首辅相信以他的才高八斗,李自成的大顺朝一定会爱惜他的才能并且重用他,往后荣华富贵的日子还很长。

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命人搜遍皇宫,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骇异之下,失望至极。

本来,他依理应该大赏将士,如今金银缺少,只好制定并推行了残酷的追赃制度,严刑峻法逼京城的达官显贵们交出财产,并命令明朝遗臣悉数前去报道。

消息传出后,时任内阁首辅的魏藻德忙不迭地去拜见李自成,并向其跪地叩头、请求录用。

李自成很鄙视魏藻德的表现,便问他为何不像崇祯帝那般殉国,后者听后非但未感到羞愧,反而恬不知耻地回答道:“方求效用,那敢死?”

李自成感到齿冷,便下令将魏藻德押往权将军刘宗敏府中,由后者讯问。

魏藻德: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

李自成

刘宗敏把魏藻德提入厅堂亲自审问,一开始就用上了夹棍,边夹边问:“汝居首辅,何以乱国如此?”

魏藻德一边哀嚎一边回答:“我是书生,不谙政事,先帝无道,遂至于此。”

刘宗敏闻言很愤怒:“汝以书生擢状元,为官三年即升首辅。崇祯何处对不起你,竟敢诬他为无道昏君!”

于是,刘宗敏亲自下堂,用力扇了魏藻德数十大嘴巴。士兵见状,夹棍猛扯,魏藻德十指皆断。

刘宗敏讯问魏藻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魏藻德交出财产。魏藻德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了白银数万两。

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于是继续用刑。

魏藻德: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内阁首辅

刘宗敏

魏藻德还是不想继续交钱,惶急疼痛之下大呼:“我有一女,愿献给将军为妾!”魏藻德竟然灭绝人伦地提出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刘宗敏享用,以此换取自己的一条性命。

刘宗敏派人把魏藻德的女儿接来,奸污后送入军营,任由军士糟蹋。对于献女的魏藻德,刘宗敏更加不屑,继续用刑。

在经历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的脑袋被刑板夹裂,脑浆流出而死。魏藻德临死前大呼“没有为主尽忠报效,有今日,悔之晚矣!”

魏藻德死后,农民军又抓来魏藻德的儿子魏忠诚,索要家中藏银。

魏忠诚边磕头边说:“我家里确实没有银子了,倘若我父亲活着,尚可向门生故旧借来银子,现在他死了,哪里去找银子?”

农民军小头目听他这样说,挥手就是一刀,砍下了魏忠诚的脑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