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谨记曾国藩这4条“处世天规”,才有望逢凶化吉

在《周易》中提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度,不可贪多,不可太过,适可而止,保持中庸,才是处世的良方。

晚清名臣曾国藩也深谙此道理,他年轻时可以说是很“过”的一个人,锋芒毕露、直言快语、性情暴躁,虽有一身才能,但却屡屡碰壁,中年时幡然醒悟,决定痛改前非,于是写下这样4句话来勉励自身: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

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


真正厉害的人,谨记曾国藩这4条“处世天规”,才有望逢凶化吉


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皆是莽夫所为,唯有戒除这4点,才有望逢凶化吉,成为人上人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

性情急躁之人,缺乏稳重,必定不会有成熟深厚的见识。

当人在生气的时候,缺乏理智,看到的只会是眼前的得与失,行为全然由自己的情绪所掌控,往往容易做出出格之事,得不偿失。


真正厉害的人,谨记曾国藩这4条“处世天规”,才有望逢凶化吉


三国时期的张飞骁勇善战,但确是个急躁之人,得知自己的义兄关羽败走麦城之后,怒火攻心,旦夕号泣,血泪衣襟。士兵稍有错误,便鞭笞而责。

为了给义兄复仇,命令军中两位管事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否则鞭笞致死。这两位管事知道三日内无法置办完毕,早晚一死,便对张飞起了杀心,趁着张飞醉酒将其杀死。

倘若是张飞当初能够清醒理智一些,多考虑一下实际,多宽容一下下属,也不会落的此下场。

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真正厉害的人,谨记曾国藩这4条“处世天规”,才有望逢凶化吉


畏,害怕、恐惧之意,做事前怕狼后怕虎,犹犹豫豫之人,不会有卓越的远见。

曾国藩曾写下名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远,既过不恋,当时不杂”。

处于当下,专注当下即可,坐这山想那山,心不在焉,只会是忧虑满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真正厉害的人,谨记曾国藩这4条“处世天规”,才有望逢凶化吉


欲望过多者,不会有慷慨的操守,往往是给点好处就能收买,属于墙头草的类型。

人都会有欲望,并没有错,但是不要忘却自己的操守和底线。倘若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虽然能风光一时,但终究会摔入泥潭。

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于是门外送鱼者络绎不绝,但是休公休全部拒之于外。

友人对此不解,遂问之,公仪休说:吾虽好吃鱼,却不愿受他人之鱼,是恐背上徇私枉法之名,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说不定哪日受人鱼替人办事,而背负罪名,被免去宰相一职,就吃不到鱼了。

对于欲望的把控,要有个度,万不可任由欲望做主,定要保持住操守和原则。

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


真正厉害的人,谨记曾国藩这4条“处世天规”,才有望逢凶化吉


喜欢说大话、说空话、款款而谈的人,必定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语言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活多劳神不说,还容易节外生枝,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也会显得自己的轻浮,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展露在世人面前。

真正厉害的人,为人处世都会有个度,记住这4项处世天规,方有望逢凶化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