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農戶”養豬靠譜嗎?中國生豬養殖業未來會是啥樣?

王振華


“公司+農戶”是適合我國養豬業發展的商業模式,其協作、共贏的精神也是互聯網思維的具體體現。在這種模式下,農戶出人+資金+場地,剩下的公司基本就管了,比如豬苗、飼料、回收、技術服務等。對於公司來說,滿足了低成本擴張的需求,對於農戶來說,可以實現低風險經營,皆大歡喜。農戶選擇這種模式,核心是選擇靠譜的公司合作,邏輯很簡單,公司不靠譜,再好的商業模式都是零。從目前行業的口碑來看,溫氏股份的美譽度最高。

至於中國生豬養殖業未來會是什麼樣?下面答主從不同的維度進行分享。

1、非洲豬瘟把養豬業衝擊的千瘡百孔,經此一役,我國養豬業的規模化程度將大幅提升,大量散戶加速退出,整體養豬技術將有大進步。同時,大型養豬企業將向一體化企業邁進。

2、生態會成為養豬業發展新的驅動力,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你將很難生存。

3、資本會成為養豬業發展新的驅動力,非洲豬瘟的衝擊下,只有資本才能很好的禦寒,去大膽佈局復養,甚至是進一步擴張。

4、消費會成為養豬業發展新的驅動力。越來越多的養豬人將關注動物福利,注重食品安全,優質的豬肉生產商將會獲得快速發展。

5、養豬業會和新技術深度融合。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智能養殖……不與這些新技術連接的養豬企業將會慢慢被市場邊緣化。

6、養豬業的佈局會更合理,以往長距離跨省調運生豬將逐漸成為過去,國內將形成幾個大的區域,在這個範圍內將形成產、銷、加一體化的閉環生態圈。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畜牧大集網


非洲豬瘟對我國的養殖業進行了一場實地考驗,各種弊端紛紛顯露出來,中國的養殖業的固有模式是否能夠承受病害的打擊,公司+農戶養豬模式真的靠譜嗎?

我認為公司+農戶是企業轉嫁風險的招數,在正常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農村廉價勞動力替他們節省成本,因為一些農民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從事其他勞動,他們的收入僅靠自己種幾畝承包地收入是微薄的,有了代養的好事他們求之不得,因為這幾乎不用自己的本錢,平常管理一下就能有一定的收入,又不耽擱種地,就是一個兼職,能多掙錢,農民大都不會考慮那麼多,更不會考慮掙多掙少,也同樣不會考慮後果。等出了風險,人家公司可是按照合同上的條條框框來劃分責任的,而那長達幾十條的合同有幾個農民逐條逐句去研讀理解呢,出了事兒,那只有人家公司說的,沒有農民辯的了。

我國的養殖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不足,市場價格的波動和流行疾病的衝擊,都會把養殖企業和個體養殖戶打趴在地,有的甚至不得翻身。由於養殖業風險太大,遇到不可抗拒的風險時單靠企業和個體是無法生存的,為了人民生活的穩定,還是建議國家對養殖業建立抵禦風險的保險基金的體系,不能讓企業和養殖戶遭受衝擊而無人問津。

我國養殖業最能抵禦風險的體系我認為還是要被政府淘汰的個體養殖戶,這些養殖戶規模小,形式分散,遇到天災人禍轉頭快。一家一戶餵養三兩頭豬僅是他們的一小部分的收入,如果有風險不至於無法生活,還可以選擇在以後行情好時在餵養。這種個體養殖可以作為企業養殖業的補充長期存在,而不要急於把他們叫停。

養殖業在世界上都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大多數發達國家為了這一產業的穩定發展,為了給國民提供優質且價格穩定的肉類產品,政府都是投入大量資金來保障養殖業的都有序生產的,幫扶企業抵禦風險,穩定市場,讓企業有能力立足市場。我國政府在這一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工作,但要解決養殖業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需要社會和養殖業主們的長期努力。

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僅僅是我國的養殖業的一種嘗試,還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監督,即要能保證企業的發展,也要保障農戶的基本權益,不能有風險就攤給農民。


忙碌快樂農家人


我國的生豬養殖業千百年來實際上是沒有多大變化的,自從野豬被馴化成家豬以後其就一直按照非常傳統的方式進行圈養,這種圈養家豬的模式至今來說依然沒有多大的變化。現代生豬養殖業的最大進步其實就是規模化生產和科學化管理,這只是針對大型的生豬養殖場而言。隨著豬肉市場的不斷擴大,一些非常大型的生豬養殖企業就應運而生,在這些企業其整體的經營管理能力還是相對而言比較不錯的,但其實做的還不是很夠,需要在規模和科技創新上多下功夫。我國的生豬養殖和消費市場都是全國最大的,生豬養殖的相關產業鏈吸引了很多大型企業的注意力,足以證明生豬養殖市場的規模之大。



“公司+農戶”的生豬養殖算是一種比較新穎的養殖模式,其主要指的是公司提供種苗和銷售,農戶提供資金、場地和養殖技術,雙方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互利共贏的目的。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模式有以下優點:一是能夠很好的解決農戶銷售能力不強的問題。大多數農戶在養殖技術方面還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在銷售和渠道搭建上卻做的不是很夠,這就會導致出現滯銷現象。如果由公司進行銷售的話,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了。二是確保優質種苗的獲取和飼料的使用。公司可供購買的種苗品質相對其它渠道的種苗肯定是有優點的,通過和公司合作其實能夠更好的保證生豬品質。除此以外,這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公司實現利潤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真正實現雙方共贏的局面。


當然了,在筆者看來現在的“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其實是有缺陷的,如果只是簡單的提供種苗和飼料,有可能就會被當成低成本的拉新和推銷。筆者認為想要打消農戶的這些顧慮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由公司提供餵養生豬的相關資金。很多普通農民即使有養殖生豬的打算,其也不想投入太多成本的,如果由公司提供相關資金,那農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二是簽訂“保價―溢價”收購合同。這個合同主要用於保護農民的利益,在餵養生豬前就應該簽訂購買合同,並且支付相關定價。如果生豬出欄時,其品質和價格高於原有的合同,公司則需要以現有的市場價格來購買,反之就需要支付合同所需要支付的金額。綜合以上兩點來看,“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依然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需要儘量大程度的保證農民利益。


未來的生豬養殖肯定是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的,會有越來越多的職業養豬人進入養豬行業,筆者認為其會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規模化經營成效更加顯著。未來的生豬養殖市場很大程度將是規模化,超大型的養豬場將會越來越多,相關產業鏈也會更加多的被人們所關注。二是科技化養豬具備一定競爭力。未來的養豬絕不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其將主要是科技創新的競爭。只有掌握了科技競爭,養豬才能變得更加簡單,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此以外,生豬養殖的過程將更加的現代化,現代化必將會促使生豬養殖更加高效迅速。


老農民說事


公司加農戶錢都叫公司轉了,實際就是在給公司打工,時間不會太常的,打工人時間長了也能吾出道理,最後還是變成小散了,如果都當小散那公司自然倒閉,所以國家才大力扶持公司,排除小散,我說句不該說的話十年後,可能養豬的也許大多是小散了,公司可能大多數都倒閉了,因為他們掙的錢不夠開支,最後能剩下一牌長滿草的場地,那些有錢人也不想想投進那麼多資金一生都把本錢撈不回來,要不是在股市上轉錢,早都賠的破產了


說幹就幹221


公司十+農戶+村主任靠譜


青海旅遊包車拼車小周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每出問題拿點藥止痛,過幾天又痛了。


用戶7329820992602


當年溫氏豬就係基本發放給散養戶養的……


手機用戶68108851019


一,公司+農戶只是一個商業模式,有成功的也有偏頗的,但越往下執行越偏頗,代養戶受損很嚴重,那麼這個商業模式就不是成功的。

二,中國養殖業未來會怎樣現今怎樣呢?三足鼎立,集團化,規模化,家庭農場,目前只有集團化能角逐市場份額,其他的都靠邊站了。


管與營


我感覺好。全是機械化管理。農戶不用那麼辛苦。公司管理可以管理好。


在外漂泊奮鬥的80後


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 生態養殖一頭豬從出生到上市 需要的成本不低 豬肉價格賣的也不會低 ,百姓不會有幾個捨得買的。希望政府給於一定的幫助吧 畢竟菜籃子是需要安全健康。喂玉米長大的豬,不一定是生態豬!玉米的土地是否被汙染 化肥 農藥 灌溉的水質 一套生態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