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什麼不出像過去的普桑一樣底盤高的轎車?現在好多的越野車底盤都沒有普桑的高?

狼圖騰999


老普桑的底盤確實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老普桑的底盤也的的確確比當今的一些SUV還要高,不過更高的底盤有什麼用途?除了提高通過性外,剩下的全部是缺點!如今的鋪裝路面覆蓋率很高,到處都是板油公路,高底盤所帶來的優良通過性沒有任何意義,難道跑板油馬路還能磕到底盤麼?即便是超跑在公路上跑,也磕不到底盤的!


對於汽車而言,一降遮百醜,更低趴的身姿才是現如今所被追捧的,如上圖所示低趴的車身是不是更有視覺衝擊力?底盤更低、更具運動風格,才是當今的主流!底盤高除了通過性更強、防止刮底盤,幾乎沒有其它的好處,跑高速時的穩定性更是一般,因為底盤更高、則代表重心更高,所以車輛的操控性很差,不過這也符合老普桑的定位,畢竟在那個時代談什麼運動?而現如今,汽車普及,所以消費者追求的往往不在是對底盤的保護性,而是其它的多元風格!

高底盤轎車的弊端

上文已經提到了一點,那就是更高的底盤必然會導致更高的重心,重心更高、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更差;其次就是為了配合更高的底盤,懸掛行程必然更長,一旦彈簧偏軟,那麼車輛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操控性就差的一塌糊塗;重心高、懸掛行程長、彈簧軟,車子在高速行駛變線、過彎時,由於支撐不足,車體會產生嚴重的晃動、側傾,這也就是有些車會飄的原因;所以當今車輛(轎車)主打的是運動風格,比如過去雅閣、凱美瑞、皇冠這類定位行政的車輛,如今都玩起了運動風,豐田基於tnga的新凱美瑞底盤就下降了,這就是底盤更低的好處,為了提高操控性。。。


實際上鄙人駕駛過當年的桑塔納2000,這款針對行政推出的車輛操控性並不理想;底盤是超高、懸掛很軟,一起步抬頭現象嚴重,很容易開出燒胎的效果,過彎時由於支撐不足,側傾很嚴重,所以開這款車的速度感極強,油門給重起步就打滑,有種彈射感,給人的感覺就是如鋼炮一般,高速過彎時的側傾較嚴重,給車內乘員的感覺就是這車太快了,但實際上的車速並不快!所以過去為保證良好通過性,而打造的高底盤的理念,已經不再適合當今遍地板油公路的時代了,大家開轎車、跑公路,要那麼高底盤幹什麼?不覺得很醜麼?

老普桑進入咱們國內的年代,那時候咱們的基礎建設遠遠沒有當今這麼發達,現在很多農村都已經遍佈板油公路了,而上世紀80年代末的很多城市內都有土道,而那時的城市面積是很小的,所以車子稍微開遠一些,路況就完全跟不上了,所以那個時期的理念就是基於對汽車底盤的保護、防磕,而那時期的高速公路也很少,所以大家開車也開不太快、對操控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在那時候會產生很多高底盤的轎車,這與時代變遷有關;並不是說高底盤有多好,只是那個時期的無奈選擇!

而如今各類車型定位明確,轎車就是定位跑公路的,拿轎車跑越野是不理智行為;而越野車是越野的,所以底盤自然要抬高;在過去車輛沒有這麼細化的定位,那個時期的車子就得應付各種路面,所以衍生出了高底盤的老款桑塔納;現在就不需要了,咱們拿轎車跑公路,當然是底盤越低、越好,很多改裝達人們還會在原本很低的底盤基礎上繼續降低,這無非就是個顏值,因為這個時代,我們真的不再需要高底盤的轎車;很多SUV同樣定位於城市,所以跑公路的SUV同樣不需要高底盤,這就是很多SUV底盤高度不如老普桑、甚至不如豐田的卡羅拉!


非專業車評


底盤升高很容易搞,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換減震筒、彈簧就可以解決,修理工都能輕鬆搞定,汽車廠家會搞不定嗎?當前除非是硬派越野車需要高底盤, 而其他的城市SUV底盤高度與轎車接或者更高一點。底盤高低並不能代表車輛性能,只能說通過性好一些。但是目前很難找到非鋪裝路、土路,沒有必要再把車輛底盤提高。而老三樣的年代裡,路況普遍很差,為了防止託底、底盤高度必須必要適當提高。


但是現在的大多數城市SUV底盤是比普桑底盤高的,例如上圖中左側的途觀,看起來比桑塔納底盤還要低。其實這是一種錯覺,普桑底盤最小離地間隙為138mm,而左邊的途觀最小離地間隙為160mm。右邊的帕薩特領域最小離地間隙為110mm。但是為什麼普桑底盤看起來特別高呢?我們看看下面圖片就明白了:
普桑給人以底盤高的感覺完全是前後保險桿帶來的視覺效果。我們很少有人趴下去看普桑底盤高度,最多的時候是從正面看從後面看,這時候看到的是保險槓離地高度,而不是底盤離地高度。如下圖所示:

這時候錯覺就出來了,保險槓前端離地高度看起來很高,給然感覺整車底盤的高度也是非常高的。其實保險槓這麼做完全是為了適應路況,提高接近角與離去角。
提高接近角與離去角就會給人以一種底盤高的假象。其實轎車底盤並不是越高越好的,底盤高重心高、不利於操控,高速行駛穩定性低。所以轎車的地盤都在逐步降低,例如普桑最小離地間隙138mm,桑塔納2000底盤最小離地間隙120mm、桑塔納3000最小離地間隙為115mm,這個底盤高度一直延續到現在。


水墨丹青一世情


這車行麼2007年出的奇瑞瑞麟G6整車質量2噸噸號稱城市坦克!跟他撞的車暴君奔馳寶馬都甘拜下風!也因此才出名!




兵哥說事奇瑞瑞虎


普桑被譽為“一代神車”,它的存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選車的觀念,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廣告詞至今都耳熟能詳,為什麼普桑能夠走遍天下,那是因為普桑的底盤高,老款的普桑底盤高度達到了138mm,確實比現在一般的轎車都要高。但是也並非很多人眼中比SUV還高,比如哈弗h6底盤高度空載時在190mm左右,滿載時底盤最小離地間隙在150mm左右。但是為什麼普桑給人底盤特別高的錯覺?

為啥覺得普桑底盤特別高?

首先,普桑的離地間隙確實比一般的轎車要高,2018款朗逸最小離地間隙是115mm。但是看起來好像比SUV底盤還高。這是因為老款桑塔納的輪胎較小,只有14寸大的胎,所以就顯得輪胎和輪轂之間的距離特別大,所以看起來離地間隙大。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桑塔納的前後保險槓的造型是平直的,並且離地高度都比較高,從前面看確實感覺這款車的離地間隙特別高。而現在的小轎車前後保險槓都是向下包圍的,離地間隙也比較小。

普桑為啥要做高底盤?

當時的普桑離地間隙較高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那時候的國內汽車市場還沒有SUV的概念,傳統的三大件是普桑、富康和捷達。這三款車離地間隙都是比較高的。因為當時國內的路況不好,為了防止託底,必須把離地間隙調的高一點。

離地間隙高的利弊

實際上做高離地間隙並不難,只要把懸架的高度調高就可以了。但是離地間隙高除了提高通過性以外,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離地間隙高意味著車輛的重心也高,首先就是會降低操控性,高速過彎的側傾更大,行駛穩定性降低,其次就是風阻增加會增加一定的油耗。最後,離地間隙過高也會因為側傾降低一定的舒適性。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缺點,隨著國內路況的好轉,普桑也調低了底盤,桑塔納2000底盤最小離地間隙120mm、桑塔納3000最小離地間隙為115mm。現在的路面大部分都是鋪裝路面,如果有走爛路需求的也都買了SUV,所以目前的轎車底盤也都穩定在115mm左右。

所以對於轎車來說,離地間隙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轎車和SUV本來就用途不同,所以在設計上的取向也不一樣,如果懷念普桑的高底盤,可以去選購SUV車型,保證更好的通過性。


老司機侃侃車兒


這個問題歸根結底跟油耗有關;

底盤越高,車肚子下進氣就多,車速一快,加上有坡度的話,隨時大飛的節奏;

大飛就是四輪離地,車子實際失去控制,對技術高超的賽車手來說都是要盡力避免的,所以80年代的房車賽都開始安裝有氣霸那樣的幾乎貼地的氣動控件,以保證高速的汽車緊貼地面行駛,不輕易失去抓地力;

不過安裝貼地氣霸這對於當時的中國路面狀況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不但不能裝氣霸,還要把車子底盤抬高,以應對惡劣的鋪裝路面……

前面說了,這底盤一提高車肚子下就進氣,氣流越快越有抬起車子的趨勢,高速下非常危險,解決的辦法就是給車子配重;

給車子配重一般就是架子用粗一點、鋼板用厚一點,這樣的車子還皮實耐用,所以當年的普桑絕對是耐操神器;

但是車子一重,這油耗就上來了,90年代全國就那點兒車,國家還可以接受,到了新世紀,中國進入汽車時代,這個油耗就吃不消了,畢竟咱們到現在也沒有一艘拉出來能打的航母,跟美國人搶油後果肯定是很嚴重的;

怎麼辦呢……修好路、降底盤、減車重……所以現在“小排量中國”的車子都那個樣子,肯定是不會走普桑的那條路了;

不過喜歡高底盤轎車的車友,還是可以從老款美系肌肉車裡找到興奮點的,福特野馬、雪佛蘭科邁羅都是情懷大片兒,而新車則可以考慮沃爾沃V60、V90……

其實,車就算減得很輕,過於追求氣動下壓力,等同於增加車重,而且是越快越重,油耗同樣是非常高的,所以……開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多造幾艘航母,出海搶油去!!





看熱鬧不怕事大30


桑塔拉沒什麼複雜技術,說白了就4個輪轂轉動就行!也沒有胎噪,也沒有電子問題,就他媽一個收音機,怎麼壞?桑塔拉被國人神話的一部車,也是最坑國人錢的一部車,腦殘人還桑塔拉,桑塔納的,現在搞一部幾萬塊麵包車哪個不是開個十年八年的?還是拉貨用的。當時桑塔納價格賣到20多萬,看好是20多萬,當時八幾年,什麼觀念?國人被坑了還在叫好愚蠢至極


小蝦米142436134


首先要明確一點,拿桑塔納這款車來做基準不太合適,這款車當初的定位本來就是皮實耐操,是要深入廣大農村的,所以舒適性和操控性並不在第一位。


而且就連普桑自己也降車高了呀:桑塔納2000的最小離地間隙為138m,新桑塔納的最小離地間隙為120mm,已經降了18mm。

當然了,題主的舉例確實說明了一個問題——以前的轎車好像是當SUV造,而現在SUV則是當轎車造?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道路環境變得更好了,不再需要高離地間隙來躲避路面上的坑窪凸起;

2. 大家對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降低車高可以獲得更低的車身重心,車不容易發飄;

3. 低重心的另一個好處是能提高操控性,特別是彎道上,低重心帶來的控制加成會更加明顯,大家看看轎跑或者公路賽車就知道了,離地間隙都不高;


4. 較低的車高有利於降低風噪、風阻,對油耗、舒適性和動力都有幫助;

5. 審美在發生變化。現在流行的是運動風,較低的離地間隙就是運動風的特質之一。

總之,吐槽歸吐槽,這是時代變化使然。至於是不是好多越野車的底盤都沒有普桑高,我覺得沒這麼誇張吧?

我們列舉組數據就知道了:

1. 哈弗H9最小離地間隙:209mm;

2. 吉姆尼最小離地間隙:210mm;

3. 日產途樂最小離地間隙:287mm;

4. 三菱帕傑羅最小離地間隙:235mm;

5. 牧馬人最小離地間隙:220mm。

當然,如果題主把“城市越野車”也算進來,確實有不少底盤很低的。這種車型本來就是四不像,多數用的轎車底盤,並常年以城市使用為主,底盤間隙低很正常。



東拉西車


這是任何成熟產品的必然發展趨勢,產品越來越細分化,以精確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以前一種車滿足多重使用條件,和路況,這也跟以前的道路狀況有很大關係,路很差,底盤不高不行啊。而現在,喜歡高底盤的有各種SUV,轎車就沒必要做那麼高底盤了,而且,轎車底盤低一些顯得很運動。更符合大眾審美!




愛車的吃貨


其實要想將底盤抬高很簡單,更換下減震彈簧和套筒就可以了,你想升多高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有沒有這個必要。別說生產廠家了,即便是外面的改裝廠修理廠都能輕鬆搞定。要知道,真正需要高底盤的車輛唯有需要硬派越野車,它們通過的一般都是路況較差的路段,底盤太低,十有八九容易託底。而正常的轎車和SUV車型,它們並不需要底盤有多高。

再說了,現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大多已經普及了鋪裝路面,真正的非鋪裝路面和泥土路比較少,完全不需要廠家調高車輛底盤來提升通過性。但是,在老普桑那個年代裡,除了城市道理稍微好一點,大面積可能都是非鋪裝路面,或者說路面情況比較差,要想讓車輛通過性好,只能是新車出廠前把車輛底盤弄高些,否則,一個不小心車輛託底了,那要多糟心就能有多糟心。

另外,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普桑的底盤就是真的有多高,這是大眾玩了個視覺誤差而已。如下圖所示,車輛軸距範圍的底盤高度真不算高,之所以感覺好像很高,源自於前後機艙的設計。正常車輛前後艙的設計應該是保持平直的,但是普桑反其道而行,前後都是往上稍微傾斜,這讓人在看側面車身時,就會覺得車輛底盤很高。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視覺上覺得底盤高,而是實際通過能力也不差,通過前後機艙底部稍微向上調整,車輛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加大,無論是前進後退,普桑都能遊刃有餘。不過這樣設計的造型,車輛在視覺上就會略顯單薄,不像前後都平直的車輛那樣美觀。

說了這麼多,還沒解釋下普桑的底盤高度到底有多高呢?普桑的底盤高度(最小離地間隙)只有138mm,這個高度已經算是很低的。且不說拿同級別的對手來跟他相比了,以豐田皇冠為例,作為一款主打商務用途的豐田旗艦轎車,離地間隙應該不高吧?事實上,它的離地間隙有140mm,比普桑還高2mm。可是看起來皇冠的底盤很低啊,為什麼數據還會比普桑高呢?這就是因為上述說到的前後離去角提高設計,皇冠是接近角低離去角高,看著就是前低後高的狀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底盤很低。

網友點評:現在鋪裝路面多,沒有鋪裝的少,少也不等於沒有吧?說明還是有!去西藏自駕游回來的人說,少量的爛路泥路還是有的,底盤高還是有好處的。轎車也不是不能西藏遊,但是隻要你不怕傷車就是了。現在城市SUV底盤的最小離地間隙都不提了,不提不等於不需要。需要不需要是顧客的事,廠家該做多高就應該還是做多高。例如豐田榮放的離地間隙才153,或者173,感覺就不夠高。越野版的據說可以達到193或者218,那還不錯,所以只能等待越野版上市了。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其實要想將底盤抬高很簡單,更換下減震彈簧和套筒就可以了,你想升多高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有沒有這個必要。別說生產廠家了,即便是外面的改裝廠修理廠都能輕鬆搞定。要知道,真正需要高底盤的車輛唯有需要硬派越野車,它們通過的一般都是路況較差的路段,底盤太低,十有八九容易託底。而正常的轎車和SUV車型,它們並不需要底盤有多高。

再說了,現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大多已經普及了鋪裝路面,真正的非鋪裝路面和泥土路比較少,完全不需要廠家調高車輛底盤來提升通過性。但是,在老普桑那個年代裡,除了城市道理稍微好一點,大面積可能都是非鋪裝路面,或者說路面情況比較差,要想讓車輛通過性好,只能是新車出廠前把車輛底盤弄高些,否則,一個不小心車輛託底了,那要多糟心就能有多糟心。

另外,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普桑的底盤就是真的有多高,這是大眾玩了個視覺誤差而已。如下圖所示,車輛軸距範圍的底盤高度真不算高,之所以感覺好像很高,源自於前後機艙的設計。正常車輛前後艙的設計應該是保持平直的,但是普桑反其道而行,前後都是往上稍微傾斜,這讓人在看側面車身時,就會覺得車輛底盤很高。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視覺上覺得底盤高,而是實際通過能力也不差,通過前後機艙底部稍微向上調整,車輛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加大,無論是前進後退,普桑都能遊刃有餘。不過這樣設計的造型,車輛在視覺上就會略顯單薄,不像前後都平直的車輛那樣美觀。

說了這麼多,還沒解釋下普桑的底盤高度到底有多高呢?普桑的底盤高度(最小離地間隙)只有138mm,這個高度已經算是很低的。且不說拿同級別的對手來跟他相比了,以豐田皇冠為例,作為一款主打商務用途的豐田旗艦轎車,離地間隙應該不高吧?事實上,它的離地間隙有140mm,比普桑還高2mm。可是看起來皇冠的底盤很低啊,為什麼數據還會比普桑高呢?這就是因為上述說到的前後離去角提高設計,皇冠是接近角低離去角高,看著就是前低後高的狀態,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底盤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