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7-Eleven的“中國策”

有關7-Eleven或鈴木敏文的書籍,在中國書店新零售類別的書架上,依然賣的很火。但是其在中國的擴張速度,卻一直不溫不火——尤其相對於快速崛起的便利店品牌來說。

2018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12萬家,行業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開店數量和營業額分別以14%和20%的速度增長。

美宜佳,已超過17000家店;紅旗連鎖,超過3000家店;立足上海輻射周邊區域的上海可的便利店,也已超過1200家——這些品牌的出現,要遠遠晚於7-Eleven進入中國的時間。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7-Eleven來到中國大陸已經30年了,總店面1882家(2018年數據),分佈於9個省市,但每一個區域市場都未能佔據主導地位,在成都甚至還關掉了10家店。

2019年10月,7-Eleven母公司Seven&IHoldings(柒和伊控股公司)宣佈將對不盈利的1000家日本本土7-Eleven便利店進行關店或遷址,裁撤3000個工作崗位。

7-Eleven趕上企業生命週期當中最痛苦的階段,消費趨勢和經營模式發生重大變化。

對於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中國市場,7-Eleven一改過往審慎經營的策略,在過去幾個月內在中國到處“跑馬圈地”,加快佈局速度。

趨勢

2019年聖誕節前夕,7-Eleven牽手上市公司三全食品,雙方共同出資設立新公司運營河南市場。

從人口數量上來講,河南市場與日本市場相當。日本7-Eleven數量超過2萬家,河南為零。

三全食品幾年前就涉足鮮食業務,但自建渠道的結果是多次鎩羽而歸。藉助7-Eleven渠道,更好實現業務的轉型。而對於7-Eleven來說,一家擁有雄厚財力和當地影響力的上市企業,才是“如意郎君”。

在7-Eleven中國官網上,關於招募合作伙伴的要求除了有零售經驗外,最注重的就是“密切的政府關係”,以及資金實力,並用括號提示:比如上市公司。

在日本,老齡化帶來的人手不足問題一直困擾著便利店行業。

正是關於7-Eleven還要不要繼續24小時營業問題,引發公眾對7-Eleven企業形象與商業模式的動搖,致使Seven &I Holdings控股的股票一度跌落約3成。

2019年5月23日一大早,Seven &I Holdings控股集團舉行了定期股東總會Seven &I Holdings。新任社長井阪隆道歉,“作為經營者正進行深刻反省。”

門店營業額增長緩慢,Seven &I Holdings提出新型食品超市概念。相對於現有的7-Eleven便利店,新型食品超市是“身邊的便利超市”。

和而不同:7-Eleven的“中國策”

圖源:獵雲網

井阪說,在實施這一變革時,不會照搬普通的超市模式,“思考如何調整新食品超市的供給平臺和物流體系。”

關注生鮮業務成為新的戰略選擇,背後動因源於電商的侵蝕,擠掉了一部分實體店。日本電商雖然增速落後中國和歐美,但每年約10%的增速仍遠高於國內經濟。生鮮食品不受電商影響,很自然被7-Eleven作為重點業務,作為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消費方式。

日本國內的這一重大業務調整,雖然並未在日本本部以外的市場推行,但也足以預判出7-Eleven即將大規模開展的變革。

相比日本,電商對中國便利店行業的影響更大,幾乎成為消費的主流方式。

CCFA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七成開展線上訂單業務,六成開展送貨到家業務,70%的開展線上活動引流。

中國本土便利店大多是兼顧B2B模式,從商品流通環節賺取利潤。對加盟店盤虧、商品損耗、人工成本等環節關注較少,更注重門店數量。

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在全國擁有2.7萬家門店,雖然營收600億看起來數字很龐大,但2016年單店單日營業額僅有3846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便利店報告,中國本土便利店的單店日均銷售額是4936元。北京的7-Eleven平均日銷售額是2.4萬元,約是中國便利店盈利能力的3倍。

但7-Eleven進入北京、天津兩地,花了整整7年才實現盈利。

中國本土便利店在快速擴張時,也逐漸注重單店盈利能力,而對於一個市場來說,店面數量也同樣是考驗在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指標。

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內田慎治不久前透露,接下來會進入更多區域市場,爭取將新進區域盈利週期從7年縮短至3年內。

7-Eleven在中國的行動低調又迅猛。

除了河南,7-Eleven幾個月內在湖南、江蘇、福建、陝西、山東等地簽約戰略合作,並即將落子河北、安徽等地。

人事

讓7-Eleven中國策略發生巨大變化的,背後動因繞不開3年前“日本零售業之父”的辭職。

鈴木敏文在董事會上提議撤換7-Eleven日本公司首席運營官井阪隆一,因大股東美國對沖基金Third Point的強烈反對而被否決。

“這是一家企業,不是王朝,企業選才是依據實力,不是裙帶。”Third Point對沖基金創辦人Dan Loeb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日本媒體報道稱,這一切皆源於鈴木敏文為了讓兒子鈴木康弘擔任集團總裁。2016年4月7日,為了平息所謂“任人唯親”的事件,84歲的鈴木敏文辭職。

1973年,41歲的鈴木敏文,以伊藤商社董事身份,極力主張引入美國一個半死不活的便利店品牌7-Eleven到日本。

第二年,日本第一家7-Eleven——也是日本第一家便利店在東京都江東地區開業。

因其獨到的經營手腕,日本7-Eleven取得空前的成功,於1991年收購了破產的美國南方公司。

如今,“7-Eleven”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超過67000多家店鋪,這讓鈴木敏文在全球零售界擁有崇高地位。

鈴木敏文執掌柒和伊控股時期一直積極收購其他零售商,並保留著面臨虧損的伊藤洋華堂大型零售店業務——這一點在7-Eleven董事會中一直存有爭議。

Third Poin創辦人Dan Loeb認為,柒和伊控股應該剝離大型零售店業務,將重心集中在全球便利店業務上。

靠著解決7-Eleven便利店經營中的實際問題,鈴木敏文從小處著手不斷精益經營,最終成就7-Eleven成為全球便利店之王。

井阪隆一實現了不俗的業績增長,鈴木敏文卻更注重創新,認為其工作表現平庸。

在提出罷免井阪隆一時,Dan Loeb向Seven&i全部董事發出一封信,表達對現有經營體系的擔憂,提出儘快整頓或出售盈利能力不強的Ito Yoka堂,否決經營者的世襲制,聲稱世襲制將直接損害股東們的正當權益和好處。

這封信引發大多數支持,直接導致了鈴木敏文一週後的辭職。

差一點被奪職的井阪隆一,卻在鈴木敏文辭職後從7-Eleven Japan社長晉升為Seven&i控股集團社長,執掌7-Eleven的未來。

井阪隆一磨刀霍霍展開變革,其中包括重塑7-Eleven的“中國模式”,掌管中國市場多年的內田慎治成為橫刀立馬的“關雲長”。

人事變革對7-Eleven這家全球跨國企業影響深遠,以鈴木敏文為核心靈魂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在逐漸發生變化,這在中國市場最近的表現最為明顯。

精益

1990年1月,由於多元化投資失敗,7-Eleven美國總店(創建於1927年的美國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向日方發來支援請求。14個月後,日本7-Eleven收購南方公司70%股份。

美國7-Eleven擁有全美屈指可數的大規模物流中心,但由於獨立核算,為降低採購成本會購入大量商品,運送到店鋪進行銷售,也不管需要與否,店鋪庫存壓力巨大。

和而不同:7-Eleven的“中國策”

鈴木敏文著手對美國7-Eleven進行“手術”,把單品管理作為核心手段:將物流中心賣給批發企業,物流全部外包,強調採購訂貨是店鋪的特權。

從總部主導到店鋪自己做主,採購訂貨權限徹底逆轉。

營業員每天早晚兩次清點陳列的商品數量,將滯銷商品清除出去。從而保證了運營效率和顧客滿意度,提升銷售額,降低商品損耗成本。

鈴木敏文喜歡說的一句話是:產品滯銷的原因只有一個,無法滿足時代和消費者的需求。

以單個SKU為單位進行成本和銷售業績管理,是7-Eleven發展壯大的精髓。而美國7-Eleven便利店一味擴大規模,忽略了質量,最終瀕臨倒閉。

這為7-Eleven上了一堂警示課。此後將“在確保盈利的情況下,才會擴張開新店”,作為整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信條。

7-Eleven極為看重單店盈利能力,數據化管理被應用到極致。

24小時時段計劃表、直柱形圖工作計劃讓每一位員工清楚何時做何事:清掃、訂貨、檢驗商品、商品上架、檢查商品鮮度、佈置商品陳列、檢查溫度,“把東西放回原來的地方”、“空閒時不要竊竊私語”的提示等。

中國許多新興品牌高速成長的秘密就在於快速搶佔市場份額,7-Eleven也“入鄉隨俗”。在最近幾個月內,在不同地區,授權不同的企業或成立合資經營。

甚至第一次進駐河北唐山這樣一個三線城市,與當地企業共同組建合資公司。

7-Eleven在美國和中國市場曾一度全部直營,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這種穩紮穩打的風格。

在精益經營的基礎上,7-Eleven通過兩點實現發展:發展特許加盟,明確總部和加盟店各自的職責,其次是搭建以高密度集中開店為基礎的自有供應鏈體系。

7-Eleven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像極了竹子,將近30年紮根,突然遍地破土而出。

集中

2019年4月,7-Eleven母公司Seven &I Holdings財報顯示,7-Eleven在日本和中國大陸等地平均單店日銷額為4.18萬人民幣,較2017年有所下滑。

更為嚴峻的是,7-Eleven的平均來客數已連續兩年下滑。

2017年日本零售總額2.6萬億美金,相當於中國的一半,但細分到人均水平,是中國的6倍。

原本在家裡做的食品,完全商業化之後,價格、成本和品質,還要優於家裡的製作水平。

生鮮食品的高度工業化、高度標準化、高度餐飲化,讓零售業幾乎成為日本的國家競爭優勢。

日本的下沉市場,在90年代初就已經被注意且成功開拓,充分利用消費降級並結合了超強的供應鏈管理和整合能力。

而這套運營邏輯背後,是門店要具有一定密度。在零售行業,一個城市至少要有300~500家門店,才能形成區域性競爭力。

麥當勞3萬多家店,遍佈全球117個國家,7-Eleven 6萬多家店,僅在17個國家開店經營。

2011年,7-Eleven便利店進入成都,有85家門店。伊藤洋華堂在1996年進入中國,10家門店中,9家都位於成都及周邊。

下沉市場在中國未被充分挖掘,線上有一個拼多多,線下大量充斥著夫妻店或規模很小的連鎖低價業態。

進入上海10年,7-Eleven僅有118家門店,而全家則在上海擁有上千家門店。快速崛起的中國便利店品牌,到處尋找有經驗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

和而不同:7-Eleven的“中國策”

7-Eleven工作過是一段良好的履歷。全時CEO楊波、便利蜂CEO王紫以及鄰家便利店CEO王磊,都曾是7-Eleven中國的員工,這些品牌或多或少有一些7-Eleven的影子。

便利店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不僅直面競爭,還遇到瑞幸咖啡這樣的新物種,各類到家服務平臺。這對進入中國市場30年的7-Eleven來說,也是新的問題。

“選擇&集中”是7-Eleven成長史中教科書般的原則——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優勢市場。

面對日本本部和中國市場營收與房客量的下滑,7-Eleven用這條原則來關閉長期虧損的門店,包括2008年至今一直虧損的北京華堂商場。

對於當下馬不停蹄在中國各地開放授權和加盟的7-Eleven來說,“集中“和”精益“既相得益彰,又是一對矛盾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