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句話很多家長都會記在心裡,也都不同程度地給孩子立了各種規矩。但也有很多人發現,自己給孩子立的規矩,不管用……

有時候,孩子不按規矩辦事,在地上一打滾,大人礙於面子,或是想趕緊收拾殘局,不得不妥協。

有些家庭,規矩是定下來了,執行不了幾天,大人小孩都忘了,等大人冷不丁想起來的時候,孩子又不幹了。

為何這麼多大人在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上,不成功?最近在讀的《規矩和愛》這本書裡,給了我不少答案。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立規矩的失敗,源於缺乏理性的愛。生活中,立規矩不成功的大人,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 大人自己不知道什麼是規矩

前不久,一則新聞在朋友圈引發熱議。

一個女生在乘坐高鐵時,因勸告一位老人看管一下孩子,別讓他們在車廂裡亂跑叫嚷,遭到老人的謾罵。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女生:“孩子跑來跑去,我跟您說,好好的。”

老人:“孩子跑來跑去,他是小孩,小孩吃屎你也吃屎?”

女生:“小孩不懂,大人還不懂嗎?”

老人:“小孩就是要活潑。”

太多這樣拿“他只是個孩子”來為熊孩子護短的大人了。大人這一句話,就相當於是在告訴孩子,你可以沒有規矩,你可以為所欲為。

會這樣縱容溺愛孩子的家長,心中也沒有規矩,更別談給孩子立規矩了。

  • 大人明明知道什麼是規矩,卻總是妥協

《媽媽是超人》裡,馬雅舒的做法就是典型。

一次,感冒還沒好的女兒米婭想吃冰淇淋,馬雅舒一開始不同意,米婭直接躺在地上,哭鬧耍賴,無奈的馬雅舒,只能去給孩子買冰淇淋。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無獨有偶,在菜市場,孩子們剛剛吃完蛋糕,又要吃麵包。馬雅舒一開始也是拒絕,孩子們又開始軟硬兼施,哭鬧撒嬌一起來,馬雅舒又服軟了,還是拿出了麵包。

這樣的戲碼,經常在他們家上演,孩子瞧準了媽媽的軟肋,只要他們一哭二鬧,媽媽就會退讓。連她自己都說:“我應該是一個很好妥協的媽媽。”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每次只要她哭,我的這個堅持就已經掉到了零下。”在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馬雅舒每次都先拒絕,她知道規矩是什麼。但每次孩子一哭她就妥協,她沒把規矩守住。她沒有原則的愛,只會讓孩子永遠不把大人立的規矩當回事。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 大人憑著自己的情緒立規矩
  • 這種情況的大人,知道什麼是規矩,也勇於立規矩,但立的規矩卻完全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

    前不久,我的表妹也跟我諮詢給孩子立規矩的事。

    她按照我的建議,跟孩子以一起商量的方式,共同定下了一些規矩,其中一條是,平時不買玩具,每個月月底可以買一個玩具。

    上個月底,她帶著孩子糖果來我家玩,我們一起逛商場,她們倆說好了,那一天在商場裡買當月的玩具。

    吃飯時,不曉得是我們點的東西糖果不愛吃,還是糖果跟我家孩子嬌嬌太久沒見光顧著玩,糖果沒怎麼吃飯,還把衣服和餐桌周圍弄得很髒。

    正好表妹又剛剛接完一個工作上的電話,應該是遇上一些問題,情緒有點焦躁。

    她一掛完電話,看到一地的飯米,和不願意吃飯的糖果,一下火了:“飯都不吃,買什麼玩具,以後沒吃完飯就別想買玩具。”

    孩子一聽,立馬急哭了,等了一個月的玩具,說沒就沒了,這不吃飯就不買玩具的規矩,孩子事先可是啥都不知道的啊。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很多大人,前面立好了規矩,一生氣,就改規矩,或是立新規矩。

    這樣立規矩,只會讓孩子覺得,大人立規矩從來就沒有什麼原則,全憑大人的情緒。這樣的規矩,又如何能讓孩子信服地遵守呢?

    立規矩失敗的情況,歸根結底,都是立規矩時缺乏理性的愛,守規矩時缺乏平和的堅持。

    要麼就是愛給多了,沒規矩;要麼就是有規矩,但不理性。

    給孩子立規矩,要怎麼做才能成功呢?

    • 立規矩的時候

    我們之所以和孩子“約法三章”,是因為孩子缺乏自制力,立規矩就是為了幫助孩子約束自己,而不是懲罰孩子。

    所以,規矩的制定一定要孩子發自內心認可,

    孩子才會自覺遵守規矩。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大人與孩子一起商量,雙方都認同的情況下,再把規則定下來。

    規則定下來之後,儘量把規則張貼在醒目的地方。執行的時候孩子如果有遺忘,讓孩子回去看看規矩的細則;有分歧的時候,雙方照著白紙黑字上的規則說事,孩子更容易信服。

    • 用規矩的時候

    要用到規矩的時候,就是孩子不遵守規矩的時候,這往往也是孩子撒潑耍賴的時候。

    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大人情緒一上來,之前定下的規矩都灰飛煙滅了。

    跟孩子起衝突時,大人的態度一定要溫和堅定,不要陷入孩子的情緒裡,讓孩子把情緒發洩完,平靜了,再平和地跟他用規則說事兒。

    這點上,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做法,最值得借鑑。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一天,李教授女兒想要一樣東西,她拒絕後,女兒便大哭大鬧,她沒有妥協。

    她把孩子帶回家後,陪著女兒待在房間裡,繼續任由孩子哭。在這個過程中,頂多就是遞給女兒一條熱毛巾,讓她擦擦鼻涕擦擦眼淚。李教授就這樣靜靜地坐在女兒跟前,看著她哭。

    等到她哭得筋疲力盡,也不見媽媽的態度有絲毫放鬆,便也作罷。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提出過任何無禮的要求。

    這種方式,不用打罵孩子,也不用生氣,反而能堅定平和地告訴孩子:你的無理取鬧,不管用。等孩子發現哭鬧沒用的時候,再把規矩拿出來,平和地跟孩子說明接下來該怎麼辦。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愛孩子是人類的本能,比較感性;立規矩是大人責任,需要理性。 大人立下的規矩不能成功地管理孩子,多半是因為愛和理性的比例亂了套。

    給孩子立規矩,還能守住規矩,需要愛和理性的分量都剛剛好。所以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一直琢磨。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我幫助孩子控制情緒,我選擇的是這套《幼兒情商啟蒙繪本》,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著名親子教育專家陳禾以及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全套繪本共8冊,幫助孩子提升情商,讓孩子與人交流時更出眾。並且這套書是由北京新聞頻道推薦。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年末優惠價】

    注音版《爸媽不是我的用人》這套書告訴孩子辦法總比困難多,解決孩子成長煩惱,幫你解讀教育需求,用貼近現實生活的問題喚起孩子對成長的啟示,從而引導孩子自考問題,,讓孩子在閱讀同時,心裡得以快速成長。

    給孩子“立規矩”總失敗,多是這3個原因,聰明家長這樣做

    <strong>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10冊僅需88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