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很多孩子上小學之後,坐不住、總溜號、寫作業拖拉磨蹭、學習時分心等問題

一個接一個出現,其實,都是因為錯過了6歲前的專注力養成關鍵期

其實,這個問題挺麻煩的,因為6歲前孩子的專注力在養成階段,很難看出孩子專注力的好壞。但上了小學再重視專注力的培養又太難。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所以,小筆記今天特意總結了破壞孩子專注力的3個“誤區”,希望家長儘量避免,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只有安靜才能鍛鍊專注力?

“想讓我家孩子安安靜靜坐住5分鐘都難?這孩子以後專注力是不是不好?要不要給孩子報個班?”

很多家長對專注力的理解被侷限在了:安靜、坐得住等詞中,覺得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一定要讓孩子安靜下來、坐下來看書、安靜玩遊戲。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但專注力是指孩子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並不能僅僅侷限與靜的事物,比如打籃球、乒乓球等運動也需要孩子投入較高的專注力,並不是只有安靜時才能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有些孩子天性就喜歡動,他們瞭解事物就是靠動手、靠四處跑的時候來觀察。如果將孩子限制起來,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面對這樣的孩子應該多引導孩子做一些需要動腦的運動,比如一些競技體育、家長陪孩子拍皮球、踢皮球等運動,孩子會專注於球忘哪去了?怎麼拍球、怎麼控制球?同時還能鍛鍊大腦控制身體的能力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看動畫片能鍛鍊專注力?

“我家孩子看書10分鐘都坐不住,動畫片能看半小時,這算專注力好嗎?”

看動畫片不僅對孩子專注力的養成沒有好處,看久了還可能造成注意力缺失。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做過一項關於大腦發育的研究,對1.1萬名兒童進行跟蹤調查,發現:每天看屏幕超過兩個小時的兒童,在思維和語言測試中得分較低。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其實,注意力有兩種:主動注意力被動注意力

舉個例子:孩子看書時你叫他的名字,他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就是被動注意力不需要動腦,只是單純的【被吸引】。看動畫片就是這樣的過程。

而主動注意力則是需要【動腦思考】的,比如看書、學習、玩遊戲、運動等。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所以長時間看動畫片,不僅不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反而會讓孩子缺少動腦思考,大腦變得“懶惰”只願意做出【被動注意力】,而不願意使用【主動注意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是遊戲(玩具)、運動、繪本的效果好,雖然已經爛大街好像沒什麼新意,但卻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有效且對孩子好。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玩電動遊戲能鍛鍊專注力?

“玩電動遊戲需要思考,寶寶也喜歡玩,這個可以培養寶寶專注力吧!”

不!

電動遊戲的確需要帶動大腦做出一定的思考,但電動遊戲已經是被設計好的遊戲,孩子只需要跟著玩具進行下一步的動作,所以是以被動注意力為主,主動注意力為輔的。

小筆記建議家長對大部分的電子產品不要寄予過多希望,對孩子最好的還是那些返璞歸真的玩具和遊戲,比如搭積木、拍皮球、雪花片等,尤其是各種需要調動創造力的玩具和遊戲,是最能讓孩子沉浸其中開動腦筋的。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現在很多父母都太忙了,實在沒有時間陪孩子,所以就只能給孩子看動畫片、玩手機、買價格昂貴的電動遊戲,小筆記建議大家如果真的沒時間陪孩子,就給孩子選擇一些益智玩具、益智遊戲、繪本,不要再用電子產品替代父母的陪伴了。

給大家推薦一套《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系列遊戲書,這套書用閱讀+遊戲的方式,引進蒙氏教育理念,從多角度鍛鍊寶寶專注力、活躍大腦。


6歲前是專注力養成關鍵期,父母避開3個“誤區”,保護孩子專注力


通過童趣的畫面和簡單的故事,將孩子日常中熟悉的場景描述出來,吸引孩子加入思考和遊戲中,發散寶寶的思維,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