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说起文学当中的硬汉形象,往往是那些为了自由、理想等正面事物而奋斗不息的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自尊心。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基琉斯等等。

但是,以“硬汉文学”著称的海明威却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硬汉形象。那就是《老人与海》当中的桑提亚哥,他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没有被打败,却迷失在事后无尽的孤独之中。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桑提亚哥:硬汉的倾倒才是最让人心酸的主题

对于《老人与海》,更多的人关注点在于桑提亚哥对大马林鱼的追寻,以及与鲨鱼和大海上恶劣的环境所作的斗争上,他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执着与英勇,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以及人心的鼓舞。

但是,精神上的不屈不能掩盖其事实上的失败,唯有硬汉倒下的那一刻才是最让人心酸的时候。

桑提亚哥为什么出海?我们不能忽略这一个根本性的前提。

这个强壮的老人虽然能让很多年轻人自愧不如,但他依然是已经八十多天没有钓上来一条鱼的桑提亚哥,这是小说最初的基调,即命运的安排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而硬汉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如何来面对命运。

桑提亚哥遇到了大马林鱼,这是绝望中迸现出来的一点希望,命运的安排往往就是在绝境之中透露出一点曙光,

只有硬汉才能选择追寻,而懦夫只能沉沦在命运的轮转中。

在追寻的途中,鲨鱼也好,大海上的危机也好,任何一个都足以倾覆掉那渺茫的希望,所以,象征着理想、曙光的大马林鱼最终只剩下了一个毫无作用的骨架。桑提亚哥将它带回海岸,除了能证明曾经有过这样一条鱼之外,并没有解决其出海的目的,食物依然短缺,除了一身的疲劳,桑提亚哥并没有任何的改变。于是躺在床上,在茅棚外的人语声中,他只能回想、或者幻想着年轻时候的美好。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当一个不服输的老人对年轻有了一种追忆的时候,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曾经的那个桑提亚哥已经成为了过去,硬汉的形象也止步于他带回大马林鱼骨架之前。

在诺贝尔文学奖给这篇作品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诚然,因为年迈、贫穷的桑提亚哥,只有这样一种精神还可以讴歌。他的硬汉形象就是建立在维护其“精神不屈”的过程中。也唯有当所有的条件都陨灭之后,才能更为凸显出桑提亚哥在精神鼓舞中的价值。

面对群鲨环伺,面对疾风暴雨,面对自己的希望被一点点撕碎,这位不服输的老人用行动诠释了其硬汉的真谛:

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所以,桑提亚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汉,而是精神上不屈的代表,他羸弱的身躯中所蕴藏的是坚韧的精神力量,他所象征的是人类精神上永不屈服的品格。但如果仔细考量,此时的桑提亚哥除了精神上的不屈之外,同样是一无所有。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这个故事在本质上是一个悲剧,是一个硬汉逐渐被命运所击倒的悲剧。

桑提亚哥面临命运所做的选择,都是不得不如此,即他虽然反抗着命运,但也只是在精神上突破了命运的束缚,实际上却并没有跳出命运的樊笼。他被讴歌的品质是他唯一可以被讴歌的方面,同样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在悲剧文学中,只有英雄在抗争中倒下的最后一刻,才是对主题最大的升华。桑提亚哥硬汉形象的倾倒,其实引起的是对命运的反抗,即使不能真正打破命运的牢笼,但人类起码有一个方面是命运也无法左右的。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虽然没有完全战胜命运,但命运也同样没有完全击垮人的反抗。

海明威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文字的魅力得以更好地彰显

海明威曾经被问及对写作有什么秘诀,他说,用一只脚站着写,因为这样会让他的思维更加集中,也会让他的文字更为简洁。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这是海明威的文字风格,简洁紧凑,干练有力,所以对“硬汉”形象的描写往往入木三分。他的这种写作方式和其战地记者的身份分不开,长时间的新闻写作经验,养成了其作品中很少会出现赘余成分的习惯。

有意思的是,作为一本小说的《老人与海》,竟然获得了有新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策新闻奖”,可以想见其叙事风格的形成是多么地得益于新闻创作。而就在次年,也就是1954年,海明威凭借着《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成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在诺奖的颁奖词上,评选的理由是如此描述: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这份颁奖词的分量在所有诺奖当中都是比较重的。

如果对比一下近120年间其他一百多份颁奖词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大多数的颁奖词都在强调“人类命运”、“时代苦难”、“生命方式”、“诗意表达”等等虚指的词汇,听起来很高大,但细想一下却没有实质信息。

而海明威的颁奖词就和他的作品一样简洁、明了,突出表现的是他叙事风格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影响,充分肯定了其简洁干练的叙事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

可以说,海明威的获奖更多的是因为他所开创的叙事风格,而不仅仅是小说内容的本身。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老人与海》的叙事,新闻化写作下的意识流文学

《老人与海》之所以能获得新闻界“普利策奖”,其所讲述的内容自然不会是虚构的故事。

1930年,海明威在一次海难之中被古巴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所救,两个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出海捕捉大马林鱼,最终只带回骨架的情节,正是真实地发生在富恩特斯身上。

所以,《老人与海》的主体故事其实采用的是一篇新闻的架构,取材于真人、真事,只不过着重修饰了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这是一篇用新闻手法来创作的文学故事,虽然前后仅仅用了两个月,但在海明威的构思中却打磨了二十多年。

最为可贵的是,二十世纪之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大行其道,流派纷呈,所表述的内容或荒诞、或滑稽、或晦涩,让人十分郁闷。文学艺术找不到方向,与传统写作相割离,出现了很多反传统的思潮。而《老人与海》的出现,就是将传统的新闻写作与现代主义意识流写法进行融合

,这是两个领域之间的完美合作,也是传统和现代的主动交合。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这代表着现代主义文学在传统之中找到了依据,它完全可以在传统技艺下走得更远,而不再是游离在主流文学之外的另类。这就是诺贝尔文学奖中所说的,其叙事艺术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老人与海》是一部成功的意识流小说,同样也

表现着主人公的孤独。桑提亚哥的反抗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不论是在追寻大马林鱼的过程里,还是在与鲨鱼、大海的抗争中,甚至是在其生活的小镇里,他都是孤独的。

小男孩马诺林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对桑提亚哥的陪伴,而是通过桑提亚哥在小镇生活里或者出海的抗争中对这个小男孩的心理依赖,来反衬其孤独的境况,来达到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效果。马诺林并没有对桑提亚哥有过什么特别实质的帮助,读者对于这个小男孩的观感,其实就是桑提亚哥本人眼中这个小男孩的样子而已。

所以,整部小说的主体是在新闻框架下,桑提亚哥面对苦厄的命运时内心的意识活动。八十多天没有钓上来一条鱼的愤懑,出海之后孤身一人的自言自语,以及返航后独自在茅棚中的臆想,这些都是桑提亚哥个人的行为,热闹里的孤凉,人群中的落寞,这是一种无解的孤独。

要打倒一个硬汉,只需要两件事:努力过后的失败和无尽的孤独

桑提亚哥只能与自己的意识交流,钓鱼时候的自我坚持,大海之中的自我安慰,以及返航之后的自我臆想,海明威将“意识流”小说的主题之一写得十分到位。

所以,《老人与海》其实是通过硬汉被命运所击倒的心酸故事,来讲述当时人内心的孤独。那些做着英雄梦的人们,他们都可以是自己的英雄,在命运所安排的困境里孤身奋战,每个人也都可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即使是无法避免的命运安排。

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困苦,每个想要成为硬汉、成为英雄的人,那就抗争吧!当你决定在精神上超脱命运的时候,你就已经是胜利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